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49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2415
閱讀時間: 5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知道北順城街完全是偶然,逛完二七和朋友跑錯了公交站,誤入。遠遠望去,一整片紅彤彤的燈火,便讓人記住了。
後來和同事提起,才知道北順城街是條老街,全鄭州第一家馬三豆沫店就在那。說得人心神蕩漾,挑了一個不錯的天兒,欣然前往。
丨猜猜這是具體哪個位置的路牌?
香味兒滿滿的北順城街
從西大街拐進北順城街,竟然是個下坡路。張開雙手,想一路大叫著跑下去。
路很寬,兩邊留足了行人走的地方,還有路燈架上的同心結,民俗氣息濃郁。
丨從西大街進入北順城街的第一視角
有趣君是吃過午飯去的,所以,街上的行人並不多。路兩邊都是賣牛羊肉的店,有微微的羊肉的膻味兒。
店家一般都在休息整理,如果是熟食,可以看見熱氣騰騰的鍋。
丨老街給人的感覺靜謐而美好
走著就聞到一股香味兒,吃過飯的有趣君,第一反應還是找香味兒的源頭,是一家牛羊肉店在炸丸子。
攤兒前面站著一排人,有趣君擠進去,看見三四盤的現炸的肉丸躺在裡邊兒,身邊的叔叔阿姨,一個個都「20塊錢」的買。
丨美食總是能瞬間擊潰一個人
「太香了,我也來20塊錢的!」有趣君忍不住了。
旁邊一位大姐給別人帶的害怕不夠吃,追加到30塊。另一位阿姨直接買了50塊錢的,說很好吃,回家熬菜、做丸子湯都好吃。
丨炸出來就能吃,適合饞蟲
等了快十分鐘,買到了最新出鍋的丸子。拿起一個,還挺燙手,咬了一口,炸的很焦,外酥里嫩的,合有趣君的口味。
拿著丸子吃著走著,從香味兒慢慢聞到鐵鏽的味道,還以為是煙囪里的氣味,其實是旁邊正在修整的商場。
這個商場的前身是打造鼎盛輝煌的百盛,如今是正在修整的大樂城,門前看著有點冷清。
丨在鄭州見到煙囪真是奇特的感覺 還有正在修整的大樂城
慢悠悠的逛著,轉臉兒就到了商城路路口。北順城街很短,從西大街口到商城路口,也就1200米,公交站也就一站。
裴昌廟街里
賣高爐燒餅的父子
兩三點的陽光已經沒那麼熱烈,整條街給人的感覺很生活很閒適,但也沒看到同事口中的美食街厲害在哪兒。
丨在外面嘮嗑的附近居民
在這條街上做四年的環衛工阿姨說,北順城街早不如從前了,人少了很多。
商戶凌晨2點到5點會在路邊擺攤,都是供給批發的人。一過凌晨五點就收攤,害怕影響天亮後的交通。
有趣君想像不到夜裡擺攤賣東西的場景,但絕對是個奇觀。
丨在基層服務十幾年 在北順城街服務四年的環衛工阿姨
北順城街的中間路段,還有一條小街叫——裴昌廟街,看著100米的樣子。
站在路口,看不到裡邊的商戶,兩邊的樓房很破舊,要有些年頭了。
丨裴昌廟街
深入裡面,才能看到兩邊是一格一格的商戶,都是小商戶,賣水果、高爐燒餅、批發調料兒居多,看起來很是蕭條。
其中一家賣高爐燒餅的店,已經在那開了12年,桌子擺在高高的三個台階上面,有西藏青稞餅、高爐燒餅、還有很大塊的牛肉。
丨打盹兒的商戶老闆和高爐商販叔叔
店裡坐著一對父子,他們說,現在生意不行了,最好的時候是七八年前,可以在外面擺攤。
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支付,網店也不多,生意最好,現在是不行了。
至於凌晨的集市,他們也不會參加,沒人會買。那個兒子一邊說,一邊把肉的最外層切掉,露出裡面最新鮮的部分。
丨這大塊的牛肉很是吸精
兩塊五一個餅,牛肉可以免費真空包裝,也可以夾餅吃。一天中客流量最大的是晚上五六點,聊了二十多分鐘,有趣君就看到了一位顧客。
買牛羊肉
北順城街依舊是首選
和那對父子的交流,讓有趣君直接體會到環衛工阿姨的話,這條街大不如從前。生活在廟街里的商戶,更加不如從前。
但是從這條街走了幾個來回,卻發現一家店,不分時段,客人都絡繹不絕。
丨有趣君站在外圍的視角
注意到一對很有愛的夫妻,倆人大約都是四五十歲的樣子。男人一臉嫌棄,「幹嘛要買牛排,誰要骨頭,啥都不懂。」喪著臉嘟囔著,在台階上上下下。
「燉牛排骨吃啊。」女人也不惱,笑盈盈的說。
丨信陽夫妻倆在選肉
後來買了幾斤羊肉,男人才有了笑臉。有趣君一直觀察他們的對話,大意就是如此,因為聽不太懂。
後來見那位大哥開心了,就冒昧的問了一句:「大哥,為啥聽不太懂你們的河南話?」
那個大哥一下就哈哈哈哈大笑了,「我們是信陽人。」
丨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就開始置辦年貨了
聽說信陽話很難聽懂,今天真的是見識到了,夫妻倆買了羊肉牛肉三四兜,已經在準備過年吃的肉了。
來往的顧客,有好多也是幾大兜的買。吃牛羊肉、辦年貨,大家還是習慣來老街買,也都是只認準老店。
30年的大紅牛羊肉店
一直不停來買肉的人,讓有趣君沒有機會問店家,為啥生意這麼好。
案板上的肉,人買著,肉往上放著,三個專門賣肉的店員一直在切肉、稱肉、說價錢。
丨人真的沒斷過
這家店也聽同事說過,很出名的牛羊肉店。問裡面的一位大哥,他打趣道,「我們可不接受採訪,也不要宣傳了,你看忙的很呦。」
後來和店家大姐聊,她說這店已經開了30年了,有時候一些拍視頻的都會來,周末的時候客流量更大。
丨店家小哥一直在切切切
比起廟街和別家店裡的情況,這兒顯然是不缺顧客。
店家大哥的「很忙,不聊」雖然有開玩笑的成分在,但事實擺在眼前,北順城街再不如從前,也依舊不影響老店的生命力。
老街的過去和將來
賣高爐燒餅的父子說,北順城街的商戶越來越少,掙不到錢交不起租,要麼去別的城市,要麼回老家了。正街上的一些小店也黯淡無光。
丨老街居民樓一角
社會的發展讓這些小店難以經營,過去擺攤的方法不能再實現,網際網路的出現更是逼退了大部分小商戶。
但是相比小店,老店卻依舊威風凜凜,商戶少了,競爭力小了,即使居民也少了,但是幾十年老店的生命力,再加上乘著網際網路的大風,更加的虎虎生威。
丨永遠是附近老鄭州人買肉首選的北順城街
老街的未來會怎麼樣?這些商戶們,是繼續依靠周圍居民的光顧,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人越來越少,網店越來越多,老街如何換髮新的生命力?
有趣君不得而知,但是這條承載很多老鄭州人童年記憶的老街,依舊會是他們買牛羊肉的第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