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瓜果貨源「吃緊」,
地方農產品銷售遇困難。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為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
肇慶各縣市區頻頻出妙招,
讓農產品變「暢銷」。
愛心傳遞,3萬公斤紅薯賣完!
懷集縣是我市的農業大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縣部分農產品出現賣難問題。對此,從縣領導到鄉鎮負責人、駐村扶貧幹部等,全力幫助種植戶開拓銷路,當起了農產品「代言人」。最終,在他們幫助下,這些農產品變成了暢銷品,讓農戶樂開懷。
懷集縣連麥鎮蓮社村,種植出來的紅薯品質良好,廣受顧客青睞。但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堆積在倉庫的3萬公斤紅薯銷售渠道受阻,農戶辛苦一年的勞動成果,將會化成泡影。
對此,肇慶市委辦駐蓮社村第一書記葉子敬,第一時間聯繫了市供銷社,希望可以藉助平台銷售紅薯。市供銷社接到求助後,毫不猶豫地預訂了2萬公斤紅薯,並舉辦了義賣活動,廣泛發動消費者購買,並將「愛心紅薯」的信息發到朋友圈。市委辦公室食堂也率先採購2000多公斤。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帶貨」隊伍中來,不少人還義務當起紅薯「代言人」。在西江日報客戶端發起的「齊心戰'疫'八方助農」活動中,也為紅薯進行了推廣。(詳情請按回顧)僅兩天時間,便幫助農戶銷售了1000公斤紅薯。
消息傳開後,熱心市民紛紛行動起來,不少市民還發動小區業主認購,得到積極響應。更讓薯農感動的是,周邊村民聽到政府的號召後,先後來到村裡購買紅薯。最後,這3萬公斤紅薯全部賣完。
網絡加持,松茸脫銷
在懷集縣懷城街道辦揚名村,菇菌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黃托基統籌種植的15畝松茸共產出1萬餘公斤成品,由於餐飲店受疫情影響,暫停營業,姬松茸出現賣難問題。
圖源 大洋網
更心急的還有中山市西區對口幫扶揚名村的第一書記肖光永等人,菇菌種植試驗基地產業脫貧項目是他們與揚名村合作建起的。
駐縣組對此十分重視,一方面以新媒體手段和新媒體平台為突破口,採用圖文、視頻等形式,在微信等平台及時發布姬松茸銷售信息,號召大家踴躍購買;一方面動員各駐村工作隊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聯繫各商會、企業、社會團體或個人購買,使得銷路迅速被打開,1000公斤姬松茸在2天內銷售一空。後續產出的9000餘公斤的姬松茸也全部被預訂。
圖源 大洋網
幹部職工愛心認購農家雞
日前,德慶縣女副縣長安一寧在三八婦女節當天,用網上直播的方式,向全國人民推薦德慶富筍,同時通過試吃、講述農產品背後文化等方式展示富筍的特色,打開了新銷路。「我的富筍進了直播間後,網上下單一直不斷。」
德慶縣女副縣長安一寧通過網上直播,向全國人民推薦德慶富筍。視頻來源 央視三農 視頻剪輯 鄧巧芳
目前,
德慶縣首批富筍已通過網絡銷售200噸,
銷售價和往年持平,維持在10元/斤,
銷售量比去年同期還增長了1.5倍。
政府搭台,讓農產品迅速從田間到全國各地。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靜 攝
疫情之下,德慶除了富筍外,其他農產品也出現賣難的情況。縣政府和縣農業農村局在迅速摸清全縣扶貧農產品的銷售情況下,多渠道幫助貧困戶推銷,除了開直播間等網上銷售外,當地政府還發動縣直單位、鎮(街)幹部職工大力支持消費扶貧,幫助貧困戶渡過難關。
受疫情影響,德慶縣九市鎮洞寮村貧困戶石海榮飼養的130隻雞也出現了銷售難的情況,該縣農業農村局獲知情況後,立馬發動幹部職工認購,一天不到130隻雞便銷售一空,石海榮也笑開了花。
