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微信迅速普及,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也早已經進入了微信時代。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每個興趣班都建立了用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方便老師發通知、留作業。
不過,也許是時代發展太快吧,很多家長都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
這不前一陣子貓爸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正常情況下,小學剛入學的學生家長都要新建班級群。為了方便管理,班級群里的家長必須要修改群名片,比如修改為某某爸爸或者某某媽媽。
視頻中的老師也是這樣通知家長的,要求新進群的家長把群名片修改為某某爸爸或者某某媽媽。結果有一個孩子的爸爸把群名稱修改成了某某爸爸,這也成功了逗笑了其他家長。
不過事情沒有就此結束,當老師告訴這位爸爸請修改群名片,不是改群名時,這位爸爸又把群名修改了。之後老師修改回來一次,這位爸爸就修改成某某爸爸一次,就這樣反反覆復很多次,這也讓老師很抓狂,直呼自己太難了!最後沒辦法,老師只能把這位爸爸移除了群……
其實貓爸還是挺同情這位爸爸的,作為一個80後老爸爸,微信我玩的也不好。前兩天小學開學,女兒的班主任說要面對面建群的時候,我就是一臉的蒙圈,不知道如何操作,最後還是一個同學的媽媽幫我找到的這個功能。
老師一共建了兩個群,一個是不允許回復的群,一個是交流群。一般通知都發在未回復群,然後家長們在交流群里接龍回復,而這個接龍回復貓爸就不懂了,還成功地給其他家長斷了樓,當時真的好尷尬!後來我學會了,結果這兩天回復的手都軟了……
因為女兒剛上小學,我是比較緊張的,老師隨時都會在群里發通知,所以我也不敢把群設置成消息免打擾模式。結果未回復群里還好,交流群里的部分家長就開啟了刷屏模式。
給孩子買書包、買飯盒、買作業本都要在群里聊一聊,其實在這個群里老師也會回答一些問題的,這些問題其他家長也很關心,只是半小時不到就幾百條的信息,翻看起來真的是太麻煩了。
所以這裡貓爸也建議各位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要學會如何使用微信,爭取少鬧些笑話。進入群里後要遵守紀律,切勿刷屏,因為這樣會引起其他家長的反感,更會耽誤其他家長接收老師的信息。此外,在家長群里發與學校、學習無關的信息、求投票、炫耀孩子的成績、阿諛奉承等行為也是不當的行為。
最後,很多家長為了方便交流,會建立一個沒有老師的小群,不過貓爸還是建議各位家長,即使沒有老師,在群里說話也要注意一些。曾經有位媽媽在群里抱怨老師留作業太多,結果第二天老師就知道了,原來是被群里的一位家長告訴了老師,所以發言還是謹慎的好。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