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它被稱為中國第一山,又有天下秀的美譽,還是世界雙遺產

2020-01-02     旅圖君

我是旅圖君,筆耕不輟,只為講述旅途中更精彩的故事!

從樂山市區出發到峨眉山,路途不算太遠,驅車也就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峨眉山腳下,況且我的心思也在「峨眉山上到底有沒有峨眉派」上面,感覺很快就到了。山腳下有一個仿古建築的大門,氣勢恢宏,導遊要去這裡買票,讓我們在這裡照幾張相,我看著大門上蒼勁有力地寫著「震旦第一山」,這幾個字的下面才是峨眉山幾個大字。為何峨眉山叫震旦第一山呢?帶著這個問題,我默默地打開了手機。

原來峨眉山之所以稱為震旦第一山是和一位印度人有關。其實早在公元四世紀,峨眉山已成為了「中國第一山」,當年印度僧人寶掌和尚遊歷峨眉山後讚嘆:「高出五嶽,秀甲九洲,震旦第一山也」,這裡面「震旦」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是古印度對中國的一種稱呼,就像我們稱古印度為天竺。也就是說,上面寫的震旦第一山,就是中國第一山的意思。

那麼峨眉山到底是不是中國第一山呢?我們只有深入山中去了解它,才好給它做出評判,等導遊買好票,我們開始驅車進山,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導遊告訴我們,我們並不住在山頂,而是住在半山腰,明天一早要去登山。山上的住宿和吃飯自然比不上在城市中,好在我們幾個人並不挑食,吃完飯,天已經很晚了。無心出去逛了,早早休息,等待明早起個大早,去登峨眉山。

第二天早上,導遊讓我們起得很早,因為登金頂是比較費時間的,遊客眾多,所以趕早不趕晚。這中間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小事,就是導遊反覆強調山頂上很冷,讓我們租羽絨服,開玩笑,先不說我們是從青海來的,再說了四川的夏天,即便山頂會涼一些,也不至於穿羽絨服吧。我們都沒有租,只有導遊自己,可能為了彰顯山頂確實很冷吧,穿了一件羽絨服,可我清晰地記得,在山頂的時候,他的羽絨服卻是拿在手裡的,真有意思。

原本以為是步行上山,想大顯身手,因為剛登完青城山,感覺登山不在話下,可我真的小看了峨眉,也太高估自己了,峨眉山可不是青城山,即便我們坐了纜車,但依然走了許久,才登上峨眉山之巔,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頂。

峨眉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我去過的四大佛教名片中的第一座(後面我接連過五台山,普陀山,這是後話)。因為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它也是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的道場,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築、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鬱氣息。山上多古蹟、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等名勝古蹟,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人們常說:「到峨眉山不到金頂等於沒有到峨眉山。」認為,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但只有你登上金頂,才會感覺到峨眉山峰秀麗,尤其是在這裡雲霧繚繞,佛光普照,讓人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金頂上有一座巨大的普賢菩薩的銅像,被太陽照得金光燦燦,銅像附近照相的遊客非常的多。金頂還有一座金殿,為明萬曆年間妙峰禪師創建,萬曆皇帝朱翊鈞題名「永明華藏寺」,金頂的得名,即來源於「金殿」,到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後來新修的,並不是明朝時候留下來的。

在金頂大約呆了兩個小時左右,我們就開始下山,下山並沒有坐纜車,而是徒步,因為還有還幾處景點就在下山的途中,一併欣賞。漫步於峨眉山林之中,才真正懂得何為「峨眉天下秀」,鬱鬱蔥蔥的樹木,各種不知名的綠色植物,整個山林生機盎然,踏著小石階慢慢向下走,身旁一條清澈林間小溪流過,讓人心曠神怡。

返回的一路上,我們先去猴區看了猴子,峨眉山的猴子果然名不虛傳,膽子真的很大。出來之後又陸續去幾處景區,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一處寺廟,因為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真的十分濃厚,終於明白,峨眉山是沒有峨眉派,反而有寺廟,有和尚。

峨眉山的一天過得極為辛苦因為走的路比較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要連夜趕回成都,然後坐第二天的火車回西寧,所以我們的峨眉山之旅只有一天的時間。對於這樣一座名山,一天的時間似乎有點少,但也很無奈。

峨眉山,風景非常迷人,也很秀麗,配得上上天下秀這個稱號,但是說它是中國第一山,我到覺得值得商榷。不管怎麼說,峨眉山依舊是一個非常值得來遊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峨眉派!

這樣的峨眉山,你喜歡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kp2a28BMH2_cNUg-b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