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6期文化產業評論
劇本殺市場一片向好,影視圈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好機會。《慶餘年》《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早已步入劇本殺改編的路途,閱文旗下的《全職高手》《鬼吹燈2》也已蓄勢待發。同時,劇本殺圈也不甘落後,一些知名的劇本殺作品也開始籌備影視化,比如呼聲較高的《年輪》。和影視圈的跨圈合作給劇本殺帶來是更大的機遇還是更強的挑戰?劇本殺和影視劇的互改該看好嗎?
作者|郭雪梅 (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彭曉儀
來源|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4064計字 | 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劇本殺是門好生意嗎?
答案明顯是的。有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劇本殺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元,儘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劇本殺市場規模仍以7%的增幅增至117.4億元。截至2020年年底,劇本殺在全國的線下店也已超過3萬家。
劇本殺作為一種線下娛樂方式,其流行程度已大大超越狼人殺等桌面遊戲。有報告顯示,2018年,劇本殺的核心用戶還局限於30歲左右、喜愛懸疑推理的上班族,而到了2021年,整體核心用戶有60%是在校學生。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有人甚至提出了 「劇本殺是當代年輕人社交娛樂新潮流」的說法。越來越年輕的劇本殺如何繼續發展和擴張?影視行業先做出了回答。
跨界進軍
作為劇本殺圈「神級」製作的五人本《年輪》今年年初吹響了跨界進軍的第一聲號角。在「撥雲見鷺」第一屆廈門市尾牙劇本殺展覽會上,北京超自然力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布即將開發這部爆款劇本殺作品,預計呈現為網絡互動劇。
當然,除了劇本殺影視化的動向之外,影視圈對於劇本殺市場也分外「眼紅」。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對當下有此舉措的影視劇進行統計(不完全)發現,國內已有8部影視作品被改編成劇本殺,另有《世間有她》《全職高手》《鬼吹燈2》《凡人修仙傳》《餘罪》等知名影視劇正在開發。
無論是影視劇劇本殺化,還是劇本殺影視化,兩者對於各自行業的內容製作其實都是一次大輸血。
對於影視劇劇本殺化而言,影視劇改編讓其有更多優質的劇本殺劇本。眾所周知,劇本殺最早起源於一款名叫做謀殺之謎的遊戲,玩家需要扮演劇本中的角色,在不斷的調查和推理中尋找到玩家扮演角色中的兇手。
因為原始所帶有的懸疑推理的內容特性,一般每個劇本只能玩一次,一旦玩過之後,就只能換新的劇本,所以劇本殺常常被稱為「一生只玩一次的遊戲」。由此也可見,在劇本殺市場中,源源不斷的劇本是剛需。
另外,在當下劇本良莠不齊、爭議頗多的劇本殺行業,背靠大IP的影視劇改編本也會為劇本殺行業帶來更多正向關注。一方面, 改編後的劇本具有更高知名度、引發新的用戶「入圈」;另一方面, 劇本殺化的影視作品還能延續IP熱度,不斷創造收益。
更關鍵的一點是,由於影視作品強調主配角之分,觀看過程中人們只能帶入擁有光環的主角身份,體驗感單一、缺少對故事立體的感受。
改編成劇本殺作品後,因為其遊戲對於角色分配平衡的要求,它給予每個玩家所飾演的角色一個完整的故事,補充了在影視劇中的單一感受,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原影視作品的故事,使得整個IP敘事更加完整。
對於劇本殺影視化,其改編則體現了更多優勢。一方面,強調線下社交體驗的劇本殺為了能夠吸引用戶購買體驗,劇本、場景、角色設置都極其強調沉浸感,而影視化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從觀感上創造沉浸體驗,因此好的劇本殺天然為影視化做好了準備。
《明星大偵探》
另一方面, 劇本殺編劇在創作劇本時並非傳統的面向投資方,而是面向消費者,這使得整個劇本更加貼近真實用戶的需求。並且,由於劇本殺的劇本已經先在玩家手中得到「測驗」,大範圍排除了改編影視劇時劇本bug眾多的問題,其影視化後的故事是可期的。
就像去年由郭濤、楊子姍主演的都市女性懸疑劇《摩天大樓》一樣,前10集的敘事借鑑了劇本殺的邏輯,創意的使用讓這部劇在觀眾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網劇《摩天大樓》,以摩天大樓里10個人的視角,既是還原鐘美寶自殺案的背後隱情,也揭露了鍾美寶家庭的悲劇故事。
由此可見,劇本殺影視化的路徑其實不僅僅給予了劇本和內容質量上的保障,在某種程度上還促使編劇們融合更多新元素、講好新故事。
道阻且長
其實,縱觀近幾年劇本殺跨界的作品,《明星大偵探》《名偵探學院》等綜藝節目是較為出色的成果。
一方面,本身的真人秀定位讓節目如同每個人在真實參與遊戲,還原了遊戲現場;另一方面,節目所做的創新嘗試(例如《明星大偵探第六季》每期都聚焦社會話題,並邀請專家學者給出相應建議)也常在可控範圍內,口碑稍跌也無傷大雅。
可是對於影視劇與劇本殺的互改而言,其都觸碰了作品的核心要件「劇本」,因此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極為慘重的「損失」,這不僅在於影響某部改編作品的口碑或盈利,更在於能影響內核——IP,其本質影響不容忽視。
而在今天,劇本殺和影視劇互改已成浪潮的態勢下,這樣的「不慎」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不確定性:熱門一定有市場?
