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月20日上海市發現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確診病例以來,「抗擊疫情」就成為了普陀百姓的「熱議詞」,也幾乎每日雄霸普陀新聞的「熱搜榜」。千里援鄂、醫療救治、一線防控、復工復產、志願接力……「普陀抗疫」故事每天上演,普陀人民在這場「戰疫」中所展現的前所未有的信念和決心令人動容。截至3月16日,「普陀戰疫」新聞已在各大媒體和網絡平台刊發、轉載超過10000篇。通過下面這11個新聞事件,一起回憶我們「共同戰疫」的那些瞬間……普陀加油!上海加油!
一、最堅定的爺爺
國家召喚使命必達!上海援鄂醫療隊中有個「爺爺」輩隊員(人民網)
退伍「爺爺」醫生援鄂:你們孩子小,我去最合適(東方網)
普陀區中心醫院王雄彪主任,是一位「爺爺」輩的醫生,在得知武漢需要醫療隊員時,立即取消回家探親的計劃,悄悄把科室其他成員名單替換下來,毅然跟隨著上海大部隊前往武漢開展支援。大家問起原因時,他淡淡地說「我已經做爺爺了,你們的孩子還小需要照顧,父母年紀也大多陪陪他們,我去最合適」。王雄彪被安排在武漢三院開展工作,他每天上午7點前到醫院進行換裝等準備,8點準時參加交班,下午5點離開病房,晚上進行當天工作的彙報與總結,對進一步的工作開展討論,每天的工作持續12小時之久,並且隨著疫情的發展,沒有休息日。王雄彪說,國家危難關頭,更需要我們堅定信念、堅強信心、頑強拼搏,不計較個人得失。
二、最「淚目」的故事
連續15晚他都睡在車裡,隨身行囊里裝的是這個……(新民)
連續15天每晚他都睡在車裡,隨身行囊里裝的竟是這個……(網易新聞)
胡曉華是桃浦鎮南李苑小區物業經理,分管南李苑843弄和895弄兩個小區,為了把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對返滬人員進入小區實施嚴格管控,他從大年初四開始24小時值守,為了能以最快速度往來兩個小區之間,他乾脆把私家車停在間距兩個小區50米當中的鐵路橋下,晚上下班後直接坐在車裡,看見哪個小區有返滬人員,就直接飛奔過去,協助保安一起填寫表格,累了就在車上小眯一會。隨身帶著的行囊里,只放了妻子特地為他準備的10套替換內衣褲。
三、最「硬核」的出征
普陀區機關幹部「硬核出征」全力增援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人民網)
「疫」線黨旗飄揚——上海普陀區近千名機關幹部爭當疫情防控「排頭兵」(光明日報)
自1月30日「出征號角」吹響,上海市普陀區級機關幹部立刻聞聲出動,主動請纓下沉社區,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截至2月22日,累計派出16005人次,其中處級及以上幹部1542人次。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風雨中的堅守,只為了那一份責任、那一顆初心。
四、最「國際范」的志願者
陸海燕——阿爾巴尼亞來的「戰疫」志願者(央廣)
疫情志願者中的老外阿爾巴尼亞姑娘陸海燕(人民網)
陸海燕來自「山鷹之國」阿爾巴尼亞,主動報名參加道口支援志願服務,在道口負責測溫,以及車輛和人員的信息排查工作。剛剛20歲的她,執行起任務來毫不含糊,和其他志願者一樣儘量不吃不喝,一站就是六、七個小時。結束了道口值班的任務,陸海燕又以小區志願者的身份連續三天在自己居住地小區當起了「守門人」,堅持「逢人必測」的原則,對每一位外出歸來的居民測量體溫,雖然簡單,但絲毫不鬆懈。
五、最美的照片
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出院,她在醫院的17天是怎麼過的(澎湃)
7月齡的患病寶寶出院了!寶寶媽媽說:「你們都把她喂胖了」(上海發布)
僅7個月大的寶寶(化名齊齊)於2月3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收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負壓房間隔離治療。經過兒科醫院傳染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齊齊連續2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陰性,已達到出院標準,於2月20日上午正式出院。
六、最動人的聲音
【走心金句】「你在一線戰『疫』,我們在後方助力」(學習強國)
《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第7期:上海學生致信援鄂媽媽:你什麼時候能回來?(騰訊)
