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哪來的?」
似乎是所有家長都逃避不了的一個問題,有的家長會用玩笑的方式回答孩子,還有的家長則會認真向孩子科普,一五一十地告訴孩子生命孕育的過程。
面對家長給出的不同答案孩子自然會有不同的反應,然而一個三歲的寶寶在知道自己的出生方式後,居然抑制不住地大哭了起來。
四川涼山一位三歲的小朋友因為一個視頻在網友們中間「火」起來了,視頻中的他哇哇大哭,眼淚一滴滴地往下掉,一副傷心難過的小表情。
之所以這個寶寶會如此傷心,還要從視頻的拍攝者——這位寶寶的媽媽說起。
這天這位寶媽正像往常一樣在家照顧自己三歲的孩子,忽然孩子指著寶媽的肚皮問這塊傷疤是怎麼來的。無意隱瞞的寶媽告訴了孩子這是剖腹產的傷疤,為了生下她才留下的。
出乎寶媽意料的是寶寶的眼淚立即大顆大顆地掉了下來,邊哭還邊喊著:
「媽媽,我不知道你的肚子疼。」
寶寶心疼自己媽媽的場面非常暖心。
當寶媽繼續向孩子解釋說她就是從肚子裡出來的時候,寶寶嚎啕大哭著喊不,仿佛無法接受這件事一樣,感到非常的自責。
看著寶寶大哭流涕的樣子,寶媽感覺寶寶的反應很溫暖,於是就將孩子的這一舉動拍成視頻上傳到了社交網站上。
廣大網友們看到視頻後紛紛點贊,並表示這個寶寶實在太暖心了,真是媽媽的小棉襖。
不得不說的是四川涼山的這位萌娃才三歲就懂得心疼自己的媽媽,真的非常「懂事」,給人感覺很溫暖。
多對孩子講道理
作為孩子的家長,教給孩子各種做人的道理是應盡的責任。
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多對孩子講解一些做人的道德規範,為孩子灌輸美好品德對於人的重要性,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將父母所講的一些做人的道理作為自己平時的行為準則。
傾聽孩子的心事
與大人一樣,孩子們雖然年紀小比較單純,但是也有自己的心事,家長可以多傾聽孩子的心事,幫助孩子解決他們平時遇到的小問題。
而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孩子看來家長很「懂事」,受到家長的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也會變得更加「懂事」。
不對孩子溺愛
父母親關愛自己的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當這份關愛「過度」時,反而會違背家長的初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讓自己的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去照顧身邊人的感受。
而這樣的孩子自然稱不上「懂事」,所以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在這方面一定要多多注意。
讓孩子成為自己溫暖的「小棉襖」是每一位家長的願望,而孩子是否足夠貼心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平時儘量多與孩子交流,引導他成為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今日話題:你覺得家長怎樣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加「懂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