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又到中秋節了,當然說起中秋節,人們的話題肯定不會離開月餅。月餅是中秋節的節日糕點,從形狀上來看,就不難明白它的寓意,象徵著和睦團圓。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古代的月餅其實是一種祭品,剛開始只盛行於宮廷中,後來流傳到民間,到了明朝時期就成了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了。
最早的月餅種類非常的少,後來因為月餅逐漸與各地的飲食相融合,又發展出很多不同種類的月餅,如最出名的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京式月餅等。
說到月餅就不禁會想到一款眾人皆知的糕點——蛋黃酥,蛋黃酥想必所有的人都不陌生,因為它確實很出名。
蛋黃酥是一款傳統的中式糕點,它是由麵粉、蛋黃、白油等材料製作而成,口感酥脆掉渣,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款糕點。
蛋黃酥因為口感酥脆,美味可口,所以很多人都愛吃,不知不覺間就能吃下好幾個,雖然它很美味,但是吃多了熱量也是很多的。
一個蛋黃酥的熱量約400大卡,偶爾可以吃上一兩個解解饞,但是不要太貪嘴,否則很容易發胖,這個比較適合在飢餓的時候食用,或者營養不良的人食用,不建議當成零食吃,因為熱量很高。
喜歡美食不是缺點,缺點是管不住嘴。我喜歡吃蛋黃酥、老婆餅和綠豆餅這樣的高熱食物,因為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口感酥脆,看著別人邊吃邊掉渣的時候,僅僅只看都會讓人食慾大開。
都說喜歡甜品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這必然是有道理的,甜甜的滋味會讓人有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會讓生活也變得愈來愈好吧。
在烘培店裡買幾個蛋黃酥,價格並不便宜,因為這種糕點多是需要手工製作,而且加上材料的成本,並不低,商家需要盈利所以標的價格也會相應較高。
如果你也很喜歡吃蛋黃酥的話,建議在家製作,抽一個空閒的周末,打開自己喜歡的音樂,在廚房內享受製作糕點的樂趣,或許有些繁瑣,但並不複雜,或許有些消耗時間,但也是一種樂趣,每一份用心製作出來的美食,都值得被期待。
在中秋節到來之前,可以做一些蛋黃酥饋贈親友,純手工無添加的糕點既是送去的一份心意,也是送去的一份健康。
食譜信息
必備工具:烤箱、廚房秤、矽膠墊、擀麵杖、毛刷、刮板
烘烤溫度:上下火160度,烤25分鐘
分量:此配方製作蛋黃酥為15個,每個約50克
儲存時間:烤好的蛋黃酥最好儘快食用,如果回油後,蛋黃酥就不酥了,可以用塑封袋包裝起來,因為沒有防腐劑,所以最好一周內食用完。如果想長期保存可以放進冰箱冷凍,吃的時候再烤一下即可
需要的材料
油皮部分:
低筋麵粉160克、豬油40克、水70克、白糖5克
油酥部分:
低筋麵粉90克、豬油45克
餡料部分:
蛋黃15個、紅豆沙150克
裝飾部分:
蛋黃1個、黑芝麻少許
具體的做法
第一步:首先來製作油皮部分。
將160克的低筋麵粉、40克豬油、5克白糖放進揉面盆中,緩緩地倒入水揉成光滑的麵糰。揉好的麵糰用保鮮膜包住,鬆弛30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加水時不要一下子加進去,而是緩緩地加入,剩餘20克水看麵糰的情況再酌情加入。
第二步:做完油皮部分,再來做油酥部分。
