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羨慕公務員,40年前這三大職業才是「金飯碗」!你還記得嗎?

2019-12-12     點米社保通

現代社會,人人都羨慕福利好、地位穩、沒有下崗失業之憂的公務員職業,很多人為了進入編制體系擠破了腦袋,只為了求一世的安穩。

現在,讓我們把時光機往後調整40年,回到1980年左右,八十年代的社會是什麼樣子,你還記得嗎?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中老年人的娛樂活動就是圍在院子裡下象棋;

那時候的大街上除了公交車,幾乎沒有機動車,大家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

那時候的10塊錢,足夠養活一家人,蔬菜水果也才幾毛錢一斤。

你還記得那時候最火、最被大家羨慕的職業是什麼嗎?記得那個時候,有四大職業被公認為「金飯碗」,估計現在很多人都不記得了吧,有一些職業現在已經消失了。

一、供銷社售貨員

在80年代左右,新中國剛剛成立沒多久,國內一片百廢待興,物資自然也十分有限。所以便產生了糧票、肉票等等,老百姓必須要有「票」才能買到這些東西。當時便誕生了一個金飯碗職業——供銷社售貨員。

在當時,做這個工作的人,可以說是非常有底氣了,簡直高人一等,據說每個月還有一定的糧票和肉票補貼,一般來說還每月可以有很大的富餘。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供銷社獨一無二的「尊貴」地位悄然淡化了,所謂的供銷社逐漸被許多的小賣部或者批發商所取代。現在售貨員這個職業滿大街都是,不僅沒有從前供銷社售貨員那些福利,還得在受辱的時候對顧客保持微笑,畢竟現在顧客才是上帝啊,時代真的不同了。

二、司機

1980年,全國的汽車總數僅有一百多萬輛。所以那時候,要是會開車,不僅待遇高(一般是正常員工的2倍),而且還非常光榮,是受人崇敬職業。

畢竟當時學開車是非常不容易的,學出來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好了。有一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網友說:那個時候學開車,先要從修車學起。會換公交,卡車輪胎,能搖把啟動汽車,會拆卸組裝發動機。 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學車時間2-4年。記得小時候看到師傅就是坐副駕駛座,手裡一根大約一米長的棍子,處理不好要挨打的。

在這樣的嚴厲教學下,那個時候誰家要是出了個司機,真的是一件非常爭光的事情。而現在,無論是網約車、計程車,還是公交車、貨車,這些司機早就不被人們看得上了。

畢竟現在學車,最快一個月左右就能考到駕照,而且還不是一對一教學,會開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司機已經不是一件稀奇事了。

三、電影放映員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裡,電影已經成為了大家的一種常見休閒方式,一場普通電影的電影票通過手機軟體買下來也就幾十塊錢,而且還有2D、3D、4D等多樣化的選擇。另外,現在電影院大多數是全面自動化了,完全是智能管理與放映,並不需要人工去過多的操作。

但是40年前可不同,那個時候大多數人的家裡都沒有電視,「看電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兒,要是村裡收到了放映電影的消息,全村的人都會早早的搬著小板凳在空曠的地方提前等待,有時候人太多,來得晚了,只能在電影幕布的後面站著看,其實也別有一番樂趣。

所以,那個時候的電影放映員屬於高技術人員了,不僅工資高,還非常受尊重與小孩子崇拜。

你是否也時常懷念那個快樂來得很簡單的80年代呢?

對於以上三種曾經的「金飯碗」職業,你還有印象嗎?歡迎分享你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ql9_G8Bgx9BqZZIKv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