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2019-07-26   花影故事

導讀:你所有的不快樂都是源於你自己,別總怪別人,總怪生活的不公,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又義務讓你一直快樂,也沒有誰能讓你一直痛苦,你所有的不快樂其實都源於自己。

01

快樂一直都是我們在苦苦追尋的東西。

可年齡越大,好像這個世界能讓我們快樂的東西越少。

尤其是走進了婚姻,不難發現,婚姻里的女人說"我很快樂"的寥寥無幾。

大多數會抱怨自己的生活,不是吐槽自己的老公,就是抱怨孩子讓她頭疼。

總之,對於婚姻中的女人來說,好像周圍的瑣事都是她痛苦的根本。

孩子又不聽話,真讓人頭疼,說了多少遍都不聽;這娃又不寫作業,成績每況愈下,這樣下去怎麼辦呢;老公又晚回,這個男人到底在外面搞什麼鬼,看我回來怎麼收拾他;啊,我快瘋了,這爺倆就知道給我惹事,從來不幫我幹家務……

諸如此類的焦慮和抱怨在婚姻中很多,總之就是身邊的人怎麼怎麼樣,沒有一件事讓女人舒心滿意。

抱怨得多了,就自然會委屈,會痛苦,會說:"我這麼辛苦到底是為了誰呀,你們不幫我分擔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讓我這麼辛苦。"

然後精神上的痛苦隨之而來,心態也開始消極,在婚姻里,讓她"痛苦"的人和事多了,也就把自己打入了不幸的行列里。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誰有義務一直讓你快樂,也沒有誰能讓你一直痛苦,你所有的不快樂其實都源於自己。

02

《選擇理論》書里,威廉·格拉瑟認為: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錯不在某人某事,而是我們選錯了對待某人某事的方式。

換句話說,就是婚姻中的女人,自己把自己逼向了痛苦的絕境。

表姐曾經是一個落落大方的美人,可結婚之後,就是一活脫脫的怨婦。

你問她為什麼變成了這個樣子,她會告訴你:"我不這樣做,這個家就散了。"

其實,她的婚姻也都還好,如果她稍微安靜一點,一家人還是很幸福的。

她丈夫是個老實本分的人,不會耍心機,不玩狡詐,尤其是工作上,一直都是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不要求加薪,不會拍馬屁,所以升職很慢,工資也是多年不變。

那時候剛嫁過去的表姐很不滿意這個狀況,她覺得,一個男人這樣懦弱,會一輩子被人欺負。

她讓丈夫找領導,給丈夫傳授拍馬屁的經驗,還出謀劃策說領導不升職加薪就辭職。

她丈夫做不出來這事,表姐趕鴨子上架,最後一系列操作下來,升職加薪不成功,反而連工作都沒了。

這讓她丈夫很痛苦,失業了兩個月,表姐第一次開始了怨聲載道:"我是為了他好,這人怎麼就不開竅呢?"

從此以後,表姐在"管理"人得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孩子出生以後,表姐管的更加多了,連他丈夫買個拖把都要嘮叨半天。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自覺,不懂事,丈夫的工作,不幹家務,不體恤家人,不對孩子上心,這些表姐都不滿意,甚至都操碎了心。

現在我們坐到一起,表姐說的最多的就是家裡的事讓她如何如何操心,孩子和老公如何如何不省心,然後自然而然的嘆自己命苦,說怎麼遇到了這樣一個男人。

當然,這種操心還引發了不少爭吵,而表姐,每次都哭得很委屈:"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不幫我分擔也就算了,現在還來欺負我,有沒有良心啊。"然後一陣號啕大哭。

03

我始終認為,是表姐自己把自己弄成了這幅可憐樣,她在婚姻里,一直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辦事,如果丈夫或孩子違抗隨之而來的就是爭吵,丈夫和孩子如實做了不達標,隨之而來的還是爭吵。

她的想法裡,一直都是你們讓我滿意了,我幸福了,這個家就幸福了。

殊不知,這樣只會讓一家人都陷入痛苦。

她的痛苦源自於管得太多,控制別人讓別人痛苦,然後這種痛苦會得到反抗,反彈到她自己身上,她本人更痛苦。

婚姻生活里,很多矛盾的根源就是人人都想用自己的想法改變身邊的人,認為自己是對的。

錢鍾書的《圍城》里,孫柔嘉也是這個狀態,她一直都想讓方鴻漸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

孫柔嘉和方鴻漸沒戀愛以前,一直都是個"怎樣都可以"的女人,從來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仿佛很隨和。

可和方鴻漸戀愛訂婚以後,孫柔嘉本性隨之顯露,書中說:孫柔嘉不但很有主見,而且主見很堅固。

到了婚後,孫柔嘉擺出了正真女主人的姿態,事事都在馴服著方鴻漸,變著法的想讓方鴻漸屈服於自己。

所有的大小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結果方鴻漸不服從,倆人的爭吵就開始,從一開始的小吵到後來的各自挖苦。

吵到最後,孫柔嘉不僅沒成功馴服方鴻漸,連這場精心謀劃的婚姻也失去了。

這段婚姻里,孫柔嘉想用自己的想法改變方鴻漸,才導致了倆人不歡而散。

而孫柔嘉,自己也深陷痛苦,每次的談話都是口角之爭,每次的馴服都是受一肚子氣,婚姻里的甜蜜沒享受到,倒是被方鴻漸氣出了一肚子的委屈和眼淚。

04

戴建業教授發表過這樣一條動態:對愛情婚姻萬萬不可"胸懷大志","志向"越大必然痛苦越深,要求越多收穫越少。兩人世界裡,你可以對自己"高標準",但不可對伴侶"嚴要求"。

改變別人使自己痛苦。

改變自己使大家快樂。

如果,你真想經營好一段婚姻,就不要發牢騷讓對方改變,那樣會得不償失,你要做的,是改變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的想法心態變了,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愛人了,你的痛苦才不會出現。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男的喜歡吃辣的,女的不喜歡,女的喜歡吃番茄,男的不喜歡。

倆人在吃飯這個問題上一直有很大的分歧,男人想讓女人接受辣味,這樣每頓菜都能吃的滿意;女人想讓男人接受番茄,這樣她可以在所有菜里放番茄,自己也就吃的高興。

為此,倆人爭辯了好多次,甚至都用上了"咱倆不適合在一起過日子"的詞。

後來,雙雙放棄了改變對方的想法,男人開始細細品嘗沒有辣椒的飯,女人也放棄了放番茄的習慣,一段時間後,倆人重新培養了共同的飲食習慣,和和美美。

有這樣一句話,婚姻中,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所以,你的婚姻痛苦的根源是你對愛人的要求太多,對家人不滿意的情緒太多,嘗試改變卻讓自己深陷痛苦。

兩個人結婚,肯定會有不合的地方,這個時候,如果有改變對方的想法,我勸你放棄,因為改變別人太難了。

還是多想想自己能為婚姻付出多少,把自己打造成對方喜歡的,才能換一個融洽。

當然,如果他真的愛你,也會自覺的為你改變,從而讓兩個人都幸福。

婚姻終究是兩個人的事,兩個人在一起,凡事都是相互的,"改變"也是如此。

要讓婚姻更和諧,要讓兩個人更相愛,那一定是彼此一起為了對方,與固執的自己妥協。


【本文源於「花影故事」。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