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個小眾秘境天堂,全境原生態免門票,一條值得私藏的自駕線

2020-11-16   中國自駕地理

原標題:青海有個小眾秘境天堂,全境原生態免門票,一條值得私藏的自駕線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180 篇 原 創 路 書-

今年的8月份,《中國自駕地理》應玉樹州文體旅遊廣電局的邀請,與玉樹最強旅遊機構玉樹雪豹旅行社一起探尋多條具有體驗感的自駕線路,我們會將走過的線路分成五期路書,把最有深度的玉樹介紹給大家。

目前我們已經做了兩期,第一期向大家介紹如何用一天的時間,遊玩玉樹市(即結古鎮)

第一期路線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第一期路書,點擊連結可跳轉哦(青海這座比拉薩更神秘的高原新城,究竟有怎樣的原始風景?)

第二期則是串起了聖潔的念經湖、世界著名的藏娘佛塔、格魯派大寺——拉布寺等極具加持力的聖地...和大家一起走進雪域玉樹,用兩天時間去探尋深藏在玉樹深處的人間仙氣!

第二期路線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第三期路書,點擊連結即可跳轉~(被忽略的旅者天堂:1條自駕線串起原生態風景及純粹藏文化)

而本期(第三期),我們將與大家深入玉樹,感受康巴藏地風情,拜謁神山聖湖,探訪千年古鹽場。

本期路線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玉樹州是康巴腹地,分為一市五縣(「一市」既玉樹市區也叫結古鎮,「五縣」既雜多、稱多、治多、囊謙、曲麻萊),這其中,結古鎮是玉樹市區曲麻萊屬於黃河文化、稱多是格薩爾文化,治多是長江文化、雜多是瀾滄江文化,而囊謙,則是玉樹文化最核心的地方,也是本篇路書的重點所在。

玉樹州範圍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接下來,就帶大家去瞧瞧,囊謙都隱藏著哪些秘境吧~

康巴風情穿越之旅

凝視中國疆域全圖,你覺不覺得青海像一隻動靜皆宜的兔子,它的眼睛是那一望無垠的青海湖。

作家唐韻曾這樣比喻玉樹:如果把整個藏地比作一個人,那麼西藏無疑是這個人的頭腦和軀幹,拉薩是他的心臟;青海安多藏地、甘多藏地、川西北藏地、和滇西南藏地,分別是四肢;而玉樹呢,就是他肚臍的地方,正兒八經的「腹地」。

青海省範圍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出結古鎮一路往南,走個14.7公里,在巴塘鄉附近我們拐進215國道。說是國道,現在還只是一條長達9.7公里的山間路面,道路顛簸,路面不平整也不是很寬,勉強夠兩台車交會通過。

之後轉接上308縣道行駛約19.3公里,就到了熊出沒地帶,記得睜大眼睛,說不定你會看到一隻「大黑瞎子」在河的對岸朝著你揮手呢~

(一)聖山聖湖

駕車繼續行駛28公里,翻過海拔4856米的格拉山埡口,順著彎彎曲曲、上上下下的峽谷路一路朝西,最後爬上一個不算太高大的山坡,遠處一個巨大體量的山體向我們迎面展開,再走近些,就能清晰地看到那偉岸的身姿,這就是江嘉多德聖山

江嘉多德聖山,攝影@一皓 (請橫屏觀看)

千年冰雪覆蓋的聖山腳下有一個又大又深的湖,這是聖湖賽沃錯,藍綠色的湖畔草地上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野花,氂牛靜靜地吃著嫩草,土撥鼠則探頭探腦、隨處亂竄...

探頭探腦的土撥鼠,攝影@一皓

據記載,建國前,藏地劃分為:上區阿里三部、中區衛藏四翼、下區多康六崗。而崗日、雜日、多德是藏族聚居區三大聖山之一。

江嘉多德聖山是蓮花生大師所示藏族聚居區二十一處修行寶地之一,若能轉湖朝拜或啜飲聖水均可祛病消災延年益壽。(聽說轉聖湖十圈等同轉聖山一圈,均有念一百億蓮花生心咒的功德喔!)

聖湖賽沃措,攝影@一皓

拜謁完聖山聖湖,我們繼續去向下一個聖湖朝聖,返回來時的路,看到路的右邊有一個沒有鋪裝、立著一根玉樹當地特色路標的路口,拐進去走個約10來公里,就到了聖湖江措那湖

江措那湖跟賽沃措顏色差不多,景色同樣讓人心醉,從空中俯瞰,安靜得像一面鏡子,倒映著天空中不斷變化的雲彩,愈發顯現出它的神秘。建議繞著湖邊走一下,以不同角度欣賞聖湖帶來的震撼。

聖湖江措那湖,攝影@一皓

過足眼癮之後,離開江措那湖,我們沿著平坦的山間小道直接抵達小蘇莽。小蘇莽看上去沒有多少人,安安靜靜的,卻有一家非常洋氣、乾淨的茶餐廳,格外熱情的藏族大姐會和每一個來玉樹旅遊的人打招呼、聊天。

