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解讀戶籍管理新規:人才全部引進,高校畢業生全力吸納

2020-04-21     東北新聞網

4月21日,大連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解讀即將於5月1日起施行的《大連市戶籍遷入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規定》的制定出台「以人為本、突出重點,堅持人才全部引進、高校畢業生全力吸納、嚴格控制城市老齡化率增長、徹底放開金普新區和北部地區落戶限制,同時健全完善戶籍制度改革相關配套政策,抓好統籌推進。」具體講就是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全面放開人才落戶限制,吸引年輕技能人才落戶;解決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以及新生代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落戶;不斷提高人口質量、逐步改善人口結構、優化人口空間布局,完成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的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目標。

《規定》調整完善的主要內容概括為「六個放開、四個取消、四個調整、四個新增、一個放寬」。

六個放開

(一)以學歷和年齡梯度為基本條件,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對博士、碩士研究生、普通高校(含高職院校)畢業生實行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二)以職稱評定等級和年齡梯度為基本條件,全面放開職稱專業技術人才落戶限制,對高級、中級、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實行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三)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等級和年齡梯度為基本條件,全面放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等級人才落戶限制,對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實行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重點解讀:上述提到的「先落戶後就業」政策,簡單講就是按照學歷、職稱、職業資格等級和年齡梯度,各類人才可以直接辦理落戶,沒有其他限制。

(四)全面放開金普新區和北部地區落戶限制。

(五)以在大連市有合法穩定住所為基本條件,放開年輕子女投靠我市戶籍父母落戶限制。

重點解讀:投靠人員在40周歲以下,其父母具有本市戶籍並有合法穩定住所,就可以申請落戶。

(六)放開已婚人員隨遷的配偶、未成年人子女應當同時辦理的落戶限制,放開隨遷人員有工作的應當先辦理工作調動的落戶限制。

重點解讀: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以辦理自己落戶,也可以在配偶、子女中選擇任意一人或多人隨遷落戶,不要求配偶、子女必須一起落戶。

四個取消

(一)取消新市區綜合積分落戶政策。

(二)取消主城區綜合積分落戶政策中「購買非住宅的,要求有合法穩定住所」條款。

(三)取消主城區綜合積分落戶政策中「就業社保繳費基數」積分指標項。

(四)取消投靠落戶政策中「參加社會保險年限」條款,以有合法穩定住所為落戶基本條件。

四個調整

在主城區綜合積分落戶政策中:

(一)調整「繳納社保年限、申領居住證年限」積分分值,累計滿5年即分別取得該積分指標項最高分,不再附加其他條件即可在主城區落戶。

(二)調整「擁有合法產權房屋」積分分值,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積分占主要比例。

(三)調整「年齡」梯度積分分值,吸引年輕勞動力落戶,進一步改善城市人口年齡結構。

(四)調整「失信人員」扣分分值,引導公民守法誠信。

四個新增

在人才落戶政策中,新增35周歲以下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畢業生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等級中級工落戶條款。

重點解讀:為年輕技能人才落戶打開政策通道。

在主城區綜合積分落戶政策中新增三個積分指標項,並賦予相應積分分值:新增「新生代農民工」積分指標項;新增「兵役情況」積分指標項;新增「本市公交駕駛、消防、殯葬服務、民辦教育、護理及保安」等特定公共服務領域積分指標項。

一個放寬

放寬稅收貢獻者落戶條件,鼓勵全市企業、個人、個體工商戶積極依法納稅。

據介紹,《大連市戶籍遷入管理若干規定》全文及相關辦理落戶手續、流程等內容,可關注「大連治安」微信服務號、官方微博@大連戶口、頭條號大連戶口 瀏覽查閱,並可在線互動提問諮詢解答。下一步,大連市將配套出台《規定》的實施細則,對各類業務辦理的地點、手續、流程、時限等進行全面優化,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落戶服務。

解讀的同時,大連市要求各相關單位結合「六個放開、四個取消、四個調整、四個新增、一個放寬」工作內容,同步抓好整體推進。其中引進人才落戶工作由組織、教育、科技、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做好對各類人才及其獲得的科學技術獎和職業技能競賽獎勵的認定工作;政策性審批落戶由教育、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退役軍人事務、體育、外事僑務、稅務等部門為政策性審批落戶對象出具認定手續辦理落戶業務;綜合積分落戶由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交通運輸、衛生健康、退役軍人事務、應急管理、市場監管、醫療保障、城市管理、稅務等部門做好綜合積分落戶各類指標類別、積分分值的設定和認定;在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方面由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醫療保障、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常住人口隨遷子女逐步平等享有教育、結業、社區衛生和醫療保障、城鎮社會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在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方面將加強財政投入,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

審核:張莉莉

編輯 : 王鋼

記者 : 呂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_rPnHEBiuFnsJQVkO0D.html















北國雲讀 ⑫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