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珊美篇】社區居民八成以上有物業收租

2019-09-13     厚街發布

珊美,這個以商業見長的社區,地處厚街鎮中心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了厚街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和商貿活動中心。建國數十年來,如今的珊美樓房林立,車水馬龍,每天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到此消遣娛樂……這發展巨變的背後是社區敢為人先和無私的奉獻。

從來料加工走出經濟發展第一步

在80年代初期,珊美引進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標準玩具廠,標誌著珊美從玩具的來料加工開始走出經濟發展的第一步。

據了解,標準玩具廠是福建籍的香港人在厚街旅港鄉親的推薦下來到珊美創辦的。當時,玩具廠前身是玩具製衣廠,是玩具廠的配套企業,但由於經營不善,玩具製衣廠沒做多久就改成了標準玩具廠。當時廠房位於河田車站對面(現「恆新酒店」後面)。廠房面積約200多平方米,僱傭本地員工近100人。

在引進這家企業後,珊美視如珍寶。而標準玩具廠也回饋給珊美居民十分可觀的就業機會。「對比其他來料加工企業,當時標準玩具廠的工資算是很高了,將近有100元一個月, 許多居民都爭著進廠。」岳范山老村長尹炯炎回憶道。

在品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甜頭後,珊美開始興建廠房,同時,到珊美進駐的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為了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在1993年,珊美還整合轄區內的土地,建成了「珊美第一工業區」,更好地助推珊美的工業經濟發展。

據了解,「珊美第一工業區」位於鴻昌路一側(現漢邦66旁),占地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引進了包括聯達實業有限公司、愛高通訊器材廠、百事達電子廠等企業。當時,工業區每年能給珊美帶來超1000萬的租金。「在90年代,珊美第一工業區在厚街已經算極具規模了,引進的企業也都頗具發展潛力。」時任厚街外資辦主任郭德橋說道。

但由於珊美地處鎮中心區地帶,地理環境優越,隨著90年代末期,中心區商業發展迅速,加之工業區內的企業,有些被時代淘汰,有些由於擴產需要遷移到其他地方。在2006年後,珊美對「第一工業區」進行重新規劃,目前,部分成為住宅區,部分用作商業發展,而珊美工業區也成為了老一輩珊美居民心中難忘的回憶。

全鎮較早完成攝像頭全覆蓋社區之一

而在2003年至2008年期間,由於厚街鎮經濟蓬勃發展,尤其是加工業、服務業發展特別迅速,吸引大量外來人口到厚街務工。而珊美位於厚街鎮中心區地帶,社區內的餐飲店、美容美髮店、酒店非常多,人員密集。雖然帶動了社區的經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較為嚴重的治安問題,每天都有上十起搶劫案件在轄區內發生,導致人心惶惶,住在珊美社區的居民出門前都一定要檢查好門鎖、窗戶等是否關好,跨個包出門都要時刻留意周邊,拿出來的錢包、手機更是要緊緊攥在手裡,生怕被搶。

為了整治這種亂象,2008年,珊美社區在轄區內每個街道、巷道內裝了上百個打卡器,並增派治安隊人手,讓每個治安隊員負責一片區域,每半個小時打卡一圈,每周進行抽查,並公布打卡的記錄。「由於見警率高,社區治安明顯好轉,尤其是入屋盜竊案少了一半。」珊美社區書記尹啟芳說道。

而到了2013年,尹啟芳到溪頭社區參觀廠區時,留意到該廠區周邊布滿了許多監控攝像頭,雖然廠區內的人很多,但治安卻非常好。於是,深受啟發的尹啟芳與社區班子討論後,決定在社區內實現攝像頭全覆蓋,在各條主幹道、巷道內安裝了860多支攝像頭。「一開始攝像頭還沒連接到公安系統,都是每個小組自己監控著,但公安民警充分利用社區監控平台,一有案件發生,就算是凌晨2-3點,公安的同志都會找我們開門給他們調監控,讓他們跟蹤、抓人。」 尹啟芳表示,在給公安民警破案提供了極大便利,使犯罪分子「無處遁形」的同時,也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社區才有目前平安穩定的環境。

