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高速發展依靠的是什麼?取決於這幾點

2019-07-18     喜馬拉雅

來源|喜馬拉雅APP陸銘的精品課《經濟學名師陸銘:中國經濟72講》

編輯|何嬙

南京,華東的咽喉南北的節點。南京實在是一個非常有名,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用來理解地理經濟條件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影響。

南京的地理位置

首先,南京是長三角城市群內部一個非常重要的次中心,跟杭州一樣。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叫華東的咽喉。同時特別值得大家引起重視的是南京是長江沿線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

最近這段時間,中國在打造長江下游的深水航線,現在5萬噸的輪船可以直接駛往南京,而10萬噸級的輪船可以減載,一樣可以停靠在南京港口。

與此同時,南京還位於中國南北大通道京滬線上面,不管是高速公路,還是鐵路,還是最近這些年發展起來的高鐵,京滬線都經過了南京。使得南京成為京滬線上最為重要的節點城市之一,這個良好的地理位置幾乎是無可替代的。

也就是說它處在京滬線和長江水道的交界點上。那麼大家一定會問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面,江蘇內部似乎是蘇州的發展更加好一些,而南京似乎並不是那麼搶眼,這又是為什麼?

南京發展的優勢在哪?

其實理解蘇州的發展和理解南京發展,不妨對照著看。以前中國整體上經濟處在製造業發展的一個飛速發展階段上,而蘇州又緊鄰上海,同時在改革開放早期,蘇州成立了新加坡工業園,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蘇州的發展是通過蘇州的新區,特別是新加坡工業園來帶動的。

而蘇州的新區緊鄰著上海。其實大家不妨把蘇州的發展,特別是蘇州新區的發展,作為上海都市圈的一個部分來理解。如果把蘇州的發展和上海都市圈的發展聯繫在一起來看待的話,那麼南京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長三角城市群當中的次中心地位就非常清楚了。

那麼南京和蘇州相比較而言,其實也代表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每個城市優勢的不同。在早期製造業發展比較快速的時期,蘇州發展的確非常搶眼,而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進入到後工業化階段,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逐漸熱門起來。

比如說網際網路、高科技、教育和文化產業,借著這股新的趨勢,最近這些年南京的發展在新科技網際網路領域的表現就非常好,增長的勢頭也非常快。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規模以上的網際網路企業,南京要占到整個江蘇省的一半以上,也恰恰是因為在網際網路領域表現的比較搶眼。如果整體上來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數量,南京也要占到全省的第一。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南京的高校資源了。如果大家去把南京和中國其他的城市去做一個橫向的比較,不難發現南京的高校資源條件非常好,在全國也實際上可以排到位居前幾位的。但是略有遺憾的是,似乎南京的高校資源的優勢並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

可以這麼說,以南京目前在科技方面的表現和教育方面的表現,恐怕跟它擁有的教育資源的總數,以及它所實現的高科技發展的這樣的一個地位,還有一定的差距。

從城市的發展角度來講,中國的一些大城市,特別是一些省會級的城市,都面臨著城市規模進一步加大的這樣一個趨勢。這個跟經濟發展當中的另外一個規律又有關係。

南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事實上馬鞍山和南京的緊鄰程度和經濟上的來往密切程度要遠遠超過馬鞍山跟合肥之間。不得不承認,省界還是阻隔了南京和馬鞍山。

從經濟地理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城市被省的邊界包圍著,而同時它又是一個省的省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城市。

這個時候省的邊界和長江所形成的包圍圈,再加上東邊的山地,不管是對於南京來講,還是對於整個區域經濟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屏障和阻礙作用。

所以,從地理的角度來講,南京未來的發展恐怕必須要往南走。而在這個戰略當中,就需要江蘇和安徽攜手合作,想明白城市經濟發展的一些經濟規律和道理,打破省界對於南京發展的限制。會對南京的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力。

關於主播:

陸銘,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陸銘教授將經濟學的思維運用於中國的現實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觀經濟的方法論,幫助你理解中國經濟的現狀和趨勢,從而把握時代發展的機會,更理性地作出各種決策。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u3JFWwBmyVoG_1ZWzhu.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