「成功」減肥的人,90%都反彈成更胖的胖子,怎麼辦?

2019-07-23     醫學護膚叢醫生

你有沒有發現,好像25歲以後人特別容易發胖,減肥也更難了。

明明工作越來越忙,越來越累,吃的也比之前少,可體重就是一直在往上漲。


回想18歲時怎麼吃都不胖,現在摸摸肚子上的肉,感覺喝口涼水都會發胖。

難道年紀大了,真的連體重都不由人了麼?

小編為此,特別請教了好幾個企鵝門診的醫生,得到的答案都是:「那肯定是啊,年紀大代謝都慢了,當然容易發胖!」

體重這一問題,從來都不由己


之所以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更容易發胖,這主要是基礎代謝在搞事情。

所謂基礎代謝,就是你躺在地上不吵不鬧不笑不吃,什麼都不做的待一天時身體所需要消耗的熱量。

這些消耗用於保持各器官的機能,比如肺的呼吸,心臟的跳動,腺體的分泌(腦和其他神經系統),腎臟的過濾和排泄,肌肉的維持等等。


人體每天消耗的熱量,約60%~80%都是基礎代謝,運動、身體活動等只占很小一部分。



圖片來源:網絡

殘酷的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基礎代謝會往下降。從我們進入青年期開始(20歲算起),平均每10年基礎代謝率會下降2%~5%。



從圖中可以看出,基礎代謝值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年齡之外,人體的肌肉含量和飲食情況,也會影響基礎代謝:

  • 肌肉含量

肌肉每天消耗的熱量是脂肪的幾十倍之多。也就是說肌肉變多,可以讓你吃的更多,也更不容易長胖。

缺少運動、飲食不夠合理,都會導致肌肉流失的現象。

尤其是辦公室人群,由於長期坐著,更會加劇這種現象,肌肉流失的也更快。



同等飯量情況下,基礎代謝下降,更容易發胖

圖片來源:網絡


但更不幸的是,人年紀大了,也就大約從20歲開始吧,體脂還會以每10年約3%的速度不斷上漲;從30歲開始,則更容易「失去」肌肉。


所以,如果你飲食和運動習慣較差,從30歲開始肌肉就逐漸棄你而去了。

  • 飲食情況

節食(過低熱量的飲食),同樣會導致基礎代謝降低。

這是因為節食時,身體為了自我保護,會降低基礎代謝;同時因為激素的變化,會造成肌肉分解。



節食減肥的人,基本都會陷入到「餓瘦——反彈變胖——餓瘦——反彈變胖」的怪圈中

圖片來源:網絡

而等到恢復飲食的那一天,降低的基礎代謝並不會恢復正常。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反彈變胖成了最終的結局。

所以,不論是想減肥還是保持身材,第一步就是拋棄節食。

那麼,面對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我們能做些什麼,來保持自己的身材呢?

年紀大了,該如何控制體重


人體的變化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自然規律,誰都不可能違背這個自然規律。

雖然很多明星到了40、50歲依然能保持好身材。但在這光鮮的背後,如何嚴格保持運動、控制飲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金錢我們是看不到的。


而作為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且不談有多少人有如此精力、如此毅力,所耗費的金錢對一般家庭而言,都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上班族,除了改變飲食習慣,讓飲食儘量健康之外,或者這些方式也值得一試:

1、好好睡覺

睡眠不足的人,可能更容易長胖。

一篇針對美國人進行的大規模普及性健康調查(NHANES)發現,每天睡眠不足7小時的人,肥胖幾率大大增加。



圖片來源:網絡


因為人在睡眠不足時,身體內的激素會發生變化,這就是胖起來的關鍵。

人體在睡眠不足時的激素變化:
  • 飢餓素上升:感到特別餓、特別想吃垃圾食物
  • 瘦體素下降:食慾增加、代謝下降
  • 皮質素(壓力荷爾蒙)上升:易導致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等問題
  • 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傾向合成更多脂肪


2、適當運動

運動,尤其是抗阻訓練,對於對抗肌肉流失非常有效。

一項研究發現,相比不做任何運動,或者只做有氧運動,減肥的同時配合抗阻訓練,瘦下來同時(減重12kg),肌肉、力量、新陳代謝都沒有降低。

現在有很多運動軟體,上面有很多在家就能完成、動作簡單的抗阻訓練,保證每周3次以上的30分鐘運動量即可。



一些在家就能做的抗阻訓練

圖片來源:網絡


3、不用太克制自己的食慾

為了減肥,調整飲食還是有必要的:減少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的攝入,選擇飽腹感強的高蛋白食物,和能量密度低的高纖維食物。

雖然不是節食,但依然會勾起減肥路上最大的敵人——食慾。

你不斷的告訴自己不餓,可飢餓感來的一次比一次兇殘,一次比一次猛烈。


因為餓,你開始焦躁不安,百爪兒撓心;

因為餓,甜滋滋、油膩膩的東西開始讓你浮想聯翩,就連原來不喜歡吃的東西也開始變得可愛了

圖片來源:網絡


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選擇一些適合減肥的健康食物,來滿足自己的食慾。

因為減肥是一件需要堅持、需要時間的事情,如果過於克制,反而會讓人產生挫敗感,更容易放棄。

4、挑選適合減肥的食物成分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幫助減肥的零食或者食品,除了低卡低糖高蛋白高纖維之外,如果裡面有以下成分,也可以嘗試:

  • 益生菌

腸道菌群對於代謝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肥胖人群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較正常人群低了很多。




這些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微生物,大多生長在胃腸道,它們會參與到我們的消化、營養吸收、能量供應還有脂肪代謝過程中。

如果腸道菌群多樣且給力,對脂肪代謝、廢棄物代謝都有正向的影響。

  • 白芸豆提取物

碳水、油脂和蛋白質是人體每日必需的營養元素,但是碳水和油脂的過多攝入,會導致肥胖。




白芸豆中的α-澱粉酶抑制劑,則可以有效降餐後血糖濃度,及糖類(碳水化合物)食物被吸收轉化為熱量的比例,可幫助體重控制。



  • 抗性糊精

抗性糊精是一種可溶性極好的可溶性膳食纖維。

除了像其他膳食纖維一樣,增加飽腹感(減少能量攝入,可能有助減肥),能促進排便緩解便秘、促進腸道菌群平衡之外;

可溶性膳食纖維,還有助降低血液膽固醇,並幫助獲得較低的餐後血糖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NpEO2wB8g2yegNDHk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