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上班路上,她姐又看到北京銀行的ATM機前排起了長隊,這在平時是不多見的。
難道是醫保政策又有新的調整嗎?
別說,還真是。
原來上個月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
其中有幾個亮點引起了關注。
1.要求穩步提升保障水平,大病保險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2.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全面取消封頂線。3.醫保個人(家庭)帳戶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帳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
沒錯了,就是這個「亮點3」讓一群人一大早又去排隊取個人醫保帳戶中的錢了。
那麼,將於明年年底前取消的醫保個人(家庭)帳戶到底是什麼?
取消後,帳戶中的錢是不是也沒了?
會不會影響我們的醫保待遇呢?
她姐在這兒要提醒一下大家,這次《通知》要求說將要取消的並不是所有醫保個人帳戶。
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咱們的居民醫保,居民醫保有三大塊兒:
城鎮職工醫保,面向的是有工作單位或從事個體經濟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設有個人帳戶;城鎮居民醫保,面向是城鎮戶籍的沒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學生兒童及其他城鎮非從業人員,不設個人帳戶;新農合,面向的是農業戶籍的所有農村居民,設有個人帳戶。
而這次將要取消的居民醫保個人帳戶是個別地區的新農合個人帳戶,與城鎮職工醫保無關。
也就是說,只有新農合的個人(家庭)帳戶才會被取消,職工醫保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估計看到這裡,很多人懸著的一顆心就能放下了。
不過我們還是有必要稍微了解一下醫保個人帳戶的。
什麼是醫保個人帳戶?
咱們的醫保一共有2個帳戶,分別是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其中用人單位或者有關部門補貼的錢,進的是統籌帳戶,主要用於看病、買藥報銷等渠道。而我們自己繳納的保費和用人單位繳納的一定比例的保費則進入個人帳戶。
就拿北京來說,統一進入北京銀行的帳戶里,這錢就是我們自己的了,可以取出來用於其他消費。
取消個人帳戶後,餘額會「清零」嗎?
不會啦,就算取消個人(家庭)帳戶,醫保卡里的餘額也不會清零,而是會把個人繳費部分和政府補貼的部分統一計入到統籌帳戶里,不論是住院還是門診就醫,都可以按規定比例報銷。
取消後對我們今後的醫保待遇有什麼影響?
咱們不妨先來聽聽國家醫保局的表述
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帳戶取消並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各地推進門診統籌後,可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醫療費用均可報銷,比例在50%左右。
雖然對於少部分人來說,醫保的個人(家庭)帳戶即將被取消,但是緊接著的是門診醫療費用也會納入報銷範圍,這樣以後看病報銷會越來越方便,報銷的比例也會慢慢提高。
所以,看似是個人可支配的資金變少了,但實際上獲得利益還是很大的。
雖然取消個人醫保帳戶後不會給自己的利益帶來什麼損失,但是調整後的門診小病治療費用,報銷比例還是有限的,還有50%的費用風險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這時,就看到了百萬醫療險的好處了。
不限社保用藥、不限疾病種類、不限治療手段,百萬醫療險都可以進行報銷,而且年度的總保額普遍都在百萬。
關鍵是,保費也不貴,35歲之前投保,一年費用不到400塊錢。真的可以說是花小錢,辦大事兒了。
最後,推薦幾款她姐覺得還不錯的醫療險共大家參考:
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6年保證續保,報銷範圍廣,不限社保藥、自費藥,如果在續保期內罹患惡性腫瘤,還可以豁免後續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