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周二)上午10時,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11月份生豬生產形勢,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寧啟文主持發布會,邀請到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豬肉是重要的民生產品,豬肉保供穩價,中央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臨近元旦春節,大家對生豬穩產保供形勢更為關注。
11月30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全國畜牧業工作會議和全國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保供座談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生豬穩產保供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堅決完成恢復生產的目標任務,確保元旦春節和全國兩會期間豬肉市場供應穩定。
農業農村部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落實進一步加大力度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韓長賦部長要求,農業農村部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多措並舉,抓緊抓緊再抓緊,落實落實再落實,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
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認真落實省負總責要求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督促各省、區、市抓緊細化生豬生產恢復任務,進一步明確生豬自給率或調出量目標,並分解到市到縣,對標對表抓落實。要加強生豬生產恢復跟蹤分析,堅持全國生豬生產每月調度,及時通報提醒,督促重點省份抓緊恢復生產。
確保各項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實落地。充分發揮恢復生豬生產協調辦公室的作用,定期匯總梳理政策落實突出問題,督促各地、各相關部門逐項解決,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確保政策落實到場到戶。
總結推廣各地湧現的典型復養增養模式。「抓大不放小」,12月10日和15日組織召開了兩次大型養豬企業座談會,引導大型養豬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結合產業扶貧,採取多種形式帶動中小養殖場戶儘快補欄增養、恢復生產。
堅持不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嚴格執行疫情監測報告制度和現行有效防控措施。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物理隔離措施,提高養殖場戶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堅決防止非洲豬瘟疫情反彈。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都出台了文件,細化了生豬生產扶持政策,形成了恢復生豬生產的強大推動力。
在扶持政策和市場行情的帶動下,11月份全國生豬生產全面向好,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雙雙止降回升,豬肉供需矛盾較10月份有所緩解,這為明年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增強了大家對生豬穩產保供的信心。
現場記者提問摘選如下:
Q:
農視網記者:
最近,半月談報道了一些不法商人盯上了生豬價格窪地。他們不顧政府禁令組成「炒豬團」,用跨省偷運暴利炒豬、惡意投放非瘟病毒餌料等行為來牟取暴利。「炒豬團」花招頻出無底線,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如何遏制這種情況出現,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
A:
王俊勛:
最近一些媒體報道在個別地方出現這種「炒豬團」。據我們了解是通過一些團伙向養殖場戶投放丟棄的死豬,然後製造和傳播養殖場發生疫情的輿論,從而誘使養殖場戶出現恐慌性的拋售,再大幅壓低生豬的價格,從而達到「炒豬」牟利這種不法的活動和行為。上述「炒豬」行為涉嫌違反《動物防疫法》,嚴重影響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正常開展,嚴重破壞生豬生產秩序,嚴重損害養殖者的合法權益。
為了有力打擊和防範上述炒豬行為,保障生豬養殖業生產安全,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打擊和防範「炒豬」行為 保障生豬養殖業生產安全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
一是強化疫情排查。加大對運輸、丟棄病死豬等行為的排查力度,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症狀的,要立即採取控制措施,規範做好病死豬的處置。
二是加強聯防聯控。充分發揮本地區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對打擊和防範「炒豬」行為實施集中統一指揮,強化動物防疫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嚴厲打擊「炒豬」行為。同時對於發現涉黑涉惡線索的,及時向當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移交。
三是廣泛宣傳動員。我部已印發了《非洲豬瘟疫情有獎舉報暫行辦法》,鼓勵媒體、單位和個人通過非洲豬瘟疫情有獎舉報熱線等渠道,舉報有關「炒豬」線索;指導有關行業協會、學會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團結廣大養殖場戶共同防範、及時舉報「炒豬」行為,形成社會的共治合力。
Q: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現在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生豬生產的恢復情況,剛才王司長您已經介紹說11月份全國生豬生產全面向好,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更具體的情況?
A:
王俊勛:
從9月份開始,我們著力加強了生豬生產調度,在原來400個縣定點監測的基礎上也增加了對全國規模養豬場的每月調度,從而大大強化了對生豬生產形勢的把握。從生產調度情況來看,各項恢復生豬生產的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加上市場行情的帶動,生豬養殖場戶補欄信心進一步增強,全國生豬生產開始探底回升,主要出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信號:
一是生豬存欄首次探底回升。11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這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首次回升,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已連續兩個月回升,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這兩個重要生產指標雙雙止降回升,表明全國生豬生產已經扭轉了持續下滑的局面,從不同區域看,有18個省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比上個月增加了6個省份;有22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比上個月增加了5個。
二是規模養殖場生產恢復勢頭更加強勁。11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的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幅分別為1.9%和6.1%,比10月份擴大了1.4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
三是豬飼料產銷量持續增長。據對全國飼料生產企業全覆蓋監測,11月份豬飼料產量環比增長6.9%。豬飼料是生豬養殖的物質基礎,豬飼料產量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也反映出全國生豬生產恢復的好勢頭。
四是後備母豬銷量回升。據對重點種豬企業跟蹤檢測,11月份二元後備母豬銷量環比增長了25.9%,同比增長了135%,這表明養殖場戶補欄增養信心進一步增強。
Q:
經濟日報記者:
近期,生豬價格比前期有明顯的下降,相對比較平穩,現在大家都比較關心元旦春節期間豬肉的供應形勢,請問一下會不會再次出現緊張的情況?
A:
王俊勛:
生產是保障供應的源頭和基礎,隨著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出欄生豬會逐步增加,漲價預期回調,11月份活豬和豬肉價格明顯回落。
據監測,11月第4周,全國集貿市場活豬價格每公斤32.26元,豬肉價格每公斤51.22元,連續4周回落,比價格高峰分別回落16.7%和12.6%。
從後期趨勢看,雖然當前全國總體上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雙雙探底回升,但受生豬自然生長規律限制,從存欄增加到形成上市供應能力還需半年左右時間。由於6—8月生豬存欄下降較快,按半年育肥周期測算,對應元旦春節期間生豬出欄將處於低位,加之元旦春節豬肉消費旺季到來,豬肉市場供應仍然偏緊。但考慮到豬肉進口增加且基本在庫待售、前期壓欄大豬逐步上市、政府儲備和商業庫存的凍肉適時投放等因素,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供應將有所增加,加上價格高位運行對消費也有所抑制,整體供需形勢可能好於預期。
同時,今年的禽肉、牛羊肉形勢也不錯,禽肉生產增加較多,牛羊肉生產也將增加,可以彌補部分豬肉供應缺口,肉食品供應整體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