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出新高度!五原一農民在家裡造出遊樂場

2020-02-05   杭後新聞

這個因為疫情不能出門的春節,很多人閒在家裡無所事事,除了做飯吃就是睡覺。五原縣復興鎮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卻別出新裁,自製家庭遊樂場,舉辦家庭聯歡會,文體活動一項不少,宅家「宅」出了新高度。

2月3日上午,記者走進復興鎮民生三組劉貴喜家。乾乾淨淨的農家院裡,滿院歡聲笑語,劉貴喜的三個孫子、孫女在旋轉木馬、蹺蹺板、鞦韆上玩耍,玩會兒這個,再玩會兒那個,一會兒又玩起了投籃,玩得滿頭冒汗。

這些遊樂設施,都是58歲的劉貴喜自己動手製作的。仔細看,旋轉木馬是把一個輪胎固定在鐵制底座上用來旋轉,上面焊上了三角架,又固定了座椅。鞦韆和蹺蹺板要簡單一些,籃球架還是能調節高度的,籃板是木板,籃框是購物的網袋。

大孫子玩完投籃,小孫子要玩,劉貴喜和兒子劉曉明小心翼翼地把籃球架放倒,把有籃框的一節擰開取下,再放入鐵桿下面的固定處,「籃框」瞬間矮了一截。小孫子和孫女開心地比賽起了投籃。

劉貴喜年輕時候做過木匠,家裡有做木匠的工具。「因為疫情,回家過年的孩子們哪也走不了。我們給國家做不了什麼貢獻,就聽話每天在家不出門。我看見孫子、孫女沒個耍上的,初三那天就琢磨的給做了個籃球架,做了一天,全是就地取材,缺材料就滿家找。」劉貴喜告訴記者。

籃球架做好以後,9歲的大孫子嫌矮、5歲的小孫子和孫女又嫌高,劉貴喜想辦法把籃球架改裝成了能改變高度的,這回,孩子們都玩開心了。過了兩天,小孫子說想玩旋轉木馬。劉貴喜又開動腦筋,陸續給做了旋轉木馬、蹺蹺板、鞦韆。

劉貴喜的大兒媳楊曉霞告訴記者,公公心靈手巧。自從有了院裡的玩具,這幾天孩子們寫會兒作業就到院裡玩,又玩得高興又鍛鍊身體,不再抱著手機、看電視了。她把孩子們玩的視頻發在朋友圈裡,朋友們都又驚奇又羨慕,有朋友說「我們咋沒這麼勤快的爺爺」。

節假日全家人聚在一起,還愛舉辦家庭聯歡會。初四那天,她把家裡家庭聯歡會的視頻發在朋友圈,又引發朋友們一波點贊加熱評。「我爸我媽都愛唱歌,平時就玩全民K歌,我老公是做婚慶禮儀的,他和我兒子都會拉馬頭琴,我侄兒唱歌、我女兒跳舞,家庭聯歡會其樂融融。尤其這個春節,舉辦家庭聯歡會的快樂沖淡了疫情帶來的壓抑。我們自得其樂,不出門,不給國家添麻煩。」楊曉霞說。

調皮的小孫子又喊著想玩滑梯,劉貴喜告訴他,家裡沒材料,出不了門買不上,這回爺爺可給你做不了了。天氣暖和起來,劉貴喜又開著三輪,拉著孩子們和自製的冰車,到雪地里去滑雪。

評論:

宅出健康,宅出情趣

楊志利

這個出不了門的春節,關於「宅家」的段子一個接一個,有人感嘆「終於過上了豬的生活,才明白豬也不容易」,有人數清楚了廁所瓷磚多少塊,家裡大米還剩多少粒,還有人能同狗狗感同身受「我現在終於懂狗的心態了,我也很想出去溜溜」……

不論如何,疫情期間,沒有防控任務的普通老百姓,還是要乖乖宅在家,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阻斷疫情傳播。

像劉貴喜一家,就地取材自製的「遊樂場」,也帶給孩子們無窮的樂趣,讓孩子們在遊樂中鍛鍊了身體,遠離了手機電視;全家齊上陣吹拉彈唱的家庭聯歡會,沖淡了疫情帶來的壓抑,讓家庭氣氛其樂融融。

城裡沒有場地做遊樂場,可以在網上學習,跳個健身操、健身舞之類,讓孩子做下廣播體操,舒展筋骨,強身健體。有文藝細胞的,不妨試著也開下家庭聯歡會。

宅在家裡的春節,祝願大家都宅出健康,宅出情趣。

巴彥淖爾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志利/文

胡東育/圖 閆巍/視頻

編輯 楊雅康 校對 喬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