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考上清華:上學步行十餘里路,初中三年每天只吃兩頓飯

2019-07-25     職引官

寒門學子考上清華:上學步行十餘里路,初中三年每天只吃兩頓飯

前段時間,信陽市商城縣關廟高中高三畢業生江群為籌集學費在輔導機構給學生補課時被記者採訪。江群在網絡查詢了高考錄取情況後,得知自己被清華大學錄取,滿臉喜悅的說自己雖不是出生在條件優越的家庭里,但是卻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只有學習這唯一的出路,並且他也一直秉持著這份信念考入了理想中的大學。

記者了解到江群的家地處大別山北麓腹地一個貧困的小山村,余集鎮塘灣村王灣組,家裡共有六人,是大別山北麓的貧困戶,父親在2008年查出肝硬化轉肝腹水、消化道出血,先後在北京302醫院、解放軍990醫院信陽院區、商城縣人民醫院等醫院救治,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至今還要靠吃藥來維持生命。為了救治父親,家裡的積蓄都用盡了,並且還欠了別人十多萬。因此母親一人承擔著供四個兒女上學的重擔,她一邊要為丈夫治病操心,一邊努力通過干農活打零工賺錢來供養四個孩子。

江群是老四,最小的弟弟,上面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為了賺錢養家,母親每天晚睡早起,每到農忙季節都是先把自己家的莊稼先種好,然後再去別家插秧、收割來打零工,一天差不多能得到150塊錢,所有的收入都是靠賣農作物、小豬還有打零工,一整年下來都沒能睡個好覺。由於家庭確實是極其貧困,村裡的幹部幫他們辦理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雖然生活艱苦,但是家中的子女都很上進。江群的大哥當年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鄭州大學,二姐去年也被北京語言大學錄取,現在江群也考上了清華,只有大姐初中畢業後因為想減輕母親的壓力就偷偷跑到外面打工。母親雖然每天勞累,但她從來沒有讓任何一個小孩有想輟學的想法,想盡一切辦法供哥哥姐姐上了大學,哥哥也非常理解母親,工作之後除了必要的生活費外,其餘的工資都全部寄回家。江群也說道自己曾經因為家庭變故導致家境更加貧窮,也產生了輟學的念頭,但是母親對他說「人窮志不能窮」,並且說了很多激勵他努力上進的話才使他打消了這一念頭。

重拾夢想,為了上學每天要走十多里路,布鞋穿爛了就只能打赤腳為了省錢,初中三年每天只吃早、晚兩頓飯,省下中午的餐票換晚飯時的一份菜。記者又採訪了江群的母親,了解到從父親得病到今天,江群都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都是穿的親戚或者同學的舊衣服,每天從學校回到家都搶著幫家裡做飯、喂豬放牛、劈柴挑糞等等農活,非常的孝順勤奮。

在學校,江群在老師們的眼中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樂於助人的好學生。記者採訪了江群在余集一中的班主任江瓊,得知作為班長的江群不僅學習成績優異,並且樂於助人,經常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難題,並且在他的幫助下,他的四個室友中考都考得很理想,而且現今都被985大學錄取了。班主任江瓊評價江群是一個愛讀書、品德良好的學生,他在初二時就把四大名著閱讀完了,還主持過多種晚會、賽事,運動方面也不錯,獲得過學校的中長跑亞軍,初三時獲得了「商城縣美德少年」的稱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記者還採訪了江群在關廟高中的班主任余發江老師,在余發江老師眼中,江群是一個品學兼優、陽光、堅強、自律、善良並且執行力強的好學生。江群雖然家境貧寒,但他一點都不自卑,每天都以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來學校學習;在學習上他能合理的安排時間,做到高效率學習;他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富有愛心,做了很多好人好事;班上同學一有困難,只要他能幫忙的,一定不遺餘力地全力協助。由於他學習能力強且底子好,很多老師有事都叫江群幫忙代課,江群也毫不吝惜,把自己所學的都交給同學們。

余發江老師得知江群被清華大學錄取後,一臉欣慰地說道:「江群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清華大學,我們作為老師的都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到現在心情都是激動的。清華大學是江群的新的人生起點,相信他以後在面對更大的挑戰時能保持勇敢堅毅的品質,堅持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日後能為家鄉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哦,我們會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fqtKmwBmyVoG_1Zf9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