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0個歷史典故,有機會講給外國友人聽聽,才是中國通

2019-10-31     紫藤海外事務服務

人民日報總結:孩子不可不知的40個歷史典故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 語文課本變了:大量增加古詩文,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增加課外閱讀,最明顯的是初中階段,名著閱讀已經是必考內容,並有指定書目,小學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課外閱讀要求。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現在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必須閱讀30分鐘以上
  • 中高考語文未來會難在哪裡?首先,考卷文字的增加。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未來語文將成為中高考的殺器,高考要實現15%考生做不完卷子。其次,範圍變得更廣,不再局限於課本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總體來看的話,就是要大力提高孩子的閱讀量,拓展知識面。這次教改是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進行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

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還提出:要側重閱讀,在教學中增加名著導讀。聰明的家長已經意識到了: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量,尤其是名著閱讀量,已經成了拉開分差的必殺技。

華上下五千年,產生了無數歷史故事。當你說出一個典故的時候,知道它背後那段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歷史嗎?何為"永結秦晉之好"?為什麼說「問鼎中原」?「桃李滿天下」又出自什麼典故?......人民日報總結了孩子不可不知的40個歷史典故,收藏學習!










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於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TzIKW4BMH2_cNUgZJ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