暢銷路送資金,農戶吃下「定心丸」
受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受阻,望著田間地頭的碩果纍纍,農戶臉上寫滿了愁容。正當農戶們一籌莫展時,鼎湖區各級政府部門主動作為,下沉基層,了解農戶需求,幫助對接產銷渠道,為農戶解決燃眉之急,使得農戶吃下了「定心丸」。
賣難萵筍全部認購
「多虧有政府及時幫忙,我的萵筍才有了銷路,否則只能爛在地里了。」
3月16日,鼎湖區蓮花鎮分界村村邊的萵筍種植地里,種植戶楊樂平見到記者後,道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表達對政府關心的感激。
駐村幹部在向楊樂平(左)了解情況。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娟 攝
鼎湖區蓮花鎮分界村村邊的萵筍種植地里,種植戶楊樂平告訴記者,他是湖北人,已大半年沒回老家。去年,楊樂平來到該村承包了近10畝土地種植萵筍和西瓜。勤勞肯干、有想法的他沒想到今年竟「栽」在了疫情面前。本期待春節期間萵筍有個好收成,無奈銷售無門。
正當他心急如焚時,鼎湖區蓮花鎮政府和鼎湖區供銷社及時下村走訪,了解農戶遇到的難題,在得知楊樂平的困境後,蓮花鎮政府積極發動鎮村幹部和村民認購,並與政府食堂承包方溝通,採取一周兩次採購的解決方法。
與此同時,鼎湖區供銷社把情況反映至市供銷社「菜籃子」配送中心,該中心馬上派人到現場查看,並當場與楊樂平簽訂購銷協議,將萵筍全部認購。
「我雖是外地人,但他們沒把我當外人,在我有困難時伸援手,讓我很感動很溫暖,我對在這裡發展農業充滿了信心。」
貸款「送」到田間地頭
蓮花鎮彭東洲村的蔬菜基地上,
種植戶關天許正在收割空心菜。
隨著運輸行業逐步恢復,市場需求量增多,關天許種植的空心菜每天都會被運往鼎湖、四會、佛山等市場進行售賣。
但在春節期間,蔬菜的銷售渠道受阻,只能眼看著一茬一茬蔬菜爛在地里。
鼎湖區供銷社工作人員梁傑楓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工作人員不但主動下沉基層,為農戶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還將農業金融服務送到田間地頭。了解到關天許的情況後,鼎湖區供銷社積極幫助他辦理無抵押、無擔保的「肇慶供銷e貸」。
根據關天許的實際情況,他將獲得6萬元的貸款。「等拿到貸款,我計劃挖好溝渠,做好噴淋系統等。」關天許說,有政策、有資金保障,他相信農業發展會越來越好。
關天許說貸款一到就疏通好溝渠。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娟 攝
搭平台開通道 高要家禽銷售暢
高要區受疫情影響,
出現家禽銷售積壓等狀況。
「政府部門第一時間解決銷售通道暢通問題,真是『及時雨』。」高要區白諸鎮聯興家禽技術合作社負責人莫德榮跟記者說道。
聯興家禽技術合作社存欄肉雞90萬羽,疫情期間,周邊主要道路設卡,外地車輛難以進入村莊和到達養殖場採購肉雞。飼料運不進來,肉雞銷售不出去,這兩個通道不通,就是把養殖戶命脈卡住。
2月3日,莫德榮將情況反饋給上級農牧部門。區畜牧獸醫局在兩天時間內打通養殖戶飼料進貨和家禽出售渠道。
相關部門指導莫德榮辦理相關車輛運輸通行證。一旦肉雞出欄,他將綠色通道二維碼發送給貨車司機,司機只需掃碼就能暢通無阻地到達養殖場取貨。
銷售渠道暢通,莫德榮養殖場快速出貨,截至目前已經銷售80萬羽肉雞。相比疫情期間每公斤2元的價格,如今肉雞價格已經回升到每公斤8到9元。
肇慶上下一心,
從縣領導到鄉鎮負責人、駐村扶貧幹部等,
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
全力幫助種植戶開拓銷路。
讓平台更廣、銷路更暢,
農民們紛紛愁容漸開,
用笑容迎接辛勤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