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深圳高薪「搶」老師的現象,在以後甚至還會更加多,大家可以抓緊留意這方面的機遇哦。
在教師資格證報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時,老師高薪「招募令」頻頻出現。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局向全國公開招聘14名正副校長,根據相關政策對高等教育人才的補貼標準,安家補貼高達100萬。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也針對引進人才給出了優厚的待遇。
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級的人才,年薪高達120萬-150萬元,最高400萬元安家補貼;
自然科學150萬元以及人文社科6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120平方米周轉房或3000元/月租房補貼的待遇清單。
而與此同時,最吸引吃瓜群眾眼球的還是自帶話題爆點的深圳。
深圳30萬年薪招聘中小學老師的新聞,在李國慶夫妻的八卦熱度之下,都站上了微博熱搜榜第4名。
1
9月,深圳龍華教育發布招聘信息,擬招聘區教育局下屬公辦高中、初中、小學各學科在編教師約400人。
這個招聘事件的吃瓜G點主要有兩個,一是龍華教育局給出的條件相當有吸引力:
承諾年薪本科生26萬+,研究生28萬+,五險一金,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優秀畢業生獎勵3-8萬。
事業單位正式編制,落戶深圳,優先申請人才住房、長租公寓,全年帶薪休假165天+。
二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此次招聘3.5萬人報名搶400個崗位,報錄比約為71:1。
而在2019年國考中,擬招錄1.45萬人,有92萬人參加考試,錄用比約為63:1,龍華教育的這次招聘競爭激烈程度比2019年國考還要略高一些。
龍華的這個待遇還只是深圳教育界高薪募師的一個縮影。
據網友透露,某名校博士此前在進入了深圳中學的面試環節之後,校方承諾入職後可以拿到到手工資40萬,馬上獲得正式事業單位編制。
除此之外,還有深圳中學集團附屬的全年齡段教育資源、兩房一廳人才房一套(只租不售)……
而跟這位博士競爭的,也都是清華北大畢業的碩士和博士!
看起來,只要待遇給到位了,全國各地的高精尖人才,那都不叫事!
從公開數據來看,最終入圍的491名考生背景都相當硬氣,北京大學的有48人,清華大學的有28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86.2%。
撇開知乎張口就來的年薪百萬,回到現實世界來,應屆畢業生起薪30萬,在如今這個世道其實已經是相當具有優勢的待遇了。
而且,考慮到穩定的事業編制意味著不用擔心裁員失業,能夠落戶深圳意味著可以享受深圳豐富的資源。
並且優先申請人才住房、長租公寓,住房問題也有了保障。
另外每周雙周+每年寒暑假,妥妥的165+天的假期,這真的是一份有錢有閒也有尊嚴的工作,待遇妥妥秒殺大部分996修福報的小白領。
還有大V給大家算了一筆帳:如果兩口子都是深圳的中學教師,家庭年收入就至少60萬起步,這還不包括各種補貼福利,按這樣來看,工作幾年在深圳買房,完全不是夢。
其實,以豐厚待遇招聘教師在深圳並不是個例,年薪20萬+現在已經成為深圳很多區招聘中小學老師的標配。
而且,深圳高薪「搶」老師的現象,在以後甚至還會更加多,因為教育是深圳現在正在努力補上的一個短板。
2
一般來說,市場價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需求影響的,深圳高薪招老師的背後,正是深圳公辦教育資源的供不應求。
深圳的教育資源有多緊張呢?
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而在深圳,從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到高考,每一場升學考試都需要過五關斬六將。
據教育部門測算,預計到2020年,深圳小一學位缺口達到4.95萬個,初一學位缺口1.06萬個。
與此同時,高中學位也亮起了紅燈,這幾年,深圳公辦普通高中的錄取率都只有50%左右。
此前菜導已經跟大家說過,今年深圳公辦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只有43.85%。
所以現在有這麼一個說法,深圳的初中生,必須幹掉一半的同齡人,才有可能擠上中考的獨木橋。
這對於從小在學位充足的地區長大的人來說,或許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對於深圳中學生來說,這就是小小年紀就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必須衝出重圍,才能繼續在這個城市念書。
造成深圳教育資源緊張的,一方面是深圳作為一個年輕的一線城市,早些年一門心思都在發展經濟上,而疏於教育規劃。
據深圳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1979年到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31萬人增加到1302萬人,增長了42倍。
而相應的中小學資源卻沒有跟上人口增長的腳步,深圳的小學數量,在1979年是226所,到了2018年也才344所,只增加了0.52倍。
42倍的人口增長,0.52倍的小學數量增長,這樣懸殊的增速差別,必然會引起嚴峻的學位短缺問題。
另一方面,深圳可開發土地和用地需求的矛盾已經相當尖銳。
據2016年廣東省土資源廳發布的數據,深圳土地開發強度已經超過50%,越過了國際30%的土地開發警戒線。
過去怠慢了的教育規劃,只要有錢,只要有心,還是可以從現在開始重視抓起來的,但用地緊張卻是很難去改變的現實問題。
深圳這樣一個一線城市,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基建要占地,公共建設要占地,住人要占地,綠化要占地......
種種用地剛需廝爭,最後能落到教育上的用地,又能多到哪裡去呢?要滿足如今的學位缺口,談何容易。
所以,前一陣傳出消息說,深圳都計劃去郊區和深汕特區,集中規劃建設4處「高中城」了……
3
儘管房價高壓力大,但如今深圳依然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據深圳市住房研究會會長稱,深圳現在每年保持著20萬到40萬的人口增長。
與此同時,由於城市人口年齡結構非常年輕,在放開二胎以後,深圳這幾年新生兒人數暴漲,未來的學齡兒童的數量大有翻倍之勢。
所以,深圳對各個學齡段的學位需求,只會更加強烈,擴建、改建學校已成當務之急。
在教育成為深圳這座城市的新剛需之後,政策方面也立馬跟進,開始重視起解決學位緊缺的問題:
據規劃,到2022年,深圳要新改擴建146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增加學位21萬個;建設「高中城」,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
而這一切,都確確實實地說明了一個信息——深圳將會在教育行業釋放大量的就業機會。
關於這一點,菜導早在此前的文章就已經和大家提過了,深圳未來將會在科技、文體、教育、醫療和金融領域產生大量的創業和就業機會。
現在,深圳在教育上的衝刺信號,已經很明確了。
龍華教育高薪招聘中小學老師,就是整個深圳對教育資源「集中補缺」的縮影。
其實,也不只是深圳,教師這個行業的薪資,這些年來一直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提升。
由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倒數後3位,提升到了現在在全國19大行業中的第7位。
以前覺得北大清華畢業去中學教書是「浪費」,如今北大博士教個中學也是稀鬆平常。
所以,如今有心在教育領域施展拳腳的菜友,不妨考慮一下往深圳,或者長三角、珠三角等教育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區域發展。
趁著如今政策利好的春風,強烈的教育資源需求,爭取在一線城市謀取一份年薪30萬,165+天的工作,保住有錢有閒有尊嚴的鐵飯碗,豈不樂哉!
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當老師的料,那麼也可以重點考慮醫療、文體、科技和金融服務領域的機會。
只要你相信國運,認定「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排頭兵作用,在下一個5-10年能找准自己的定位,發揮應有的作用,國家和社會,其實也從來都不會虧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