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亮出來了 市民看得見感受得到

2019-11-07   青白江區交易中心

發布時間:2019-11-07 08:33:06來源:成都日報

「家在公園裡 人在風景中」的宜居城市品質讓共建共享的格局正在形成

東林寺北巷公園增添了消防元素

暖陽微醺,青羊區金沙濱河公園裡推著嬰兒車散步的、下棋的、坐在椅子上聊天的人多起來,涼亭里坐坐,帶著孩子喂喂水池裡的小魚,大家都趁著好天氣曬太陽,盡情享受著這通透敞亮的生態空間;而在天府新區東林寺北巷公園,將玩、休閒體驗與審美感知融合在這個生態空間中,充分體現了「兩拆一增」過程中「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的價值回歸。

記者了解到,隨著「兩拆一增」工作的深入推進,成都越來越多這樣讓市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公共空間亮了出來,「家在公園裡 人在風景中」的宜居城市品質讓社會的認同感整體提升的同時,居民共同參與共建共享的格局也正在慢慢形成。

青羊區金沙濱河公園

休閒體驗與審美感知相融合

植入金沙文化和熊貓元素

從青羊區同怡路或者蜀輝路沿著摸底河一路走來,越來越多的綠色驚喜展現在眼前,從河邊小路可直接進入到金沙濱河公園,「河邊的綠化修剪了,這邊實體圍牆也打開了,路面也擴寬了,比以前更方便了。」這是家住金沙國際的柳女士近來感受到的變化。

清晨,傍晚,蜿蜒的跑道迎來健身的人們;暖陽下,大片的綠地吸引著周邊的居民到這兒散步休憩,兒童在大人帶領下奔跑嬉戲,四處各種不同的熊貓造型和憨態,成為大家「打卡」的網紅地;遊客們則專注研究路邊遮陽亭上的金沙圖騰和地上的金沙文化元素;按照落葉與非落葉喬木結合的季象要求,凸顯「四季見花、花重錦官」的觀賞性需要,更加注重通透性、開敞性和生態性。兩個相連的綠地滿足金沙片區10多萬居民對綠地的想像,對生態空間的渴求。

因為毗鄰金沙遺址公園、熊貓綠道,金沙濱河公園還通盤考慮了綠色廊道和宜居水岸等,打造親水景觀,規劃雨水花園,呈現出枯水季與雨季不同的景觀效果和凈化效果,「親水和兒童樂園,讓孩子們很喜歡。」然而,兒童樂園、金韻亭和菁雲橋等設施,原本在初步設計之初,是沒有考慮到的,「在打造前,我們廣泛徵求了居民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增加了亭子和橋,還保留了河邊聳立的10多棵大白楊。」市民的參與,讓金沙濱河公園的綠色更加豐滿和持久,「正因為有了居民的參與,他們才更喜歡這裡,才更愛護這裡。」青羊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介紹。

東林寺北巷公園

消防元素寓教於樂

通透空間回歸生態價值

「這個消防公園建得好,大家來休閒還可以了解更多的消防知識。小朋友們可以從小了解消防知識,了解消防是做什麼的。」成都市民蔣承英帶著孩子來到公園,體驗過「消防」主題和元素之後說。

從消防器械的發展史,到19屆世警會的LOGO銅雕;從趣味消防常識小轉盤,到可親身體會的消防爬爬梯,在天府新區東林寺北巷公園,一切可觀可觸的東西,都添加上了消防元素,並實現了「學、玩、感知、運動」四個功能分區。

A區的精神堡壘《較量》雕塑採用寫意手法體現了水與火的搏鬥;櫻花廣場的《生命之門》雕塑群,再現了消防隊員應急救援、為民服務、執勤訓練的場景,象徵消防隊伍與群眾貼得最近、聯繫最緊;消防大事記、趣味知識牆等景觀則在潛移默化中為遊客普及消防安全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兒童遊樂園區,設置消防常識小轉盤等互動遊戲,用生動活潑的手段普及消防知識,讓兒童在寓教於樂中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在D區的富氧康體廣場,則為市民健康身心提供良好的運動空間,充分體現了「兩拆一增」中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的價值回歸。

據悉,這座消防主題公園歷時4個月打造,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都充分融入了消防安全主題,是集休閒、娛樂、應急避難、消防文化展示和消防知識普及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園,不僅是市民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也是寓教於樂,互動體驗的消防宣傳新陣地。(記者 李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