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編譯 年雙渡)疫情之下,大多數零售商不得不暫時關閉實體店。在這種形勢下,人們認為電商將是最大受益者,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美國的零售業並非如此。作為傳統零售商的沃爾瑪和塔吉特,在疫情期間依舊保持良好的業績。
資料圖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
疫情期間,沃爾瑪、好市多(Costco)、塔吉特和達樂公司等大型商超的門口卻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作為消費者湧入門店囤積家居用品的直接受益者,沃爾瑪還一度被稱為是美股的「避風港」。
由於擔心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美國股市在過去一個月里大幅下跌,但沃爾瑪的股票卻逆勢上漲。研究機構MKM Partners認為,考慮到消費者受到的「驚嚇」,沃爾瑪可能會繼續「跑贏大盤」。沃爾瑪當下的市值約為3480億美元。雖然現在美國的大多數餐廳、酒店和電影院都關閉了,但沃爾瑪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忙碌,瑞士信貸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一年。
巨大的消費需求使得沃爾瑪很難保持充足的存貨。這個零售商已經調整了門店的營業時間,並只為老年消費者安排單獨的購物時間。有分析認為,消費者支出的這種短期轉變可能會在市場動盪期間維持沃爾瑪的同店銷售增長業績。
令人想不到的是,因為疫情期間需求的增加,沃爾瑪還打算再招聘15萬人,並準備拿出3.65億美元獎金激勵員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應對疫情下日常消費品購物需求的增加而逆勢大舉招人的企業還包括連鎖商超Dollar Tree和連鎖便利店7-Eleven。
好市多也是門前排起長龍的代表。美國好市多的一些地區經理表示,其門店比聖誕節到來之前的假期購物季節還要忙碌。
雖然眼下處於供應鏈緊張時期,但坐擁美國城鄉16278家門店的連鎖折扣商達樂公司高管仍表示,無需對庫存是否充足擔憂。該公司執行長托德·瓦索斯表示,75%的美國家庭附近7英里之內都能找到達樂的門店,因此對那些不想去擁擠的大型商場購物的人群很有吸引力。2008年經濟大衰退後期,人們紛紛在折扣店裡尋找低價商品,為了省油而選擇就近購物。達樂公司正是在那段時期擠占了沃爾瑪的市場份額,成為最大的贏家。
同樣是零售企業,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答案很明顯,生活必需品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剛需,不買也得買;而衣服、家居等則並非剛需。
據貨運代理公司Zencargo預計,在3月9日至4月20日,美國零售商因疫情造成的生產和運輸短缺等損失累計將達7億美元。該公司負責人Patrick Hasani透露,服裝是受影響最大的業務。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塔吉特百貨、沃爾瑪和克羅格都可能擠占這些百貨公司的一部分市場份額,因為它們的生活必需品種類很多,庫存也較為充足。
福雷斯特公司研究員蘇查里塔·柯達里表示:「這就是塔吉特百貨和沃爾瑪的優勢,它們有藥店,也有食雜店。」新增的消費人流同樣也會促進它們其他類別的產品銷售,比如衣服和家庭用品等。
過去兩年間,無論是沃爾瑪還是克羅格、塔吉特百貨,都在大力加強衣服和家居產品的鋪貨。也就是說,它們應該會繼續從百貨商場那裡搶占份額。在剛剛過去的假日季,塔吉特百貨的服裝銷量漲勢強勁,而梅西百貨和科爾士百貨的銷量與上一個聖誕季基本保持了同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