將90克的低筋麵粉、45克的豬油放進揉面盆中,揉成油酥麵糰。將揉好的油酥麵糰也用保鮮膜包裹,鬆弛30分鐘。
第三步:油皮麵糰和油酥麵糰鬆弛好以後,先將油皮搓成長條,分成每個18克的劑子,然後再將油酥麵糰等分成每個10克的劑子。
劑子的大小決定蛋黃酥的大小,此配方的蛋黃酥每個重量約50克,如果想要製作75克的蛋黃酥,可以自行再增加劑子的重量或者增加紅豆沙的重量。
第四步:取一份油皮劑子,用手揉圓,然後壓扁,再將一個油酥劑子放在油皮上收口包圓,其他的劑子都按照這樣的方法包完。
第五步:取一個包好的麵糰,用手壓扁,然後用擀麵杖擀成牛舌狀,然後從一端捲起,捲成圓柱形,將其他的麵糰都按照這樣的方法做完,然後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
第六步:將鬆弛好的麵糰再次擀成橢圓形,然後再捲起,依然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
第七步:在鬆弛麵糰的時候,來處理一下蛋黃。一般購買來的袋裝蛋黃多是生蛋黃,所以需要加熱成熟的。
可以將生蛋黃放進烤箱中,上下火150度烤約5分鐘。蛋黃不用烤的時間太長,這個時間和溫度蛋黃剛剛熟。
除了用烤箱烤,生蛋黃也可以上鍋蒸熟,蒸製的時間約為5分鐘左右即可。
第八步:處理好蛋黃,來處理豆沙,將豆沙分成每個15克的分量。
第九步:取一份豆沙,用手按扁,將蛋黃放在豆沙餅上,用虎口慢慢向上推豆沙,然後收口搓圓即可,然後將其他的豆沙都按照這樣的做法做完。
第十步:這時候面劑子也基本鬆弛好了,取一個面劑子,用手指在中間壓出一個痕跡,然後對摺壓扁,用擀麵杖擀成中間稍厚,四周稍薄的麵皮。
第十一步:取一個包入蛋黃的豆沙放在麵皮上,慢慢地收口捏緊,收口朝下,將其他的面劑子都按照這樣的做法依次做完。
第十二步:將蛋黃打散,用毛刷蘸一點蛋液,刷在包好的蛋黃酥上,將所有的蛋黃酥都刷上蛋液,然後稍微晾兩三分鐘後再刷一遍蛋液,最後在蛋黃酥的頂上撒上黑芝麻。
刷兩遍蛋黃,目的是為了烤出來色澤更漂亮。
第十三步:烤箱提前預熱10分鐘,將蛋黃酥放入中層,上下火160度烤25分鐘左右即可。
小夥伴你們喜歡吃蛋黃酥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和愛好。
Tips 小貼士
- 油皮部分和面加水時,不要一下子倒進麵粉中,要緩緩地倒入,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所以要根據麵糰情況增減。
- 油皮麵糰和油酥麵糰和好後一定要鬆弛30分鐘,這樣口感會更酥脆。
- 油皮劑子、油酥劑子以及紅豆沙最好用廚房秤稱一下,這樣克數才會相同,做出來的蛋黃酥也會更加美觀、精緻。
- 整個過程有兩次將面劑子擀成牛舌狀,然後再捲起,每次都需要再鬆弛20分鐘,這兩步都是缺一不可的,鬆弛兩次和捲起兩次都是為了讓蛋黃酥的層次感更豐富。
- 生蛋黃烤的時候不要烤太長時間,五分鐘正好,蛋黃已經剛剛熟,蛋黃里的油還被包裹在蛋黃里,這樣烤出來的蛋黃酥吃起來會更香。
- 第一次刷上蛋液後,稍微晾幾分鐘,然後再刷一遍,這樣烤出來的蛋黃酥顏色會更加的好看。
- 烤箱一定要提前預熱,烤箱的品牌不同,溫度也會存在差異,所以這裡的溫度和時間僅供參考,在此基礎上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調整就可以了。
大家好,我是七寶醬,一個非常熱愛美食和跑步的人。我不是做飯的高手,只是認真生活的普通人。每天用心分享一道原創美食,如果分享對您有用的話,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