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思維和火花思維哪個更好?還沒給孩子思維訓練?小心落後一大截

2020-08-07   魚sir選課筆記

原標題:豌豆思維和火花思維哪個更好?還沒給孩子思維訓練?小心落後一大截

不知道很多家長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很早就會數數了,每天都在進行口算練習,但是給孩子出道應用題卻怎麼也不理解,或者一算就錯,很多家長不免開始著急。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這其實都是孩子數感能力缺失的表現。什麼是數感呢?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指出:「數感是一種對「數」的直觀概念,是在日常經驗中對於「數與量」,擁有良好的概念與運算能力。」

那麼數感可以鍛鍊嗎?怎麼形成呢?別急,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從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課程進行分析,教大家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數感。

我們以數量關係為例,看看這兩家思維機構都是如何教孩子理解數量關係的。

首先從最熱的火花思維開始說起。

火花思維

先來看火花思維的「數感運用」知識版塊,L1-L6(小班到小學三年級),內容安排是這樣的:

它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基礎知識,另一個拓展學習。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從基本的數概念認知出發,圍繞加減乘除的學習展開,難度和綜合性逐漸增大。而拓展學習部分,L1-L2著重於數與量的基礎概念學習,L3-L6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綜合邏輯推理等內容版塊,內容變得多維、豐富,同時引入了各類計算謎題、數陣與幻方等。

那麼,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是如何教孩子們學習這些內容的呢?我們以L1為例來看,我分別抽取了火花思維「位置對應」、「數字排序」、「數量轉化」這三個專題的內容。

首先是「位置對應」:

位置對應主要鍛鍊孩子的對應思維,把對應關係和配對、空間等認知練習結合起來,讓孩子把數與量結合起來學習,透徹搞懂數量關係。

「數字排序」

是在鞏固對應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序數概念。火花思維先通過排隊學習點數,練習從不同方向辨別數序,再結合數字排隊,把具象物品變為抽象數字,運用正序唱數和比較的方式理解數量關係,培養數感,鞏固發展「數形對應」關係。

「數量轉化」

通過增加或減少量,孩子可以感知數量的變化關係,也可以為將來的加減運算做準備。同時,結合具體量的分解,鍛鍊孩子思考的有序性。例如火花思維的課堂內容:小白兔和小老鼠一起分5個球,第一次,小白兔分1個,小老鼠可以分到4個;第二次,小白兔分2個,小老鼠可以分到3個;

而且,在幫助孩子理解的過程中,火花思維往往會加入一些小動物角色在裡面,進行擬人化的處理,幫助孩子理解,孩子學習來興趣也比較濃厚。

再說下豌豆思維,看看它又是如何幫孩子鍛鍊數學思維的。

豌豆思維

從課程上來看,豌豆思維的運算內容貫穿六個級別的學習。

與火花思維一樣,在L1階段的課程中,同樣包含了認識量、認識數、量與數的結合。

我同樣選取兩個與數和量相關的專題來對比一下,例如「加減進階」「10以內數的建形」這兩個專題。

「加減進階」:先鞏固複習數序、感受量的變化,然後補全算式,用逐一法進行加減運算。

「10以內數的建形」:學習10以內的數序、認識1-10的數形,理解10以內量與數的對應關係。

總的來說,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都有自己的課程設計特點,但是在數與量學習初期的思路是很靠近的。

家長們該如何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

最後給家長們一個提醒,學好數量關係,一定要注意下面三點:

一、一定要結合生活場景。

我要強調一下,數學知識要一定應用於生活,孩子只有把它用起來,才會真正地掌握。就數和量來說,認識數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處地展開:家裡的時鐘、電梯樓層、車牌號等都可以用來學習數字符號;認識量的話就要多引導孩子用手指數一數,飯桌上有幾個人、幾塊蛋糕,書櫃里有幾本書等,只要家長留心,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鍛鍊孩子的數量思維。

二、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有序地進行引導,不能操之過急。

很多家長認為自家孩子數數很厲害或者算術很快,數感就很好,其實這是不對的。

在我之前了解過的一個情況中,有個小朋友馬上讀大班,中班起每天堅持做20道算術題一年。但一旦把算術題變成具體的問題後,孩子就不能理解了,其實就是孩子的數與量的對應關係理解基礎比較薄弱。另外,我再提一句,孩子學數學不能一味刷題,而是要真正了解每一個數字和量的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

三、要將知識結合起來練習。

任何內容的學習都不是孤立的,想要提升思維水平,只重複基礎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在火花思維的課程中,就把對應關係和配對、空間等認知練習結合起來,綜合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把基礎打牢了,把思維訓練好了,才能走的穩當!

如果大家在數學思維課的選擇上有疑問,也歡迎大家隨時和我交流:Daddy-Fish(微信號),我會根據每位孩子的情況給你更具體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