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各種「爺」

2019-09-02   皇城根胡同串子

說起老北京的「爺」,列位想必不陌生,無論是影視劇還是日常,都能聽到關於「爺」的稱呼或故事,今兒個京城網就帶您瞅瞅關於「爺」的這些個稱謂與職業。

出現最多的——大爺

在一些影視劇中常聽到,某北京男子急了眼破口:「你大爺的!」(註:其實這裡省略了一個字兒,原本是:「操你大爺的!」 或者是:「去你大爺的吧!」)

大爺。真是一位「可憐」的長輩,經常受到不親切的「問候」。

而大爺基本上有三種解釋和多種讀音:

1.長輩尊稱:北方人管父親的兄長的稱呼。比如父親的大哥被稱為「大爺」,二哥就是「二大爺」了,以此類推。

讀法:da ye(降聲);da字略重讀,後面的ye可讀輕聲。

用法:如果您在北京向一位略年長的男同志問路,來句:「大爺,問您一下小街兒橋怎麼走哇?」「——順和平里往南,直走您吶!」

不過,您若問同一人兒:「問一下,小街橋在哪?」那大爺會告訴您「您說小街兒橋哇?您看這寬的叫大街,您奔窄的去——小街,瞧!」此時您若說謝謝,他會說「嘿嘿,學生,逗你哪,順著北二環往東,過了雍和宮不遠兒就到啦。」

2.官稱兒或者尊稱:稱呼一些有身份地位或同等身份地位的人。比如古裝劇里常有客人進店,小二會喊:「大爺,您來啦~」。或者對話中談到第三方:「嘿!就那位大爺——?」

讀法:da ye (2聲)

3.對熟人的稱呼加上姓氏,比如對長輩:「張大爺da ye (降聲)」;平輩:「張大爺de ye(4聲)」

4. 一種侮辱性語言代指:您懂的~

曾經最時髦的產物——倒兒爺

「倒爺」是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特殊群體,「倒爺」一詞廣泛流行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初期。內地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尤其是在價格雙軌制時代,一些人利用計劃內商品和計劃外商品的價格差別,在市場上倒買倒賣有關商品進行牟利,被人們戲稱為「倒爺」。「倒爺」一度盛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北京地區最為流行。

在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的時代,有買有賣、又買又賣、買了再賣、低來高走的做法,在1960年代叫「投機倒把」,要被繩之以法;在1970年代叫「二道販子」,也是「不正當」行為;到1980年,就有「倒爺」這一毀譽參半的稱號了。

最「性感」的男人——膀爺

膀爺是北京人對夏天裸露上身在街上活動的成年男子的謔稱。「膀爺」是一個頗具調侃意味與表現力的詞兒,「膀」呈現了上身的赤裸狀態,而「爺」字則將「膀」的主人那種旁若無人,悠然自得的神情表現得惟妙惟肖。

樹陰下的牌攤兒上、公園廣場的長椅上,騎車、步行的路人中,袒胸露背的「膀爺」,成了城市裡一道另類的「風景線」。這些「膀爺」多為中老年男性,對於光膀子的看法,一位「膀爺」表示,脫掉上衣純粹是想圖個涼快。然而在老北京人眼裡,家門以外光膀子絕不是有教養的。

最辛苦的勞動力——板兒爺

以蹬平板三輪車為業的人,北京人稱之為板兒爺。

北京的各種「爺」

與佛教無關的危險營生兒——佛爺

與佛教無關而稱佛爺的,除慈禧太后老佛爺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對於盜竊分子有多種稱謂:賊、小偷、扒手、小捋、三隻手、時公子、梁上君子,此外也叫:佛爺。——佛爺非指大盜,也不是小偷小摸,是比較寬泛地指:有點兒真功夫、外表得體、心理素質好、遇事泰然自若的賊界從業人員。

吃飯都堵不住嘴兒——侃爺

北京人管特別能說,說話不著邊際、誇張的人稱之為侃爺。

最享「艷福」的——花兒爺

「人如其名」,指的就是花花腸子,喜好沾花惹草,比較花心的男子的稱謂。同義的也叫「花兒匠」。但是更準確的說,花兒爺不是流氓,是善解風情還頗有女人緣,每每上手就有,他自己還志得意滿「不介意別人怎麼說」的風流之輩。

最傻的哥倆兒——二兒爺&帽兒爺

二兒爺:北京話就是指為人特別二的人(「二」是二百五「縮辭」);

帽兒爺:從「傻帽兒」一詞與「爺」字的結合,指傻不拉幾的人。略與二兒爺有少許區別。

北京話原版的「二」,與當下年輕人(包括女明星)所謂(或自詡)裝呆賣萌的「二」實在不同,您最好「二」字少出口,否則,您可就真的是二百五了。

北京話聽來簡單,說好卻沒那麼容易,您若不明白它「內涵」的深淺,保不齊「貽笑大方」是小事、得罪人捅婁子也說不定。

(來源:京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