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老家一位同學來深發展。
原本想帶她感受一線城市的繁華,沒想到坐公交時,卻被她開玩笑DISS了一番:
「這真的是深圳麼?都9012年了,公交竟然還有人工售票!」
被她這麼一說,好像確實是。我們老家三線小城市,公交車早就普及了無人售票,售票員這一職業也成了傳說。
要知道,深圳以科技創新著稱,是國際化大都市,更是內地無人售票公交車的開山鼻祖。怎麼會在公共運輸事業上「落後」了呢?
中國第一個開啟公交無人售票的城市
1992年11月,深圳10路和203路,是第一代1元無人售票車。此後,才陸續有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跟風效仿。
圖源:深圳市交通運輸局
27年後的今天,全國大部分城市已普及無人售票公交。而作為開山鼻祖的深圳,在部分公交線路上,還能看到售票員——這一頗具年代感的職業。
售票員:公交車上的「最強大腦」
售票員有三寶:發票、零錢、刷卡機。表面上看起來是簡單重複的刷卡操作,實則深藏功與名。
超強記憶力
上千種票價組合爛熟於心
以m488路為例,全程60站,分段收費2.5-6元。單程線路就有上千種票價組合。當每個乘客說出目的地時,售票員都能迅速、準確地報出票價。
上下班高峰,售票員簡直就是早期的「人臉識別器」。不僅要計算票價,還要記住哪些人是剛上車,哪些人是原本就在車上。
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辨別扒手
公交上人多手雜,是扒竊案的高發地。售票員在售票同時,還會兼顧提醒大家注意財物安全,一般會有幾種「暗語」。
當你聽到售票員說「大家看好自己的東西,往裡走」就要格外注意了,可能是在提醒大家,車上有扒手。
有時候售票員會主動跟你打招呼,重複問你哪裡下車。看似沒話找話,實則「話裡有話」。
極速反應能力
應對突發情況
特別是從業經驗豐富的售票員,在面對車上一些突發情況時,是最值得信賴的人。
大到心肺復甦術、接生、擒賊,小到保管失物、指路、調解糾紛,售票員其實在車上充當了一個「萬能」的角色。
而更多的時候,知道車上有這麼一個人在,心裡會更添一份踏實與安心。
「上下車刷卡」PK人工售票
今年8月底,深圳開始在部分公交線路上,試行「上下車刷卡」模式。9月中旬,358路和m488路公交車,全線開通「上下車刷卡」模式。
這種新模式,在北京、香港、三亞等城市已施行多年。
直接刷卡、掃碼的操作,更方便、更智能、更節省時間。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還能避免出錯。
從長遠來看,更有利於交管部門收集客流大數據,以便管理和優化公交路線。部分支持的網友也紛紛叫好。
也有網友對新模式提出了一些疑問。
上下車刷兩次卡
首先,「上下車刷卡」模式要刷兩次卡,下車也得排隊!不僅增加了司機等待時間,也可能增加了道路擁堵。要是碰上手機網絡不好等問題,情況會更令人捉急。
漏刷補扣款
更重要的一點是,根據規則,漏刷超過三次,將按照上、下車站至首末站的最遠距離補扣。
有些老人記性不好,要是多次忘記刷卡,豈不是要花很多「冤枉錢」。
智能化PK人性化
其實,深圳之所以保留售票員這一職位,是經濟與安全上的雙重考慮。
如果全部淘汰的話,短期內勢必會增加一大批失業人群。而選擇這種疊代更新的方式,一方面,讓一部分人有時間培訓,轉為駕駛員或後勤崗等等;另一方面,讓一些確實比較長的公交線路,還能保留人性化的服務。
雖然公交售票員這一職業,看起來有些原始;但深圳的公交系統,絕對不落後於國內其他城市。
最近,深圳又新增一批「智能公交」。以前坐公交不敢刷劇,怕手機沒電;殘疾人上公交,需要人抬不方便......這批智能公交,充分展示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圖源:深圳交通
殘疾人專用摺疊踏板
新公交車配備了殘疾人專用摺疊踏板,能使殘疾人無障礙乘車,提升殘疾人的公交出行體驗。
圖源:深圳交通
自帶USB充電插口
新公交車自帶USB充電插口,每輛車的乘客座椅側設USB接口共8對,方便乘客進行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充電。
圖源:深圳交通
全包圍駕駛室
新公交車擁有全包圍駕駛室,能有效杜絕乘客干擾司機行車。同時,為了防止駕駛員出現意外,還有緊急裝置可以從艙外解鎖,提高行車的安全性。
圖源:深圳交通
現在,24輛新款公交車已經投放於鹽田這6條微巴線路:B902、B924、 B925、B982、B961、B927。
圖源:深圳交通
//////////
智能機器和人工售票,到底哪個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城市發展中,除了追求「速度」外,在社會進步的同時,能顧及到少數群體,這恰恰是一種「溫度」的體現。
公交售票員是深漂最早的指路燈,是老弱病殘的出行信賴者,是深夜加班族的守夜人....
他們的工作或許不起眼,卻默默散發光芒;用自己小小的身軀,溫暖車廂里的每一個角落。
文章來源:深圳生活
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