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部還沒有拍完的電影,
憑著各路探班的明星上了熱搜。
也讓眾人大呼期待。
這部電影就是《中國女排》。
這部名叫《中國女排》的電影,
主要講述了我國屢屢奪冠的女排,
在平時訓練的艱苦,在賽場上的輝煌。
將近40年的時間跨越,
表現了我國一代代女排的艱難歷程。
當然比起這個帶著情懷的題材,
在主演欄上有一個名字,
鞏俐
更加的吸引人眼球。
在今年的5月份,
鞏俐確認出演《中國女排》,
但消息一經發出後,
鞏俐便再無任何音信。
僅僅知道她要飾演郎平,
但她的裝扮,消息從未對外曝光。
直到電影中的拍攝花絮在微博熱傳,
我們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利落的短髮,微駝的身材。
從鼻樑上的眼鏡,
到洒脫大氣的笑容。
那一靜一動都讓人以為,
這就是郎平教練。
但是在定睛一看,
這是扮演郎平的鞏俐。
網友看見如此扮相的鞏俐,
紛紛讚嘆道:這才是演員。
從追夢到圓夢
現在演技超凡的鞏俐,
她的演員之路並不順利。
從小夢想著文藝工作的鞏俐,
卻在高考時經歷過兩次失敗。
家人都已經不再支持,勸她放棄。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
鞏俐開始了一邊工作,
一邊繼續備考的生活。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1985年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
從此開啟了演員的大門,
走上演員之路。
鞏俐從那個高考失利的女孩,
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打破了世界對於華人女星的印象。
刷新了中國影史在世界的成就。
她用自己的人生,
演繹了一部通往輝煌的大戲。
努力不辜負有心人
鞏俐自己曾說過,
她演戲從來都沒有什麼捷徑,
有的只是肯靜下心去體驗,
讓自己變成劇本中的那人。
為了拍好《紅高粱》,
她特地去學習挑水,
把左肩磨破了換右肩。
即使那個鏡頭只有幾秒鐘,
仍然沉下心去學習。
只是想讓鏡頭中的「她」,
更自然、更接地氣一些。
在《秋菊打官司》中,
為了演好那個操著陝西話的,
執拗、倔強的懷著孕的農村女人。
她找來了農村女人穿的衣服、鞋子、圍巾,
駐紮在陝北的農村,
也練就了一口地道的陝北方言。
在《藝伎回憶錄》里,
為了表演好那個藝伎轉扇鏡頭,
電影拍了5個月,她自己練了5個月。
拍攝時那精緻優美的轉扇鏡頭時,
驚艷了眾人之眼。
也將那個當紅美麗的初桃展現的活靈活現。
細數起來,
鞏俐從藝多年以來,
演過的電影並不算很多。
但是每一個人物,每一個鏡頭,
都詮釋的非常完美。
把每一個角色都變成了經典。
人們總是驚嘆於,
鞏俐獲得的多項國內外大獎。
獎項證明了她的演技。
在電影之外,我們也看到了,
作為一名演員的努力與認真。
之前有網友曬出過,
中國女排在東京打比賽時,
鞏俐帶著一個黑色筆記本,
坐在場外,觀摩郎平教練。
時而沉思,時而奮筆疾書。
那認真記筆記的模樣,
讓人想到奮鬥在高考前線的學生。
鞏俐說:
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氣質,只有真的去體驗去實踐,才能散發出人物的內在。
雖然我不太懂排球,但是一旦拿到劇本,排球就不能離手了,要和排球過日子。
鞏俐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
在最初的體驗都能如此認真,
在拍攝過程中,
流過多少汗水與淚水,
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皇」的魅力源於時間的沉澱
在娛樂圈的風風雨雨幾十年來,
她早已看淡了人們對她的非議、評價,
對於她而言,
幾十年磨鍊的演技,
經過世事歷練的豁達。
都是人生的養分,
這些更值得驕傲。
出眾的演技實力,
滋養著她看淡風雲的氣質。
讓她可以昂首挺胸的走在人生路上。
豁達的心胸,
包容著曾經那個銳利的自己。
讓自己變得溫和起來。
那由內而外散發的氣場,
展現著「鞏皇」的強大魅力。
已經過知天命的鞏俐,
仍然有著美麗的容顏,曼妙的身姿
依然是西方媒體眼中那個東方最美的女人。
依然在娛樂圈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地位如此之高的鞏俐,
似乎從未把「最紅明星」當成目標,
她熱愛的從來都很簡單,
只想堅定信念去從事自己的演繹事業。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在她心中,演員就是一個職業,
這個職業和收銀員、打字員似乎沒什麼區別,
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完成自己的任務。
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演好每一個人物。
她似乎把演戲當成信仰一般,
因為信仰在心靈中守護,
在生命中收穫勇敢、自信與力量。
也因為信仰而永遠年輕。
這個被影迷稱為「鞏皇」的女人,
總是有些特別之處讓人迷戀。
能扮得起土裡土氣的農村婦女,
演得好高傲美麗的日本藝伎,
轉眼間又成為那個患有老年痴呆的馮婉喻。
她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羅伯特 德尼羅說的:
「想要演好一部戲,就要成為那個人。
拋卻自己,融入劇本。繼而自然而然的生活在人物中。」
她也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這句話。
總要在拍戲之前,去琢磨、去研究,
那個劇中的人物的情感、動作和所處環境。
時光不負有心人,唯有努力。
正是因為鞏俐的認真與刻苦,
才有了「鞏皇」的稱號。
這個面容姣好的東方女人,
帶著強大的氣場屹立在娛樂圈頂端。
或許只有一直的努力,
才能讓別人看起來毫不費力。
沒有誰的成功是隨隨便便得來的。
有的不過是經歷過歲月沉澱出的,
那一份努力,那一份刻苦,
那一份歷經世事的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