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你只能想到月餅和團圓?快來見識一下別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2019-09-10     GiHOME

提到中秋節,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月餅,什麼廣式、蘇式、滇式、京式等等,還有五仁、蛋黃、冰皮、蓮蓉、雲腿、鮮花餅,花樣是挺多的,但是從小吃到大,真吃夠了,花樣再多,都會吃膩。

除了月餅,就是團圓了,和家人在一起吃飯。但是說實話,也沒啥意思。

對於中秋這些傳統節日,大部分的漢族人民是沒有太多的習俗,但是少數民族的同胞們把這個節日過得是豐富多彩。

1. 苗族。苗族的人民會在中秋之夜舉行「跳月」的儀式,簡單的來說,就是盛裝在月光下跳舞,最重要的一點是,男女青年會在跳月中互相表白,而月亮就是他們的見證,代表純潔美好的愛情。

2. 侗族。在湖南的侗族,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8月15這一晚,天上的仙女們會悄悄下凡撒播甘露,賜予幸福,而這一晚的蔬菜被稱為「月亮菜」。年輕姑娘們會穿著漂亮的衣服打著花傘去心儀之人的菜園裡摘菜偷瓜來表達愛慕之情,還會邀請對方去自己家裡吃油茶。已婚婦女回去「偷」那些又肥又綠的瓜果和毛豆帶回家給自己孩子吃,祈求孩子肥壯健康。

3. 壯族。廣西壯族的人民會在中秋這一天舉行「祭月送神」儀式,在開闊的村頭村尾擺上供桌,桌旁放上一個高高的樹枝作為梯子請天神下來以及回天上。然後有婦女作為天神代言人舉行一些列儀式,,占卜,唱送神咒歌,女孩子們還會在河邊放花燈祈求幸福。

4. 黎族。黎族人民能歌善舞,在中秋這一天會聚集到一起,唱歌、跳舞、喝酒、互贈禮物和美食,舉行篝火晚會,並通過對歌來表達彼此的心意,來尋找另一半。

5. 蒙古族。別人是跳月、祭月,蒙古族的人民是追月。月亮東升西落,蒙古族的漢子們便騎著雄壯的駿馬,自東向西奔馳在草原上,追逐著月亮,一直到月亮西下。追月,就代表著驅邪,追逐幸福的意思。

6. 閩南。閩南人民的習俗是「拜月」,婦女們帶著孩子拜「月娘」,在庭院放上香案,準備花生、柚子、月餅等,祭拜月亮祈求平安健康。閩南的孩童還會燒塔仔、放孔明燈。燒塔仔即撿來一些廢棄磚頭瓦片蓋成一個小小的塔,放入柴草點燃,在瓦片燒紅的時候撒上鹽就響起噼里啪啦的聲音,分外有趣。

這些才是中秋節的正確打開方式,快快get起來!與其待在家裡宅三天,不如帶著家人去過一個別樣的中秋節吧!即有了團圓,又有了熱鬧。

中秋旅行的人也不是太多,抓緊這個機會感受一下別人的中秋節,帶上健康與快樂,趕走煩惱與憂愁。

小夥伴們,你們的中秋節要怎麼過呢?說說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rMOOW0BJleJMoPM1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