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為什麼貴

2019-09-15   劉潤商學

商業評論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程志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561篇原創文章

在我們前天的文章《Costco引發的思考...》中,提到很多顧客為了購買茅台,又排起了長隊。

為什麼茅台這麼貴?

因為凡勃倫效應。

越貴越買,越買越貴。


2006年,我到貴陽開會。幾十位微軟技術中心的同事。

貴陽中心作為東道主,盛情款待了我們。

他們說,到貴州有三洗:去黃果樹洗肺,到遵義洗心,喝茅台洗胃。

所以,必須請我們喝茅台。

我不喝酒,但在盛情之下,還是用茅台洗了洗嘴唇。

但是,一位同行的資深「酒鬼」,喝了一口茅台,很疑惑。

他忍不住說:這不像是茅台。要不然這杯茅台就是假的,要不然我這輩子喝的茅台都是假的。

貴陽中心的同事說:這很正常。很多第一次來的人都這麼說。

為什麼?

茅台酒廠一年的產量是2萬噸,但市場上流通的茅台,有200萬噸。

也就是說,在公開市場上喝的茅台99%是假的。

資深「酒鬼」大驚失色。

那你怎麼知道,這瓶茅台就是真的呢?

貴陽中心說,作為合作夥伴,我們可以直接向茅台直采。而非常稀少的直采,必須由總經理簽字才能買得出來。

雖然我不喝酒,但還是被「國酒茅台」這種「把乙方做成甲方」的氣勢給震撼了。

酒與酒之間的成本差異很小,但是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差異巨大。

今天茅台已經據說3000元一瓶了。

是什麼支撐住了這個價格?品牌。

我就是喜歡,你別管;這酒是真好,你不懂。

只要消費者對你有了偏好,你就有防禦力極強的品牌壁壘。而巴拿馬金獎等等,都是構建品牌壁壘的磚石。

即使有100倍的假貨來蹭熱度、擾亂市場,但是這1%的真貨,都足以支撐這麼大一家上市公司。

而且,一旦有了明碼標價,並且稀缺,茅台就不再是僅僅用於消費的商品,更是可以用來流通的社交貨幣。

我請你吃飯。在酒桌上,我開了一瓶茅台。飯菜值多少錢你看不出來,但是這瓶酒值多少錢,不需要我多言了吧?

這就是社交貨幣。

我給你送禮。坐下來,我推來兩瓶茅台。你喝不喝不重要,我的心意到了。

我知道你一般不捨得喝,你會再送人。

就算真喝,你也會在最重要的場合,拿來做你的社交貨幣。

有明碼標價的貴,才更能成為社交貨幣。一旦成為社交貨幣,你就會越貴越買,越買越貴。

越貴越買,越買越貴,這就是凡勃倫效應。

我有個土豪朋友做工程,一個法官朋友做茶葉。

土豪朋友對法官朋友說:你的茶葉什麼都好,就是太便宜。你要把300元,直接標到30000元,我就買。不然送不出手。

所以,茅台必須貴。一旦便宜,就會崩潰。

我對貴陽中心的夥伴說:這個,那個,能幫我買一些茅台嗎?

他說:好啊,你要幾瓶?

我說:那就來兩箱吧。

我用當時市場價700元一瓶的價格,買了兩箱茅台,封存在家裡。

我的打算是,等小米長大,給他結婚辦婚禮用。

這就是:狀元紅。

現在這批狀元紅,一瓶3000元。

我後悔自己買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