(二)不食煙火的噶丁寺

吃過可口量足的午餐,在茶餐廳里短暫地休息一會,繼續出發,過毛莊鄉前往噶丁寺。正如玉樹網紅局長阿夏·永紅所介紹:「玉樹佛教聖地與生態山水的完美結合、與天人共生是最大特色。」

大家都知道美國有個馬蹄灣,但噶丁寺所在的地理位置,那真是公認的風水寶地。

被孜曲環抱的噶丁寺,攝影@一皓

噶丁寺的最佳拍攝點,就在寺院正對的山坡頂上,從高處望去,瀾滄江支流——孜曲從山前環繞而過,像一隻溫柔的臂膀,將山中的噶丁寺攬於懷中,酷似馬蹄灣,不過比馬蹄灣更漂亮。

噶丁寺四周群山靜穆肅立,似在聆聽那遙遠的香巴拉傳說,與世隔絕,不食人間煙火...

告別噶丁寺,往毛莊鄉方向行駛,不久後就看到一處名為「蘇曼新陽光」的加油站。

過了這個加油站,在毛莊鄉政府附近的山坡上,就是噶舉傳承的重要寺廟——大蘇曼寺,這是玉樹地區政教合一的三大寺院之一,湊巧的話,還能遇見寺院裡難得一見的法會。

大蘇曼寺,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請橫屏觀看)

離開大蘇曼寺,接下來是一段20公里的砂礫土路,彎彎曲曲一直盤旋到義阿拉埡口,太陽慢慢西沉,眼前一片金黃。金色的陽光灑滿峽谷,山下是一條S形的山路,在峽谷里蜿蜒穿行,這就是我們要去囊謙的必經之路。

路正對面的崖壁上有一座狀若龍貓的山頭,逆光中,頂峰上兩隻耳朵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

是不是充滿靈性,攝影@一皓

車輛繼續在層巒跌宕的峽谷里慢慢穿行,天已完全黑下來,我們進入了燈火通明的囊謙。

(三)先有囊謙後有玉樹

囊謙,被譽為青海「南大門」、玉樹小江南,當地人賦予了她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名字:香達鎮。這裡海拔相對較低,比起玉樹其他地方來,它少了幾分荒涼,多了幾縷柔情。

囊謙縣曾是玉樹州歷史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歷史上茶馬古道、唐蕃古道、古鹽道的重要節點,有著「先有囊謙後有玉樹」的說法。

囊謙香達鎮,攝影@丁布江才

唐朝末年,隨著吐蕃王朝的崩潰,遠離拉薩的玉樹成為一盤散沙,大小部落各自為政,相互爭奪兼并。直到12世紀中葉,一個名叫直哇阿魯的藏族群眾,帶領他的部落,從四川康定地區遷徙到玉樹南部——如今的囊謙縣。

自此到1958年民主改革,直哇阿魯的後代一直統治著玉樹地區,他們在這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統治體制,人稱「囊謙王」。

囊謙香達鎮,攝影@丁布江才

囊謙擁有奇特俊秀的地形地貌,以縣城為中心的方圓100公里範圍內,秀美的田園風光與壯觀的高山峽谷頻頻切換,看點連連,遊玩囊謙,必以香達鎮為中心,深入周邊那些不為人知的寺院和峽谷。

(四)百座神山之首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離開囊謙,走一段214國道後轉上一條山間小路,就來到香達鎮前麥村宗雜社,在這裡有一座據說是蛇妖化身的山——乃迦瑪神山

乃迦瑪神山,藏語意為:「百座神山之首領」。神山雖然說是山,但卻和傳統意義上的山不一樣,給人的第一觀感是:這是一座依山勢而形成的巨石,山既是石,石既是山。

乃迦瑪神山,攝影@一皓

相傳乃迦瑪本是一條修行千年、法力高強的蛇妖,就在它即將得道升天之際,被無知牧民百般刁難千番凌辱所激怒。正當蛇妖憤而騰空意欲施法降災於此地時,蓮花生大師及時趕到,將其一刀斬為兩段,而後用蛇妖腦漿在山岩上下寫下六字真言,並在河對岸降下八座佛塔,以此永鎮蛇妖。

此後經蓮花生大師又渡脫點化,蛇妖化怨恨於悲憫,修成正果,榮升八部天龍,成為藏地神山的護法山神。

乃迦瑪神山,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相傳蓮花生大師渡化蛇妖之後,九天仙女下界歌舞相慶,而附近的村民卻偷偷學會了仙舞,在囊謙境內流傳了千餘年之久。

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囊謙卓根瑪舞蹈的來源。

(五)多倫多古鹽場

多倫多,似乎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名字。一說起多倫多這個詞,人們會立馬想到那個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但是,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多倫多,既沒有鋼筋水泥,也沒有機車轟鳴,更沒有燈紅酒綠,深處大山中的它只有安寧靜謐、潺潺溪水。

