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局官網截圖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已由該市城管局起草並徵求意見,正在進行相關立法程序
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箭在弦上
如何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
創新方法破解「不會分」難題
南京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
有害垃圾
可回收物
廚餘垃圾
其他垃圾
在推行中,有些市民擔心「四分類」太細、太麻煩、不好掌握
南京在全國首創提出「2+2」的分類方法
前面一個「2」
指居民平時產生最多的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普通家庭產生的可能80%都是這兩類垃圾
後面一個「2」
指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創新舉措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
對垃圾分類準確度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通過充分的宣傳、培訓,相信「不會分」的擔憂會得到很好解決:
※ 物業當先鋒、智能分類法、積分可兌換的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 農村乾濕『兩次四分法』分類收集方式
※ 全市首創大件物品『400』預約回收熱線
目前,200個現有成型小區和554個自然村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日漸融入市民生活,但實現垃圾分類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向更高標準看齊,努力讓垃圾分類成為習慣,讓家園更美。
推進定時定點投放垃圾
南京秦淮區11個街道
各選了一個小區試點「撤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今年,南京將繼續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在有條件的小區配建集中投放的垃圾房等。
對於習慣了下樓就扔垃圾的市民而言,接受『撤桶』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協調機制必須有,即社區、物業、業委會、居民在垃圾分類前一起開一個協調會,探討好應該怎麼做,有了問題後再在一起碰頭看怎麼解決,形成長效協調機制。同時也要向市民灌輸好『誰污染誰治理』的理念。
強制分類後拒不整改才罰款
怎麼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如何從源頭減量
如何進行多部門監管
是立法中需要破解的難題
草案中明確,個人不分類擬最高罰200元
強制垃圾分類展開後,提倡「教育在前、處罰在後」。如果居民一次沒有做好垃圾分類,先有一個要求改正的過程,拒不改正的再採取行政處罰。
目前草案徵求意見已經結束,建議稿正在上報南京市人大常委會,預計今年底前完成立法,屆時將在全市實行強制分類。
南京市城管局統計數據顯示
今年南京新增垃圾分類小區700多個、單位2000多個
在農村,620多個行政村都已開展垃圾分類
全市新增餐廚、廚餘垃圾處理能力600噸/日以上
新增垃圾分類回收場所4萬多平方米
2020年,南京將逐步推行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健全「回收點、回收站、回收中心」三級可回收物回收體系,推進全市及各區垃圾分類信息化平台建設和新的處理設施建設。南京垃圾分類終端處置能力也將迎來大提升,據了解,目前南京餐飲垃圾產生量每天約為750噸,2020年全市餐廚、廚餘垃圾集中處理能力還將提升500噸/日以上,屆時南京餐飲垃圾將實現100%資源化處置。
來源:市城市管理局、南京日報、交匯點新聞、紫金山新聞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