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鹼性直接影響作物產量高低!如何判斷土壤酸鹼度?

2019-10-19     種地人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種地人!今天我們聊聊土壤酸鹼性知識。

土壤pH就是指土壤的酸鹼度。酸鹼度的量程為0至14,依據pH從小到大分別為酸性、中性和鹼性,pH值為7時則表示土壤呈中性反應,小於7為酸性,而大於7則為鹼性。土壤過酸或過鹼作物都無法健康成長。所以土壤酸鹼度相當重要!

土壤有酸性鹼性和中性!

大多數作物一般都適宜在中性土壤環境生長。反之則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下圖


土壤酸鹼度就是指土壤ph值。植物可在很寬的範圍內正常生長,但各種植物有自己適宜的pH。比如蘋果的土壤pH 值適宜範圍為 5.3~8.2,最適範圍為 5.4~6.8。當土壤pH值超出最適範圍,隨著pH值的增大或減小,植物生長受阻,發育遲緩。大多數植物在pH>9.0或<2.5的情況下都難以生長。

土壤酸鹼度與地下害蟲的關係!

(1)地下害蟲往往要求一定範圍的pH環境條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龜子喜鹼;

(2)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pH值範圍內發作,如悴倒病往往在鹼性和中性土壤上發生。

土壤酸鹼度對於營養元素的影響!

(1)氮在6-8時有效性較高,是由於在小於6時,固氮菌活動降低,而大於8時,硝化作用受到抑制;

(2)磷在6.5-7.5時有效性較高,由於在小於6.5時,易形成磷酸鐵、磷酸鋁,有效性降低,在高於7.5時,則易形成磷酸二氫鈣;

(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鉀、鈣、鎂容易流失,導致這些元素缺乏。在pH高於8.5時,土壤鈉離子增加,鈣、鎂離子被取代形成碳酸鹽沉澱,因此鈣、鎂的有效性在pH6-8時最好;

(4)鐵、錳、銅、鋅、鈷五種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鉬酸鹽不溶於酸而溶於鹼,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鹽在pH5-7.5時有效性較好。

如何判斷土壤酸鹼度?

第一種就是用肉眼觀察:

酸性土壤:腐殖質含量多呈黑褐色,土層肥厚,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較強,抓在手裡較為鬆軟,濕潤土不易握成塊,地表澆水不冒白泡、水面渾濁,能夠很快滲透入地下土壤,翻挖土時較為輕鬆。

鹼性土壤:在顏色上多為淺黃白色,土層偏薄,土質偏硬,透水透氣性能差,抓在手裡相對比較很有硬實感,濕潤土容易握成團板結且鬆手後不易散開,在地表澆水常冒白泡沫,水面不犯渾且向地下土壤滲透較慢,翻挖土很那挖動或十分吃力。

特點: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鹼性土壤顏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鹼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色的鹽鹼。

第二種方法就是利用測土儀器直接測量土壤酸鹼度。這種方法就相對比較精準。好一點的測土儀器還能測量土壤各種養分含量以及金屬含量等。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嘗試這種方式。準確的土壤數據對於改土施肥都是不錯的參考。

以上對於土壤酸鹼度的知識就說這麼多,供大家參考!感謝關注種地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s_M720BMH2_cNUgHp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