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縣一些民工在揚州市寶應縣一家勞務公司辦理出國勞務手續,遭遇「黑中介」。11月13日,寶應縣政府表示,全力支持司法機關依法辦案、積極追贓,幫助這些群眾挽回損失,並立即在全縣開展出國勞務市場專項整治。
11日,省「政風熱線」曝光寶應「黑中介」。12日,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派員赴寶應督辦,要求該縣妥善處理此事,並規範當地出國勞務中介市場。記者隨督辦組在寶應縣採訪。
寶應縣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所長高維建介紹,今年7月,漣水民工龐衛勤等人報案,稱寶應縣順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勞務」)以去韓國務工為由,騙取他們每人一兩萬元「報名費」。公安機關偵查發現,順豐勞務法定代表人王某和涉嫌虛構韓國項目,騙取龐衛勤等39人68.35萬元。犯罪嫌疑人王某和對此供認不諱、認罪認罰。目前,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即將提起公訴。
寶應縣副縣長顧錫芳向督辦組表示,全力支持司法機關徹查王某和資金去向、資產狀況,盡力幫助受騙民工挽回損失。
龐衛勤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平時在漣水做木工,聽人介紹後,找到順豐勞務。此前,他曾通過北京一家企業辦理出國務工手續,在印度尼西亞打工半年。「也是別人介紹的。說實話,我也不太知道什麼渠道正規。」
這起涉嫌詐騙的「黑中介」案,讓出國勞務市場走到聚光燈下。
寶應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雍虹介紹,該縣有18家經營範圍包括「對外勞務合作經營」的企業,須在商務部門辦理許可,才能開展該經營活動。但這18家企業中,獲得商務部門許可的僅4家,其餘14家即俗稱的「有照無證」。
寶應是勞務輸出大縣,從事勞務服務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城區、涇河鎮。12日下午,記者在位於城區的東方數碼廣場2幢,看到二樓的揚州中和勞務有限公司、鼎順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都是鐵將軍把門,而此前的暗訪視頻中,它們都開門營業。
附近一棟樓內的寶應中航建築勞務有限公司,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包括「對外勞務合作經營」,營業執照上還註明「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該公司合伙人簡玉斌說,目前為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合作單位招出國務工人員,不收工人費用,只收合作單位的返利。
寶應縣商務局副局長傅紅軍承認,縣裡有一些無資質企業,為上海、北京等地有經營資質的「上家公司」組織出國務工人員。這些無資質企業,送出去多少人,商務部門並不掌握。
從事對外勞務合作經營的企業,應在商務部門取得資質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這些無資質企業的做法,是否合法合規?傅紅軍表示,它們應該有「上家公司」委託招工的合同,招攬的出國務工人員必須與「上家公司」簽合同,這些無資質企業也不得收出國務工人員費用。無資質公司應做到這3點,才可以充當「二道販子」的角色,且應在醒目位置張貼包含上述內容的《出國勞務須知》,並明確向出國務工者說明情況。他說,縣商務部門歡迎有出國務工意向的群眾諮詢。
該縣官方開設的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台,發布縣裡4家有資質企業的招工信息,幫助有需求的群眾與這4家企業對接。通過官方平台出國務工的,一年也就幾百人。「我們宣傳,只有這4家有資質,但民工以為我們給這4家做廣告。」傅紅軍很苦惱,「民工更相信熟人介紹,親戚朋友一帶就帶走一幫子。」
簡玉斌說,沒有去商務部門辦理許可,主要是因為拿出300萬元備用金比較吃力。
原來,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應繳存不低於300萬元的對外勞務合作風險處置備用金。督辦組負責人、省商務廳外經處處長陸堅立即向簡玉斌說明,備用金可以等額銀行保函的形式繳存,有資質企業每年可獲得2萬元備用金補貼。
陸堅介紹,江蘇目前有124家有資質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在蘇中、蘇北等對外勞務資源比較豐富的市縣,建立了31個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台,無償為勞務人員提供諮詢服務,接受報名、推薦有合適項目的經營公司。這些企業、平台的名單及聯繫方式,在江蘇省商務廳官網都可查詢到。此外,勞務人員登錄「江蘇省出國勞務管理與服務系統」,可直接與有權企業對接。 本報記者 徐冠英
來源:新華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KHBaG4BMH2_cNUg10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