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做生意,跟司馬懿學習,悟透這一計謀,善於捨棄小利、做「一本萬利」的生意,賺錢不難。這一計謀就叫做「欲擒故縱」,司馬懿曾憑藉這一計謀,以最小的代價平定了遼東公孫淵的叛亂。
三國時期,遼東公孫淵叛亂,司馬懿率軍圍住了公孫淵所據的城池,但卻是圍而不攻,甚至在圍了很久後,反而主動退兵30里。部下的將領們不解,紛紛詢問司馬懿為何圍了這麼久又選擇撤退?司馬懿解釋了原因,退兵是為讓城中軍民借出城打柴放牧之機逃走,減弱城中的有生力量。
一個多月後,城中軍民大量逃走,又缺糧草,軍心大亂,司馬懿乘機猛攻城池,他又估計到公孫淵可能率軍突圍,所以故意留下南門不攻。一天半夜時分,公孫淵率兵出南門,結果正中司馬懿伏擊,公孫淵兵敗被殺。
司馬懿圍而不攻,之後又故意留下南門,在軍事上講,都屬於欲擒故縱的範疇。商場如戰場,創業做生意,欲擒故縱這一計謀如果運用得當,善於捨棄小利,往往就能做到「一本萬利」。
來看生意場上的一個經典案例:
美國柯達公司曾是相機、膠捲行業首屈一指的王者。1963年2月28日,柯達公司在紐約及貝魯特、開普敦、吉隆坡、新加坡城等世界主要城市同時舉辦記者招待會,首次對外公開發表自家十年以來的秘密研究的成果。業界普遍認為,憑藉這些成果,柯達公司將更上一層樓,牢牢占據甚至是壟斷行業第一的位置。但出入意料的是,在記者招待會上,柯達公司卻宣布「柯達相機的專利,本公司絕不獨占,允許全世界所有廠家仿造」。
此舉盡顯大將風度,但也被很多人認為是愚蠢之舉,實在不可理解。但沒多久,柯達公司的真正目的就顯露出來了。自從柯達推出的「袖珍型全自動照相機」問世後,世界各國的相機廠商紛紛仿造,又因為這種相機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一下子就贏得了消費者青睞,隨著這種相機的普及,柯達公司的膠捲乘勢席捲了全球,這正是柯達公司的真實母的:放棄照相機市場的「小利」,通過照相機市場的擴大,讓柯達膠捲走向全世界!
很明顯,在上面這個案例中,柯達公司所採用的計謀正是「欲擒故縱」。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欲擒故縱是中國古代兵法中最經典的謀略之一,在現代經商謀略中,這一計謀也被高明的商家普遍使用,柯達公司的「大度」,成就了袖珍型全自動照相機的鼎盛時代,在這一方面,柯達有意識地捨棄「小利」,卻讓自家的膠捲幾乎毫不費力地就占領了世界市場,可謂一本萬利,高明至極。
創業做生意,追求的是利益,但利益也有大小之分,善於捨棄小利以獲得大利,往往就能創造「一本萬利」的奇蹟。需要指出的是,創業做生意,使用「欲擒故縱」這一計謀,除了像柯達公司那樣,讓利給同行,以帶動自己的配套產品外,最常見的還是讓利給顧客,先爭取顧客的信任和青睞,然後再想辦法從顧客身上賺取大利。
從單一商品獲利上來看,創業者和生意人利用價格對比的差異,先讓出一部分利潤,採用低價策略,可以有效吸引顧客,比如,我們通常看到的打折、大減價、大甩賣等就是此類;從整體商業利益上看,創業者和生意人在具體經營過程中,犧牲一種商品的小利潤,能帶來其他商品的大收益,比如,流行的預存話費贈手機,就屬於此類,總之,不管採用什麼方法,使用欲擒故縱這一計謀,「縱」出去的是為了更好的「擒」回來,捨棄小利的目的都是贏大利,真正掌握了這一計謀的精髓,那即便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做起來也會很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