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魚油」?「魚肝油」?聽起來差不多啊……大夫說讓補啥來著?維生素D?看這個廣告,吃魚油就行!魚油也差不多吧?是不是?
……
有這樣疑惑的家長,小編還真見過不少!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育學園高級營養專家賈梅老師的講解,魚油、魚肝油,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賈梅現任育學園高級營養顧問、中國營養學會首批註冊營養師、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營養專委會副主委,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曾在首都兒科研究所做過兒科醫生。
魚油、魚肝油,來自同族,一字之差,但可不是一個東西!
01 魚肝油(cod liver oil)
提取部位:魚類肝臟
狹義的魚肝油是從鯊魚、鱈魚等海魚類肝臟提煉出來的油脂;廣義的魚肝油還包括鯨、海豹等海獸的肝油。
但是不管定義的範圍,總之,魚肝油是來自大的海魚的魚肝裡面的油脂。
所含成分與功效
- 成分:魚肝油的主要營養價值在於含有脂溶性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
- 功效:對兒童的視力發育、免疫功能的發育、骨骼牙齒的生長、佝僂病的預防和治療等有重要作用。
為什麼醫生會要求孩子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一方面孩子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這些營養素的相對需求較多;另一方面,孩子的膳食結構較為單一(維生素A多來自深橙色、深綠色的食物),陽光照射不充足(維生素D稱為「陽光營養素」),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生長需要。
基於以上兩點,醫生會建議補充維生素D及維生素A製劑等,以改善這些維生素的缺乏。
儘管魚肝油的確也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補充劑,但由於魚肝油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比例一般相差較大,甚至達到10:1的比例。
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想靠魚肝油給孩子補充維D,那一同吃下去的維A量就很可能會超標,因此,育學園建議家長最好給孩子吃專門的維D製劑,而不是魚肝油。
知識卡片:維生素D補到幾歲?補多少?
1. 寶寶在出生15天後就可以補充維生素D了。
2. 1歲以內,每天一共補充400IU(或10μg); 1歲以上,每天補充600IU(或15μg)。
其中,IU是「國際單位」,μg是「微克」。1微克=40國際單位。
3.決定補到幾歲的,是孩子的飲食結構。
2歲以內的寶寶,儘量持續補充維生素D。
於2歲以後的寶寶,如果不挑食,吃的含維生素D的食物較多,比如說脂肪高的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奶酪等,經常外出運動曬太陽,就不用補充維生素D了;
但如果寶寶只吃米麵、蔬菜,不愛吃魚、肉,不愛運動,那就需要繼續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600IU都可以。
02 魚油(fish oil)
提取部位:深海魚肉
魚油特指富含EPA(二十碳五稀酸)、DHA(二十二碳六稀酸)的魚體內的油脂。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魚的脂肪都含豐富的EPA、DHA,只有寒冷的深海里的魚,比如三文魚、沙丁魚等深海大肥魚的體內脂肪中EPA、DHA含量相對較高,因此很多魚油產品還會特別標出是深海魚油。
魚油,是魚肉里脂肪中的油脂。
所含成分與功效
- 成分:EPA、DHA。
- 功效:適當補充EPA具有調節血脂粘稠度、減少血栓風險、保護心血管的作用;DHA有促進小寶寶大腦發育和視網膜發育的重要作用。
有時候醫生也會建議需要的老人吃魚油,其實也正是因為EPA的調節血脂的作用。
而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們更關心的是DHA的攝入。
其實,DHA作為人體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本身可以通過膳食中的必需脂肪酸自身合成,也可以直接來源於母乳、油脂、深海魚、雞蛋等。
因此,只要飲食均衡,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DHA製劑,更別說是魚油了。
知識卡片:DHA怎麼補?
1.對於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母乳是DHA最好的來源。
2.配方粉喂養的寶寶,可以選擇其他食材進行補充,比如:
深海魚類:鮪魚、三文魚、鮭魚、沙丁魚、金槍魚、黃花魚、秋刀魚、鱔魚、帶魚等;
海藻類:紫菜、裙帶菜、海帶、裙帶菜、龍鬚菜等;
其他:蝦、蟹、貝類、蛋黃、含DHA的孕婦奶粉等。
3.吃魚的時候,在烹飪手法上要多加註意,因為DHA主要存在於魚的脂肪中,所以要最大限度保留魚肉中的脂肪成分。
不同烹飪方式保留魚肉中DHA含量由高到低分別是蒸>燉>烤>炸。
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儘量蒸魚吃,但是最好不要炸魚。因為在烤魚的過程中,魚的脂肪流失的最快。
4.這些情況下才需要添加DHA製劑:
- 孕吐嚴重的准媽媽;
- 不喜歡吃魚或者素食主義的哺乳期媽媽;
- 2歲以後不喜歡吃魚的挑食寶寶;
最後來總結一下:
如果你看完文章,還是擔心記不住,那麼,保存圖片,隨時都能參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