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聲:欠薪不發,直接判刑

2019-11-27     鋼市早參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眼看就要到年底,農民工兄弟忙碌了一年,誰都盼著拿回屬於自己的血汗錢,可拖欠農民工工資卻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日前,好消息傳來,國家有大動作:

從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今年10月底前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案件在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及時動態清零。

國家出招治「老賴」,為近3億農民工足量按時收到工資提供了堅實保障。

時間表定了,兩步走「清零」

欠薪頑疾久治不愈,已成為影響農民工進城和社會安定的大事。為啥這麼難?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介紹,違法分包、層層轉包、墊資施工等屢有發生,治理起來難度較大,也是治理的難點。

那麼,這次治理有啥不一樣?

根據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通知,此次行動非常有針對性,都是欠薪問題高發領域,行動重點如下:

1、以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等行業為重點;

2、突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易受出口貿易摩擦影響的加工製造業企業,以及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隱患的其他企業。

時間上,將分成兩個階段「清零」:

1、2019年底前:2019年10月底前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案件全部清零;

2、2020年春節前:其他欠薪案件及時、動態清零。

時間緊任務重,欠薪「清零」到底有沒有戲?

王程介紹,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以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逐步好轉。國家統計局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農民工欠薪率是4%,2018年是0.6%左右。目前,我國正朝著到2020年努力實現基本無拖欠的目標努力。

建立「黑名單」,嚴重可入刑

今年以來,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浙江、四川、廣東、廣西、甘肅、雲南、湖北、海南、吉林、重慶、寧夏、青海等至少18個省份先後開展了根治欠薪行動。

1、治「老賴」第一大「殺器」——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

一旦進入30個部門聯合懲戒的「黑名單」,黑心老闆日子就不好過了。

比如,限制參與工程項目招投標,信貸融資方面受到限制,不得乘高鐵高檔座位出行等等,麻煩大了。

今年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本級共公布了三批次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共180條,並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實施聯合懲戒。

2、治「老賴」第二大「殺器」——惡意欠薪者要坐牢

2011年至2019年9月,被移送公安機關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案件共有26719件,其中,7674人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有116人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

這下,網友也漲「姿勢」了,惡意欠薪是一種犯罪行為!學名叫「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最高可判7年。

機制要健全,功夫在平時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9月,各地查處欠薪違法案件7.9萬件,為60.4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55.8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2.2%、54%和57%。同時,根治欠薪還存在深層次問題未根本解決、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剛性不足等問題,如何解決?

1、冬病夏來治,提前抓苗頭

今年,全國開展了為期40天的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通常來說,「清欠保支」工作集中在歲末年初,為何今年提前了?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分析,欠薪問題越到年底越多,集中爆發。這是由於工程建設領域長期形成了所謂行規,平時只發點生活費,「大頭」要到年底才能結算。根治欠薪就要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堅持日常抓、時時抓,抓早抓小,防止年底集中爆發。

2、制度堵漏洞,抓問題源頭

工程建設領域還有個顯著特點,通常是勞務企業(包工頭)給工人發工資,由於違法分包、層層轉包,用工秩序混亂,導致農民工兄弟受害者。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必須強化對企業平時勞動用工和工資支付行為的監管,抓企業工資支付制度建設,對施工企業落實按月足額支付工資、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等保障工資支付制度的情況重點監督檢查

來源: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經濟日報(ID:jjrbwx)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BPUsG4BMH2_cNUgb2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