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企業公關稿的正確表達方式

2019-11-16     公關之家

• 引言 •

企業與受眾交流的過程中,各種不同類型的稿件,是讓它們更了自己的基本信息載體。那對於這些載體而言,哪種「文本形式」更容易被大眾接受?更容易達到效果呢?

金庸老先生曾經說過,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是人。文字內容的表述,其實就是另一種與人交流的語言。無論是用嘴說出來的話,抑或是寫下來的文字,它都是信息的載體,交流的基礎。

文 | 公關之家 作者 | 小5

筆者曾經看過一篇短篇動畫電影,具體的名字筆者也淡忘了,但它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電影內容是一個被摧毀的國度,所有的物種都滅亡了,但在太陽的照耀下,寂靜的大地發生著改變。

各種器官不斷的從土壤裡面冒出來,它們之間可以隨意搭配,比如手與眼睛組合在一起就是一直可以視物的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器官組合起來的物體越來越龐大。但同樣隨著組合的加深,它們出現問題的情況也逐漸加劇,最後,這個「龐然大物」還是走向了崩塌的命運,重新分散成支零破碎的器官。

當太陽消失的時候,又重新歸於沉寂。第二天與太陽如約而至,它們依舊重複的組合、壯大、失敗、坍塌。原來在這些破碎的器官里,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都存在,但唯獨沒有嘴巴。

這部短小的電影告訴我們,交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如果失去了這個本能,或許整個人類文明,將會面臨崩壞的可能。

人與人之間需要 交流才可以變得更加熟悉、親密;企業與企業之間需要交流,才可以互幫互助,共同成長;品牌與受眾之間,同樣也需要交流,好讓其價值得到認可,從中獲益。

因此,無論我們身處哪個時代,企業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從來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以企業與受眾交流為核心,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分析,群眾了解企業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企業讓群眾了解,它的內容輸出有是以何種形式表現?

群眾對企業印象的積累,其中的關鍵元素主要有受眾本身的口碑、企業產品的表達以及品牌相關的內容輸出三個方向。

對於企業內容輸出方向,其實更為純粹,就是告訴受眾自己的產品很好、企業值得信賴、品牌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等。

企業與受眾交流的過程中,各種不同類型的稿件,是讓它們更了自己的基本信息載體。那對於這些載體而言,哪種「文本形式」更容易被大眾接受?更容易達到效果呢?

一、兩種不同類型的公關稿的表達方式

企業內容輸出的文案類型遠不止公關稿一種,但公關稿對於企業的發展所取得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就以公關稿的表達方式為核心內容,來辯證一下哪種「文本風格」,更有利於企業達到目的。

在此,筆者推出兩種風格截然相反的文本類型,作為分析的主體:「專業性表述稿件」與「買梗式文本表述」。

1、專業性表述稿件:用看上去嚴謹且專業的表述方式,提升企業形象

首先,專業性表述稿件從其文體展現形式來看,專業是它的外衣,內在觀點才是靈魂。如果用專業的外衣來闡述靈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受眾內心植入一種「高大上」的初始印象。

其次,專業性的表述方式,更容易讓企業看上去更加擁有實力。並且,用專業形式闡述的內容,更容易讓人對企業產生信任元素。

最後,用專業形式來區別網絡上參差不齊的稿件,更能體現企業的實力。

但在專業的背後,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曲高和寡,知者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情況:

首先,企業與受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會產生群眾信息接收困難。表現出來的情況就是有些內容你講了,但是別人聽不懂。

另外,專業內容在很多時候,它的傳播力會收到限制。因為懂得人及感興趣的人很少,從而在傳播裂變的過程中,就先展現出很多中限制傳播的可能。無法自傳播的內容,其影響範圍會極大的被壓縮。

最後,專業內容表達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對企業受眾人群做減法的過程。企業的品牌傳播理念就是讓更多人去了解自己,和記住自己。但在專業表述內容的前提下,這部分人群被不斷的分化,餘下的可能是「精英分子」,但他們所能產生的價值是在是太有限了。

