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作品的問世,不可能讓所有看過它的人都喜歡!就像一個人一樣,不可能說話辦事讓周圍人都滿意,所以不可能得到所有人喜歡一樣,一部好的作品也是如此!
梅婷和郭濤五年前聯袂主演的《父母愛情》,至今熱度不減,在很多地方衛視上依然在不斷的重播,這部劇當時在豆瓣上有八萬多人參與評分,最終拿下了9.4分的好成績,成了近幾年國產劇中當之無愧的良心劇,可見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程度了。
可是呢有喜歡讚揚就有批評貶低,五一在一個論壇上看到,說江德福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但是卻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的家人和親戚家謀福利,比如自己的孩子江衛國、江衛東還有江亞菲都是靠著父親的關係當上了兵,還有安傑姐姐安欣家的安然安諾兩姐妹,還有安泰家的安怡,甚至後來那個冒認親的江昌義,江德福一個人安排了那麼多關係戶。
這樣的觀點咋看之下好像是那麼回事,一個曾經出生入死的戰鬥英雄,一個從來行事都光明磊落的江德福,果真乾了這麼多以權謀私的事情嗎?其實不是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在事情發生的歷史環境中看待。
劇中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時候我們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關於以後的經濟發展道路還在摸索階段,又經歷了十年動盪,當時年輕人的就業矛盾十分突出,所以才會號召城裡的年輕人作為知青上山下鄉。如果父母在城市裡有工作,那麼都是採取父母單位消化的原則。
這樣說來,江德福給自己的女子辦理當兵完全是符合當時的政策的,至於說幫助親戚辦理,只要班裡對象符合徵兵入伍的條件,也不算是走後門,畢竟自身條件還有到部隊以後的努力都要靠自己了。
江德福作為一個軍區司令,確實沒有給自己謀什麼私利,退休以後就靠自己的退休金,安傑炒股賠了他一年的工資,心疼的江德福回家收回了安傑的「財政大權」,老兩口子開啟了天天吃素的模式,江德福在買菜的過程中,還跟菜市場的老太太們學會了「偷自來水」,後來被江亞菲發現,把老江批評了一頓,說他要「晚節不保」了,江亞菲這樣說江德福,說明在女兒的心裡,江德福一直就是一個正直偉大值得尊敬的父親。
還有就是妹妹出嫁,自己家裡沒有存款,需要預支工資,安傑為了幫助江衛民夫婦開茶館,需要向幾個兒女募集資金……這一切都說明江德福卻是是一個為官清廉正直的人啊。
說什麼以權謀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也可以理解啊,堂堂一個曾經的戰鬥英雄,後來的軍區司令,怎麼會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呢?在那個年代,當兵其實並非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報名,至於說能不能在部隊幹下去,就看個人的努力了。
當時軍官的子女進部隊,就跟工人的子女進工廠,教師的子女上學花錢少是一樣的道理,並不需要大驚小怪!
還有人說在物資睏乏的年代,他家能常年有肉吃,安傑還能一下子買得起十包桃酥,很多人在那個年代飯都吃不飽,但是別忘了,那時候江德福已經是司令了,工資保障還是有的,再說安傑也上班有收入,加上安傑歷來大手大腳習慣了,從來不懂得存錢,江德福家的條件比別人好也算正常範圍。
那麼看了小編這些解釋,你還會對江德福產生誤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