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聽牛老師歷史閒談~
在中國的歷史上,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官渡之戰給曹操平定北方奠定了基礎,曹操平定北方之後,便立即開始了向南進攻的準備。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曹操在赤壁之戰中並沒有戰敗。整個赤壁之戰,曹孫劉三家都是勝利者,這是一場皆大歡喜的戰爭。
孫劉聯軍取得勝利是公認的。說曹操是勝利者也可以說明。赤壁遭遇戰放在整個戰役中來看,只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失利而已,不能因此就否認曹操收降劉琮、驅逐劉備、據江陵、割荊州這一系列重大的勝利。曹操將南下荊州做為一生最得意的幾次軍事行動之一,甚至可以和官渡之戰相提並論。而有這一觀點的並非曹操一人,蔣濟稱"荊州交臂,威震天下",可見當世之人並不太看重曹操在赤壁的失敗,倒是極為震服曹操南下的巨大影響。對此,蔣濟感到非常自豪並做詩。如果曹操真的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誰還有心去做事欣賞。相信蔣濟也不敢這麼寫了。
戰爭最後的結局 ,曹仁雖然從江陵撤退到襄陽,但北部荊州的"江夏、南陽、襄陽、南鄉、新城、上庸、魏興"七郡,卻為曹操所得,曹操達到了分荊割益的戰略目標。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以後,正因為曹魏擁有了荊襄,猶如在吳蜀間打進一根楔子,形成了所謂"東至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祈山"的軍事格局。曹操擁有的襄陽,既是進入中原的門戶,又是掃蕩南方的據點,戰略意義重大。
雖然在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北伐時,關羽直撲襄陽水淹了于禁七軍,一時威震華夏,但關羽的大軍還是被曹操據襄陽擋住了。也從此,孫劉也都無法越過襄陽北圖。晉太康元年,晉武帝司馬炎派步騎20餘萬分五路大軍大舉罰吳,其中的一路由杜預率領的荊州軍,從襄陽出發,順著魏武曹操當年追趕劉備的路線,直下江陵,對於迅速摧毀孫吳政權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僅從曹操奪得襄陽數郡的意義來看,他在赤壁這場大戰役中是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的。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著名的一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江河作戰。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對抗曹操,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三方各有優勢,開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所以赤壁之戰曹操並沒有失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7B7GW8BMH2_cNUgjL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