2、買「梗」式文稿表達:用趣味和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親近受眾及信息傳遞

當然,這裡所指的「梗」,並非實際意義上的「梗」,而一種輕鬆趣味的表達載體而已,泛指這一類方式。

什麼是買「梗」式表達呢?指的是我們在創作文稿的時候,其中表達觀點的方式或者企業傳達自己信息的方式,是通過趣味的文字或時下熱「梗」進行傳播的。

這種表方式,它的優點首先是極大的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以及群眾信息接受率。文章可讀性 與 群眾接受率對它的價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用輕快的筆法闡述嚴謹的內容,更容易形成一種「反差萌」,這種差距感會讓讀者更加容易進入閱讀環境里。

最後,趣味內容的傳播效率相較於專業內容而言,前者是絕對的碾壓。並未所有人時刻都可以保持認真積極的狀態,就算強如馬雲,也會非常享受休息時的輕鬆時光。

同樣,凡是都無法十全十美,買「梗」是內容表達,雖然從傳播與受眾的角度看,雖然會先占據優勢,但這種表達方式同樣存在致命的缺陷。

首先,持續輸出不嚴謹與俏皮的內容,終有一天會是自己的受眾出現審美疲勞的狀態。沒有人能一直認真嚴謹下去,同樣也沒有人會一直沒心沒肺。

其次,不同的文風給讀者帶來的心理感受,也會產生差異。古風內容,讀者看到的詩情畫意;數據內容,讀者看到的是邏輯嚴謹;趣味內容,讀者看到的是妙語連珠。每一種表達方式,都可以讀者帶來對應的專屬情緒。此刻,品牌形象與之帶來的專屬情緒是否匹配,就是影響品牌價值能否累積的關鍵。

那歸根結度,到底哪一種公關稿的表達方式更受契合時局呢?企業內容傳輸的對象是誰?是品牌受眾,那輸出文案的好壞標準,也來自於他們。

二、如何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輸出內容

如何判定什麼是合適的內容?那就要根據其功能盡心分析。如何保證這種表達方式能夠滿足這份功能?那就要從對這份功能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受眾來決定。至於他們覺得這類內容是好還是壞?那就要從他們心中所期許的內容出發,加以判定。

因此,判定公關稿應該用那種方式進行表達,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激發群眾與企業間的共情力。只要能夠產生共鳴的內容,都可以稱之為好。

決定文章表述方式的邏輯,其實是「逆推法」:以受眾情緒為起始點,文章表達方式重點,展開的一場推到過程。通過對這類情緒的分類,我們可以將文章表達內容分為以下方向:

1、組織資質類內容

雖然所有的內容都是給人看,但有些內容更多的是在於它的內容,以及措辭的嚴謹性。因此,對於這類文章,其實專業表述方法才是最合適的。

比如招標所投的標書,它的閱讀者會看其表達方式是否有趣嗎?不會。

2、企業大場合下的書面表達內容

專業與買「梗」結合,塑造完美的外在與有趣的靈魂。

企業在大型場合下的表述,其實需要兩者進行結合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演講,他們一般最開始都會使用一兩個有趣的段子,拉開話題。當所有人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的時候,隨即便開始進行專業的內容輸出。其實無論是哪種表達方式,群眾都可以理解,但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缺少理解的環境而已。

3、以轉播為目的的品牌推廣內容

在傳播的過程中,精妙的推廣方式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加速傳播的效率和範圍。但最終傳播的內容是否可以達到效果,關鍵就在於內容本身。

在網絡上任何傳播人次上千萬的話題或內容,我相信都不是純粹靠推廣便可以達到的;任何品牌的群眾口碑,都不是靠企業自賣自誇起來的。其中的關鍵就是傳播裂變下的口碑積累。

買「梗」式公關稿表達,其實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花式討好」品牌所在乎的那群受眾,激發他們的好感度,最終實現價值轉化。

當然,企業內容輸出的方向,遠不止這些,但選擇其表達方式的邏輯,從上述三種實際情況中,可以給各企業的文案提供一定的邏輯輔助作用。把握內容表達方式輸出的邏輯,從受眾感知情緒出發,逆推最終的文案表達方式,方可讓最合適的內容,出現在最懂的人面前。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LildW4BMH2_cNUgqF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