1月27日大年初三,普陀區人民醫院外科專科護士杜麗平辭別家人,踏上支援武漢的列車。杜麗平的兒子王瑋豪雖然年幼,但已懂得體諒媽媽工作的辛苦,杜麗平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日子,王瑋豪自覺做好爸爸、奶奶的小幫手,幫家裡分擔了不少家務。王瑋豪從來沒有跟媽媽分別這麼久,總是忍不住想媽媽,但又不敢去打擾,於是就通過寫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思念之情,讓在一線抗「疫」的媽媽放心。「我愛你媽媽,我希望你能快點安全回家,我需要你的陪伴,我會一直默默為你加油,相信你和你的同事能勝利凱旋,中國一定能戰勝疫情。當你歸來時,我和爸爸一起去接你。媽媽加油!」
七、最暖心的復工
95歲獨居老人終於不用再吃超市盒飯,這個街道送餐服務全面啟動(上觀)
抗疫在社區|社區老年食堂恢復送餐服務送餐車重裝出發為老人送上熱乎的飯菜(新民)
受到疫情的影響,春節後,曹楊新村街道武寧片區、梅嶺南片區老年食堂的外送和堂吃都暫停對外服務。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尤其是獨居老人,吃飯犯了難。2月上旬,得知商鋪可以申請復工備案,曹楊新村街道社區服務辦就積極與供餐單位多次協商溝通,要求食堂工作人員和送餐員抓緊到位,取得復工證明材料,並於市場監管所登記備案,從3月1日起恢復「剛需」老人的送餐服務。
八、最接地氣的減負
13張統計表精簡到3張上海普陀讓基層「輕裝上陣」投入防疫一線(新華社)
13類表格並成3張,社區專心做防控(上觀)
為了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不被過多的「數據報表」所困,騰出更多精力奮戰疫情防治的第一線,上海市普陀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近日明確,對各單位下達的13類表格予以優化及歸併,僅保留3份基礎數據母表並予以改進。保留的3份基礎母表分別為《各街鎮排摸一省十市返滬人員信息表》《XX街道鎮新型肺炎社區防控數據統計表(日報)(樓宇園區)》《全區口罩預約購買戶數統計表》,分別對應人員信息排查、場所防控排查和口罩統計數據。
九、最「乾貨滿滿」的政策
普陀出台企業扶持政策,與中小企業共同戰「疫」!(新華網)
重點已劃!減免房租、稅收優惠、協調防疫物資……普陀出台支持中小企業共抗疫情共渡難關十二條!(文匯)
普陀區在積極貫徹落實《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同時,為加大力度支持本區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共渡難關、持續發展,從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強企業融資支持、提升企業服務能力三個方面,制訂出台了《普陀區關於支持中小企業共抗疫情共渡難關的十二條措施》。
十、最特殊的訂購會
「訂貨會能舉行,讓我們對今年很有信心」(人民日報)
視頻|幫忙追蹤:特殊時期訂貨會防疫措施做到位(看看新聞)
沙馳服飾秋冬季新款訂貨會順利舉行,防疫招商兩不誤,既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又推動了區域經濟恢復發展,給出了一套「疫」線發力助企業的「標杆式」解決方案。參會人員依次戴口罩進場、測溫,符合條件者方可進入訂貨會內場,內場分三大展示區域,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會人員保持著一米左右的安全距離,有序看貨、訂貨。
十一、最溫暖的春色
開啟「雲賞花」模式!普陀這片「大好春光」在你家附近嗎?
近日,萬里街道的富平路成了一條夢幻「花道」,80多棵玉蘭樹上開滿了潔白的花朵,遠遠望去,就像一大片美麗浮雲。
春來了,花開了,陰霾散了,希望這抹春色能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福利時間
文末互動留言:
看了這麼多篇新聞
哪一篇最打動你?
哪個瞬間最讓你難忘呢?
快來留言告訴我們吧!
小編將在3月20日(周五)下午16:00
隨機抽取20名粉絲
每人送出50元話費
資料來源:區新聞辦、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謝雨潔、楊軍慧
太暖心!普陀小微企業竟能享受這種待遇
普陀公園開園首個雙休日現場啥情況?
萬元現金散落普陀這個地鐵站,最終……
警惕這些成癮壞習慣「偷襲」你的健康!
普陀醫療機構開展「線上+線下」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