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談到充滿80、90後青春少年回憶的地方,山西路一定是榜上有名的!
當時間退回到20年前,繁華的山西路上,吃喝玩樂加學習,可以承包年輕人的一整天。
那些年光陰的故事,好像都從山西路開始…
1
當年作為祖國嫩得出水的花骨朵,去山西路一定是因為學習。
周末坐上22路,自(bei)願(po)來青少年宮上「興趣班」,那時候總能碰到穿小白鞋學舞蹈的女孩,背著吉他路過的帥氣少年。
假期里就會去書店逛逛,喜歡安靜的去新華書店少兒書店看書,常常一待就是一天。
喜歡淘書的去長三角,練習冊,教輔書,全城就屬這裡的,又齊全又便宜。
說是來學習的,其實也是從那時候起,我們開始看上了言情小說和雜誌。
三毛、亦舒、郭敬明、韓寒,當然還有《漫友》、《知音》、《譯林》和《男生女生》。
除了學習,這裡還承載滿滿的快樂。青春劇場的電影就是那時候小孩子的快樂源泉,《獅子王》、《大鬧天宮》,每個都讓人記憶猶新。
還有劇院旁的肯德基,歡天喜地的點上一份兒童套餐,收集齊肯德基的所有玩具,是當時大多數孩子的夢想。
而且只有考上100分,才能既吃肯德基又看青春劇場的電影。
2
那個時候如果和媽媽一起去山西路,那就是大採購的開始,不用問,十有八九會去布布布布布布布布布布城 。
能準確的說出十個布,這是南京小杆子會說rap的自我修養。
除了面料城,媽媽們逛起街來,各大商場的也是手到擒來。山百、太平洋帶上隔壁湖南路商場以及蘇寧環球,一圈走下來還不帶累的。
好像這裡的東西一直都在大減價,永遠有試不完的衣服和鞋子。
還好除了逛街買衣服,媽媽也沒忘記自己孩子。還會去軍人俱樂部里的有著大大大招牌的丹陽眼鏡城,配便宜又時髦的眼鏡。
或者到山西路電子商城、五星電器買上一部結實耐用的諾基亞小爪機,步步高復讀機、mp3以及隨身聽。
一天走下來的累,能撫慰幼小心靈只有食物了。
湖南路商場對面1塊錢1串的天嘗裡脊了,拿著小白紙焦急的等待著油鍋里現炸的裡脊肉的場景,每次都在上演。
還要去買鞋城1樓的麻辣海帶串,也是1塊錢1串,那時候一天的快樂啊,2塊錢就能買到啦!
原來的麻辣海帶串位置
3
那時候作為新生代的文藝小青年,一旦沒有媽媽和學習的束縛。來山西路當然是可勁玩了。
和平影院、長城溜冰場、光陽KTV,山西路廣場的水墨電影,從白天到黑夜,玩一天都不帶累的。
和平影院應該是南京數一數二的老電影院了,新上映的電影學生證也可以打半折,南京就它和夫子廟的有通宵電影,總之就是很划算。
有時看恐怖片,有時看愛情片,當然來看電影的多數是情侶,可那時候只要電影好看,誰還管小情侶。
除了看電影,還喜歡去長城滑冰,交押金,換鞋子,滑進場子就開始炫技,雖然滑飛過眼鏡,壓壞過手機,卻依舊熱愛這裡。
一圈一圈的滑下來,仿佛只要音樂不停,燈光不亮,我們的青春就永不散場。
中午還能去光陽LTV唱歌,老式的點歌機、稚嫩的歌喉,苦澀的沙,吹痛臉龐的感覺…
唱著唱著,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
除了這些日常玩樂,更期待的就是每周的周六了、晚上7點準時去燈光隧道等亮燈,看完直奔山西路廣場上8點開場的水幕電影。
當年流行時尚的兩場表演,都在這裡了。藝術隧道里美輪美奐,電視燈光交相輝映,像極了夢想中的美麗世界。
看水幕電影經常還會遇到同班同學,相互打聲招呼,就繼續聚精會神的看,生怕錯過了每個細節。
那年,我們好像把童年都託付給了山西路。
4
作為一名資深路痴,每次到山西路都有新體驗。但幾乎就是到此一游,因為下次可能還是找不到
。
山西路,是看起來似乎每輛車都能到,但具體哪站下,還是很容易傻傻分不清的。
不過下錯站也沒關係,反正只要坐上特1路雙層巴士二樓前排的靠邊位置,就可以開心一整天!
合格的一日游觀光族,光坐車玩山西路還不夠,還要吃遍山西路。
車站旁邊有一條神奇的小巷子,裡面啥吃的都有,但一直不知道叫什麼。「第一次」去標誌性的小魚鍋貼,還傻乎乎地問老闆:「為什麼裡面沒有魚?」
還有常年人頭攢動的吉瑞米線,滑嫩魚片配清新爽口小菜,秘制湯頭配底料白菜海帶,便宜又量大!排隊、拼桌在這裡很日常。
這裡還能吃到,檢驗真南京人的旺雞蛋、活珠子,以前都是水煮的,現在也有煎炸的,反正都很好吃。
吃飽喝足,然後再去蘇寧電器的交叉口看一眼大轉盤,就可以心滿意足的回家ki了。
現在的山西路早已不見了曾經的模樣,但是只要南京90後的青春回憶不滅,這裡就永不落幕。
一句話證明你是真混過山西路的人,咱們留言評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