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現在都知道了,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專家指出:父母的行為習慣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好的習慣能令孩子收益,壞的習慣也會給孩子打上負面烙印,可能毀了他們的一生。
1、對電子產品沉迷。有許多父母沉迷於手機等電子產品,回到家裡雖然坐在孩子身邊,但心思都在手機上面。周末有空的時候,也常常宅在家裡玩手機,不愛出門,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 其實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行為長大的,如果父母整天玩手機,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會比較差,容易對手機上癮。而且這樣子玩手機,會傷害孩子的眼睛,以及脊柱的健康發展。
而且父母只顧自己玩手機,會讓孩子有一種被忽略的感覺。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他們可能故意做點事情,甚至因此變得叛逆,嚴重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所以父母們要放下手機,多帶孩子出門看一看、跑一跑。熱愛運動不僅能強健身體,還能夠調節心情、活躍思維。 2、爸爸不幹家務。 許多爸爸都很辛苦,每天要賺錢養家辛苦工作。所以很多人回到家裡經常覺得很累,不願意再動手跟家務活。有的爸爸還帶一些大男子主義,覺得幹活是媽媽的事情,跟自己無關,也不願意動手。
根據心理學研究,孩子在6歲以後,爸爸對他們的影響,要超過媽媽。
如果爸爸很少做家務,那麼在男孩眼裡會有這樣的印象:家務活是女人的活,自己不用干。而也會給女兒留下男女不平等的印象,從而影響她們的擇業和婚姻價值觀。3、父母經常爭吵。 國外做過一個調查研究,發現父母經常吵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學習成績比那些父母關係良好的孩子要差。其實原因很簡單,父母的感情狀況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孩子會感覺不安全,沒自信,所以成績自然不好。要想讓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優秀,父母要關係好,要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總之,父母千萬別有以上幾種行為,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長。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