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流感攻勢來襲!
市疾控中心日前已宣布
根據全市各流感哨點醫院近期監測結果
目前我市已進入流感高發期!
蘇城各大醫院門診
尤其是兒科大排長龍
那麼跟往年比較
今年的流感情況如何呢?
會不會更嚴重?
看蘇州記者了解到,蘇大附兒院近期出現了就診高峰,門診量猛增1500個左右。
而處在古城區中心的市立醫院東區,兒科副主任醫師徐亮告訴看蘇州記者,近來小患者也確實明顯增加,以發熱為主。平時半天看40個左右,最近增加到了50來個,特別是下午,門診常常要拖延半小時到1小時才能把病人看完。
為了應對這樣的特殊情況,兒科主任孫永虎不僅在白天多安排了1位專家上門診,晚上急診室也增加了1個4小時的夜專家。
蘇大附兒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忠則介紹,現在來醫院就診的患兒中,以發熱、呼吸道症狀的患兒居多,平常他的專家門診半天看35個患兒,現在則要看40個患兒,坐診時間也從3個小時增加到4個多小時。據徐忠估算,在他的門診中,流感症狀患兒占比三成多。
也就是說,前來就診的患兒中,10個中有3個都是流感。
「流感的傳染性比較強,小朋友免疫系統不如成人完善,所以更要加強重視。」
徐忠告訴記者,今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12月12日收治的一名3歲男孩,高燒到39.5度,並且持續驚厥長達20多分鐘,醫生當即將他收治入院,給予降顱壓、服藥、CT等治療和檢查,考慮孩子有可能是流感引起的腦炎。
醫生們都在加班加點,很多家長擔心的是,今年的流感會不會比較嚴重呢?
還記得2017年冬季的那次流感大爆發麼?看病排隊就和春運似的,大人小孩紛紛中招,一直持續到2018年1月中旬才有所好轉。不過到了2018年冬季,流感就進入了「小年」,情況好了不少。那麼,今年呢?
市疾控中心介紹,蘇州當前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亞型為甲型H3N2亞型和乙型Victoria系。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流感患者的數量沒有大的變化,市民要重視但不必恐慌。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要提醒大家,流感高發季咱們依然要提高警惕,因為流感其實是一種致死性疾病。
流感起病急,多伴有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病程短,有自限性,其傳染性較強,通過飛沫傳播。
而普通感冒傳染性相對來說比較弱,往往是個別出現,因為淋雨、抵抗力下降都有可能感冒,且感冒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
流感的可怕之處其實在於它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比如流感病毒性肺炎、腦膜炎、心肌炎等,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
專家建議,對於已經得了流感的孩子,家長要注意給他脫點衣服物理降溫,如果出現發燒超過39度、精神狀態不好等情況,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那麼,到底要如何有效預防流感呢?
接種流感疫苗,這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根據《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8-2019年)推薦以下人群優先接種:
· 6個月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 6-23個月齡的嬰幼兒
· 2-5歲兒童
· 60歲及以上老年人
· 特定慢性病患者
· 醫務人員
· 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
每一年的流感病毒可能都不同,所以每年都建議接種。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流感病毒家族非常龐大,流感疫苗也無法保證 100% 預防流感。但接種了疫苗,即使感染也可以減輕流感引發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同時,流感疫苗接種後 2~4 周才能發揮保護作用,這期間,接種者要避免接觸流感病人。
而在流感疫苗「一苗難求」的情況下,大家要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做足預防措施。專家建議,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並且出門要做好防護工作比如戴口罩,如果家裡有流感的病人,小朋友要適當進行隔離。
平時家裡要多開窗通風,要給孩子多洗手、多喝水、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提高抵抗力。
預防流感18字要訣: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除了流感,其他傳染性疾病也不能忽視,市立醫院東區兒科副主任醫師徐亮就表示,除了流感,最近其實輪狀病毒喝諾如病毒引起的上吐下瀉也增加比較多,家長們都要引起重視。
另外,據悉最近在吳江,還有市民發熱不退燒,疑似感染了鸚鵡熱。
專家介紹,「鸚鵡熱」是一種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並由鸚鵡等鳥類傳播的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這種鸚鵡熱衣原體存在於鸚鵡、金絲雀等鳥類的羽毛與糞便中,人如果吸入這些鳥類的羽毛或糞便的塵埃,就容易發病。
「鸚鵡熱」的潛伏期一般為7至14天。感染了鸚鵡熱後,患者會全身不適,疲憊無力,體溫會高達39至40℃,伴有劇烈頭痛、咽喉痛及全身肌痛、胸痛並有咳嗽等症狀。
是不是這些症狀和流感也有些類似?
專家表示,家中養了小鳥的人士必須小心,一旦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經常感冒、咳嗽、低燒、胸悶、氣促,又反覆遷延不愈,那麼就要考慮是否患上了「養鳥病」。在此也提醒小夥伴們,如果碰到類似問題,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要及時就醫,並把近期接觸過鳥類或養鳥的經歷及時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