而隨著管理的完善,珊美還一步步把社區內一些盲點也增設攝像頭,目前,社區安裝的攝像頭已經有900多支,再算上轄區內的商鋪、企業自行安裝的,社區內的攝像頭已經超過1200支,是全鎮較早實現攝像頭全覆蓋的社區之一,而且安裝的攝像頭數量也在全鎮排名前列。

社區居民八成以上有物業收租

在新中國成立前,珊美社區仍是大片的農田,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 花生、木薯、黃麻、水草、甘蔗等。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以工業、 商業為主,工業製品有草織、玩具、電子、皮鞋、汽水、家私、藤製品、塑料、燈飾、皮革加工等。踏入新世紀後,珊美社區以「商貿厚街、繁榮珊美」為發展定位,打造網絡集合式的商貿發展區,目前已形成了明豐商業廣場、百匯商城、酒吧風情街等多個商業街及特色行業市場。

明豐廣場

由於社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給社區居民的經濟收入也帶來了極大的提升。目前珊美轄區內的房屋達3000多間,其中臨街商鋪有1569間,出租屋有1417間。「八成以上社區居民都有物業收租,每個月的租金多則上十萬元,少則起碼也有2000元以上。」 尹啟芳說。

村史

珊美原名為「珊尾」

珊美社區下轄方家莊、舊莊、新莊、欖樹廈、陳家坊、岳范山6個自然村。位於厚街鎮中心區,S256省道邊,境域面積2.1平方公里。南宋末年立村,因建村於珊溪之尾,原名「珊尾」,後因當地方言「尾」與「美」同音,改名「珊美」。截至2018年底,珊美社區本地戶籍共758戶,戶籍人口數為2711人,外來暫住人口約20000人。戶籍人口主要姓氏有王、方、尹、陳、周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東莞縣第六區,其中欖樹廈、岳范山、新莊、舊莊屬厚街鄉,陳家坊屬橋頭鄉,珊美屬河田鄉。1957年12月,撤區並鄉,稱厚街大鄉珊美鄉。1961年6月,稱厚街公社珊美大隊。1983年9月,厚街撤社設區,珊美大隊改稱珊美鄉,屬厚街區管轄。1987年4月,撤區建鎮,稱珊美管理區,屬厚街鎮管轄。1999年9月26日,改稱珊美村委會,原來的村(方家莊、新莊、舊莊、欖樹廈、岳范山、陳家坊)改稱村小組。2011年1月,厚街鎮22個村委會統一改制為社區居民委員會,珊美村委會改稱珊美社區。

實力珊美

截止2018年12月,社區兩級總資產為39647萬元,總負債為6190萬元,同比2017年底7399萬元減少1209萬元,減幅為16.3%,銀行借款為1052萬元,同比2017底2939萬元減少1887萬元。凈資產為33457萬元,資產負債率為15.6%,同比2017底18.6%下降了3個百分點。

社區分社兩級經營性總收入為5881萬元,同比2017年同期5250萬元增加631萬元,其中物業租賃收入為5092萬元。社區2018年經營性總收入為644萬元,較2017年622萬元增加22萬元,六個分社經營性總收入為5237萬元,較2017年4628萬元增加609萬元。

歷屆書記名單

1、尹鹹濕

2、方福友

3、王孔生

4、陳永樂

5、周松英

6、王景林

7、尹啟芳(現任)

經年記憶

「降八仙」

據了解,珊美社區新莊小組有「降八仙」的習俗,流行於改革開放前。降八仙, 即請八仙降入人身, 該活動通常在八月中旬最為進行。在降八仙儀式中,一男子需沐浴潔凈,臥於月下地上,以香水四周灑過,然後置香爐、茶、酒、果品等於枕旁供奉,置水一碗於足下, 另一男子口誦降仙文,每繞一周,燒紙錢數頁。大約誦三百遍左右,前者已熟睡,後者則向前者問曰:「師父(師父即尊稱八仙)是文仙,抑或武仙?」