前文提到,劇本殺最早起源於一部懸疑推理的遊戲,而一直以來,劇本殺的劇本設定大多也是懸疑推理。在遊戲當中,它既能迅速吊起玩家的興趣進入狀態,又能在現實中完成飾演「福爾摩斯」的夢想、體驗當偵探的爽感。
就像稍早的《年輪》《第二十二條校規》《蠱魂鈴》等劇本殺,它們的核心關鍵詞也基本符合最初的劇本殺設定:懸疑、推理和恐怖。而伴隨著年輕用戶的入場,尤其是年輕女性用戶,使得在劇本殺里少有的情感本、歡樂本逐漸占據上風。
今年3月19日,淘寶在官微上發布了有關劇本殺的一個熱度排行榜,肉眼可見的是,熱門的10本劇本殺中有7本是情感本,懸疑恐怖的熱門劇本占比很小。
淘寶劇本殺熱度排行榜
而同時是3月進行調研的統計報告,艾瑞諮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中卻顯示,不管是男性玩家還是女性玩家,燒腦推理本都遠超其他兩種類型,分別為45.4%和56.9%。
《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這兩者出現的矛盾,在央視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中,知名劇本殺作者白小鹿曾有所說明。如今,情感本的暢銷和年輕女玩家的增多相關,她們常常會在玩完後身臨其境地大哭,而這樣的共情心理則讓她們更願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感觸。但恰恰相反,懸疑推理本愛好者實際上最牴觸分享或者測評,多說一句就是劇透。
因此,在進行劇本殺影視劇化的選本過程中, 是要去吸引年輕女性玩家二次消費,還是試圖轉化懸疑推理類劇本殺迷,這是一個需要在未來更多改編作品出現後才能知道的答案。
當然,這樣的不確定性已經體現在已有影視劇劇本殺改編中,從《成化十四年》《赤狐書生》《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十日遊戲》等改編劇本殺作品中可以看到, 如今的影視劇改編內容還比較單一,懸疑推理占主體。
在去年愛奇藝「迷霧劇場」推出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幾部高口碑懸疑之作之後,懸疑推理類劇集已成為了各大視頻網站的「香餑餑」。
無疑,影視劇改編劇本殺的風向也基本呈現這樣的特徵。但是事實表現出,《唐人街探案3》和《刺殺小說家》這類知名度極高的推理類影視改編,最後產生的效果卻不是特別好。
淘寶數據
在用戶觀影或追劇之後,影視劇改編為劇本殺面臨的挑戰是:部分劇透後的作品是否有人還願意買單,尤其是知名影視作品。如果改編效果不佳,一來體驗劇本殺體驗沒做好,二來毀原作變成必然。因此,熱門影視作品的改編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有好效果。
劇本套路化:爆款能被複製嗎?
正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劇本殺市場一樣,由於火爆和流行,它已經開始步入越漸成熟的商業化路途,尤其是劇本殺的編劇們,現在已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優質劇本內容來源。
而成熟和統一的市場機制必然會用一系列指標來圈定劇本殺劇本的好壞,所謂劇本殺翻台率就是重要的指標之一。而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更快的產出,劇本殺的創作也必然走向人物臉譜化和劇情同質化的路徑。
再加上推理懸疑本身存在套路,有些劇本殺劇本甚至還是濃縮影視和小說之後的產物,其改編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芒果TV「大芒計劃」對於劇本殺劇本的徵集要求基本涵蓋了流行的劇本類型
而像《慶餘年》這部影視劇作品,雖然改編成劇本殺後口碑不錯,但其「古風」「推理」的改編風並沒有帶動《成化十四年》《赤狐書生》這幾部IP的改編製作。
由此可見,在劇本殺和影視劇互改的過程中,或許IP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是否符合了各自受眾群的喜愛和認可。
影視劇劇本強調觀感,劇本殺遊戲強調代入感、沉浸感,在角色視角轉換和故事立體完整度上,兩者又有極大的區別。而當我們談及改編時,如果失去了原作的味道,就算改編成功了,我們還會願意稱它們為劇本殺(影視劇)改編的作品嗎?
結語
劇本殺產業火熱,有人暴利百萬,但其也有著殘酷的一面。今年4月,閒魚上以「倒閉了」為理由轉賣劇本、道具、門店桌椅等劇本殺商品的數量較3月增長了110%。
時間一過5年 ,2016年開播的《飯局的誘惑》和曾風極一時的狼人殺遊戲逐步走入歷史,同年播出的《明星大偵探》光環卻與日俱增,但已經6季的「明偵」最終還是稍顯疲態。影視劇和劇本殺的「跨界合作」能夠保留劇本殺的熱度,讓它逐步發展壯大而非狼人殺式的落敗,這還需要時間等待。
話題互動
您對劇本殺影視化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郭雪梅打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 者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