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厚植環境,南通民營經濟活力涌流

2020-03-27   江海明珠網

近年來,南通市委市政府始終將民營經濟定位為南通的主流經濟,經過多年發展,民營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創新轉型的強勁引擎。2019年,南通民營經濟增加值比重達68%,稅收占比75%,民間投資比重77%,穩踞全市經濟大半壁江山。南通廣大民營企業危中搶機、難中攀高,依託科技創新,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堅韌前行,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創新支撐轉型升級 南通民營經濟活力涌流

中天科技一根長約2米、直徑15厘米的光纖預製棒上,密布著140多項專利;南通振康自主研製的國產RV減速機打破國外技術壁壘與產品壟斷局面...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在「卡脖子」領域尋求突破,2019年,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碩果盈枝,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以技術創新帶動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成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與「加速器」。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2019年,全市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持續開展民營規模企業梯度培育,大力推進民營企業上檔次、上水平,提升可持續發展核心競爭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研發載體,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據統計,全年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500家,新增國家、省級民營企業研發機構57家,總數達673家;民營企業承擔的市級以上科技項目超過80%。

聚力技術創新,海新船務、格諾思博生物科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力威機械主導制定海船用錨鏈輪國際技術標準。致力行業領軍,亞太輕合金、中天射頻電纜成為製造業單項冠軍,星球石墨、萬達軸承、明德玩具入選全國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江海電容器超級電容器技術和產品綜合實力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三。著力改造升級,中天科技建設高性能銅合金導體深加工項目,打造國內一流的高性能銅線杆、導體生產研發基地;九九久科技大力推進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項目,項目達產後產能全球最大。

一批又一批南通民企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新品、提品質、創品牌,勇攀行業制高點:中天科技、中南控股等14家企業躋身中國民企500強;通富微電、中國天楹等17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跨越百億台階;鵬飛集團等4家民營企業成功上市,全市民營上市公司達到40家,占總數的91%;民營經濟創新活力正在江海大地充分涌流。

厚植優越營商環境 大型民企紛至沓來

「重工恤商」精神的積澱和傳承,是南通充滿發展動力與活力的基因編碼。2019年,南通積極開展扶優培強、優勢增創、創新攀高、外向開拓和品質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服務水平,舉辦南通新一代信息技術博覽會等重大活動,推動集成電路測試、兩岸信息技術、長三角網絡安全等一批專業園區相繼落戶,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光纖光纜等多個細分領域全國領先,產業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

市委、市政府厚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以寬廣胸襟重商親商,在政策扶持、行動落實上把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助推民營企業進一步釋放發展動能。一方面,不斷提升園區服務企業水平,南通創新區累計預約落戶科創型民營企業60餘家,5個省級開發區同步開展賦權試點;另一方面,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相繼出台,「南通企業家日」、「張謇杯」傑出企業家評選深入開展,民營企業服務中心、「政企通」App服務平台建設運行,「服務企業百日行」活動成效明顯,服務企業「五個一」常態化機制應時而生,企業稅費減免政策全面落實,「放管服」和「3550」改革成果進一步拓展。

優越的政策、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營商環境,成功吸引一大批重大項目紛至沓來。2019年,南通累計引進投資超億元民資項目近200個,數十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紛紛在通投資,恆力集團紡織新材料產業園落戶通州,桐昆聚酯一體化項目落戶如東,中天精品鋼項目落戶通州灣,恆大集團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蘇通園區,正威集團5G新材料產業園落戶如皋,全市在手百億級重大項目超過20個。一個以百億和50億元以上企業為引領、10億元以上企業為骨幹、億元以上企業為支撐的發展新格局正快速形成。

圍繞「完善產業鏈條、做優產業集群」,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南通充分把握一系列國家戰略機遇疊加優勢,築巢引鳳,招引一大批重大項目紛至沓來,一次次吹響加快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集結號」和「衝鋒號」。(記者 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