如果答是文仙,即預備紙、筆、墨、沙、托盤、機筆,隨寫隨唱,極為有趣。如果答是武仙,即預備刀、 槍、矛、叉等,用一椅請他坐上,抬至空曠的地方,讓其表演武藝。等其表演完後,用一口清水噴其臉,即醒。但醒後問其前事,多懵然不知。降八仙是民間的一種祈禱活動,在科學不昌明的舊社會,人們對其頗有依賴,認為能得到八仙的保佑。在新時代文明社會的今天,降八仙傳說已經成為歷史的印記,僅作為人類文化遺產得以傳承。

「應聯成佳婿」的傳說

珊美鄉方文炳,字榮君,號瑚洲,東莞報功祠四君子之一,是陳伯陶之父銘珪的好友。一日,他與方應錫(字竹銘)同訪銘珪,見伯陶夜讀,文炳出「半夜讀書燈火細」上聯,命伯陶對,伯陶應聲說: 「三更飲酒月輪高。」文炳對應錫說:「此佳婿也。」 銘珪默許,即與方應錫定為姻親。陳父又將幼女許配文炳之子方維基。伯之妻方氏,即方應錫之次女。

書記問答

本屆社區班子有什麼目標?

Q

&

A

尹啟芳:總的希望把珊美建設成更加安全和諧的宜居社區。具體講包括三方面,一是做好產業改造規劃,把社區內的商業區定位分布好,避免盲目地發展商業,造成惡性競爭。例如厚沙路旁是建築材料市場,就圍繞這一塊進行改造;近珊美地鐵口處的,改造為商貿中心;近住宅區的就規劃成集購物、飲食、娛樂為一體的商城等。

二是繼續抓好治安工作,加強治安隊伍建設,完善治安聯隊機制;堅持「六大專項」打擊整治行動,落實「涉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力爭實現警情數、兩搶盜數和命案數下降,命案偵破率提高的「三降一升」目標。

三是強化消防綜合管理工作,結合「智網工程」建設,建立消防隱患排查整治長效機制,加強對「三小」 場所、出租屋、企業消防隱患的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減少火災發生風險。完善消防基礎建設,廣泛開展應急演練、消防知識培訓等宣傳工作,促進安全宣傳工作日常化、常態化。

如何推動社區綠色發展?

Q

&

A

尹啟芳:目前社區內最大的散亂污行業是飲食行業,社區一直以來積極配合生態部門共同做好社區內飲食企業的污染排放的監督,要求各飲食企業必須做好環保設施,不讓飯渣、菜渣等餐廚垃圾直接排到下水道,污染環境。並與轄區內所有單位、店鋪、住戶簽定「門前三包」責任書,社區市政辦公室工作人員長期對轄區內單位、店鋪、住戶進行衛生巡查,凡違反「門前三包」規定的單位、個人,依照東莞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對其進行批評、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將處500元以上或3000元以下的罰款,以及給予新聞媒體曝光;對損壞市政環衛設施和造成綠化樹木死亡的,按市物價局規定價格賠償。同時持續推進創文工作,鞏固現有創文成果,對轄區範圍內的衛生死角、衛生黑點、牛皮癬進行全面清理。此外,不斷完善社區內道路、公園的環境建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指數。

社區目前主推工作有哪些?

Q

&

A

尹啟芳:一是盤活閒置土地資源,增加集體收入。2019年社區計劃投資6000萬元在鴻昌二路(即原工業區內)建設珊美工業大廈,工業大廈由兩棟8層工業廠房和一棟16層公寓組成,總建築面積約35600平方米。二是重點抓好應收未收款項的追收和到期物業租賃合同的新簽續約,保證集體經濟保值增值不滑坡。

市民聲音

「我覺得珊美最大的變化是環境好了、治安也好了。以前的珊美人多且複雜,幾乎每天都有搶劫事件在珊美發生,而且市民的素質普遍不高,亂丟垃圾人很多,走在路上總能看到各種口香糖、飯盒、塑料袋等。現在治安好了,市民出門不用擔驚受怕。而且轄區內的環境管理也更加完善,亂丟垃圾的現象也大大減少,社區的形象提升了不少。」

——王灼坤 67歲

文稿:王勤鋒

編輯:陳直

版式:王小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apALG0BJleJMoPMOq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