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的摩擦,父母有必要介入嗎?聰明的父母這麼做

2019-09-29   幼教咖

事情經過時這樣:同事家孩子今年四歲了,就在昨天,孩子在小區里騎著小電動車玩耍,此時正好遇到一對夫妻帶著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也在玩。同事孩子在拐彎的時候一個不注意壓到了這個孩子的腳,同事趕緊趕了過去,想看看被壓孩子情況怎麼樣,並要及時和人抱歉。

可同事人還沒趕過去呢,就聽到被壓孩子的爸爸上來就罵,說同事孩子沒有教養,故意欺負人什麼之類的,孩子被嚇哭了

這下可把同事惹急了,本想上去道歉,看到孩子被罵哭了就實在沒忍住,和對方爭論起來,於是那個被壓的孩子也被嚇哭了。

不過被壓孩子的媽媽比較講理,她說只要孩子沒事就好,可孩子爸爸還是不依不饒,甚至聲稱要去醫院檢查,這時同事已經不想和他理論,同事老師直接把手機號碼告訴了對方,說如果檢查有事就給他們打電話。

整件事情圍繞著三個點:

  • 一是同事孩子壓到了三歲孩子的腳,孩子到底有事沒?
  • 二是小孩子之間發生摩擦,大人有必要糾纏不放嗎?
  • 三是遇到對方不說理的家長,父母該如何保護孩子?

接下來我們一一分析一下。

1.被壓孩子的腳是否受傷?

三歲多孩子的確身體還比較嬌嫩,對方爸爸心疼孩子,怕電動小汽車這一壓就傷害到孩子,這是人之常情。

問題在於,三歲多孩子如果真的受傷,真的被壓疼了,第一時間一定會大聲哭出來,事實上這個孩子並沒有,說明孩子並沒有受傷,也根本無須去醫院。

後來這個孩子哭了,卻是被自己爸爸罵人的樣子給嚇哭的。不得不說,對方爸爸真的是小題大做,而且同時傷害了兩個小朋友。

2.被壓孩子的爸爸糾纏不放,究竟是何原因?

前面我們說了,通過孩子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孩子應該並沒有受傷,而被壓孩子的爸爸卻反應過激,糾著對方父母不放,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三:

  • 一是護子心切,防護心過強;
  • 二是不懂育兒,不清楚怎樣做才是對孩子好;
  • 三是脾氣火爆,遇事不能冷靜處理。

3.孩子被其他家長罵,父母該如何應對?

當孩子無意中犯了錯,而此時卻對對方家長狠狠責罵,孩子被嚇哭了,父母要怎麼做才能保護好孩子呢?我認為主要分為四步:

  • 一是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 二是及時安撫和保護孩子;
  • 三是冷靜處理,切勿動手或者罵回去,給孩子正確示範;
  • 四是告訴孩子要學會應對形形色色的人,自己處理不了時一定要求助大人。

上述案例中,同事非常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不用過問;接下來就是及時安撫孩子,可一人將孩子抱走,留下一人來處理,或者及時奉勸對方冷靜下來,不然對兩個孩子都傷害。

接著按流程處理:一要及時道歉,並確定對方孩子是否有事;二要表示自己會回去好好教導孩子,不會再讓孩子犯這樣的錯。

待回家後告訴孩子這個社會上會有形形色色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少招惹、冷處理、走為上策,並及時學會原諒別人和化解他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4. 孩子之間的摩擦,父母有必要介入嗎?

如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得到的物質也好,關愛也好,都非常多,作為父母都不願意孩子吃自己小時候吃過的苦,可也往往過了頭。

比如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兩個孩子發生矛盾,進而演變成兩個家庭打架鬥毆,最後釀成慘劇,這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孩子之間發生摩擦也好、矛盾也罷,都再正常不過了,聰明的父母,都是讓孩子們以自己的方式處理就好,學會社交、學會處理矛盾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不到一定程度父母實在沒必要介入。

愛孩子是本能,但如何正確愛孩子卻考驗的是愛的能力,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學會正確的育兒方式。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