深山裡的多倫多村,攝影@一皓

拜謁完乃迦瑪神山,前往多倫多村,娘拉峽谷是必經之地。娘拉峽谷是囊謙縣娘拉鄉境內、瀾滄江上游扎曲的重要一段,扎曲穿峽谷奔流而出,沿著狹窄的峽谷傾瀉而下。

娘拉峽谷內怪石嶙峋,松、柏及各種灌木在石縫中、懸崖峭壁間傲然而生,到處是綠茵織成的毯子。

娘拉峽谷,攝影@一皓

隨著公路向遠處峽谷深處延伸,水泥硬化路逐漸成了碎石路,道路開始變得崎嶇難行,在顛簸中我們駕車順著扎曲前行。

在風景為伴,水聲為樂的行程中,我們似乎已然忘卻懸崖高處搖搖欲墜的石塊,也不曾感到崎嶇的道路舉步維艱,忐忑的心情也最終隨著美妙的風景而煙消雲散。

娘拉峽谷,攝影@一皓

沿著這樣的風景,我們繼續前行約30公里,砂石路變成了平整的水泥硬化路,眼前的一切讓我們仿佛一下子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田園、草原與村莊和諧而美麗。

出大峽谷繼續向南行駛約14公里,就來到與娘拉鄉接壤的路口,只不過,我們先不進娘拉鄉,而是左拐走上一條簡易的盤山路,前往多倫多古鹽場

多倫多古鹽場,攝影@一皓

囊謙縣地處著名的三江源成礦地帶,屬唐古拉褶皺區,經過長期的地質演變,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

多倫多古鹽場位於囊謙縣東南部河谷地帶,氣候較溫暖,地處瀾滄江水系、孜曲流域地下鹽水帶,滷水鹽儲量豐富,已有千年開採史。迄今為止,多倫多古鹽場依然保持著藏族古老的傳統製鹽工藝。

多倫多古鹽場,攝影@一皓

每年春季四、五月間,秋季九、十月間是曬鹽的最佳季節。每到這個季節,鹽場的工人們就將鹽泉中湧出的鹽水引入鹽池,經過自然蒸發後,鹽池裡就留下了一層厚厚的白色鹽粒。

遠遠望去,多倫多鹽場的鹽池高低錯落,有序排列,猶如一層層白色的梯田,與周邊景色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離開多倫多鹽場,往前面走是一條山野間的小路,駕駛時注意車速即可。沿著這條小道,返回來時的路,就來到了娘拉鄉。

(六)借道西藏

娘拉鄉素有「藏酒之鄉」美譽,當地盛產黑青稞,經過發酵、蒸發等土法釀製工藝,珍稀高寒的黑青稞變身成了風味獨特的娘拉藏酒,好酒的朋友可以試一下,不過切忌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到娘拉鄉,我們正好遇到當地藏家人正在製作「擦擦」,這是藏傳佛教里用於祈福的用品,和嘛呢石一樣。

這就是「擦擦」,攝影@一皓

屋前婦女小孩篩土-浸泡-揉打-搓制著紅色的泥土,然後在裡面加入必要的藏藥和經文,再用特製的「擦模」(製作擦擦的模具,又叫「佛盅」)夯實,然後再把藥泥輕輕磕拔出來,曬乾後。

(正在製作「擦擦」的藏家人,攝影@一皓)

藏家人對待「擦擦」如同對待佛像一般,從不隨意亂放亂丟,而是做完後放到佛塔或者能轉經的地方,轉一圈相當於轉了一圈「擦擦」里的經文...

在娘拉小飯店吃了一頓簡單午餐後,我們在驅車前往西藏的途中,經過了與吉曲鄉嘉瑪嘛呢堆、結古鎮新寨嘉那嘛呢堆並稱玉樹藏地三大嘛呢堆的吉仁達嘛呢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停下車去參觀一下。

(吉仁達嘛呢堆,攝影@一皓)

說是前往西藏,實際上是借道西藏前往尕爾寺。

進入西藏界,就來到了昌都市的卡若區,還別說西藏境內的道路都鋪裝了路面,走起來很舒坦,沿著扎曲走1.5公里後在嘎瑪鄉烏東村小學門口掉一個彎,再行駛13公里就回到了青海囊謙縣境內。

西藏的硬化路,攝影@一皓

囊謙白扎鄉和西藏昌都卡若區交界的山口,翻過去就回到青海了,攝影@一皓

(七)多昂涌白塔&白扎古鹽場

再次回到青海境內,我們沿著山間小路向白扎鄉生達村進發,當過了生達村合作社加油站後左拐,大約走個兩公里就到了多昂涌白塔

多昂涌白塔,又叫多康白塔,相傳為蓮花生大師於八世紀中、下葉建造並開光加持的佛塔,塔中主要以大藏經、甘珠爾、五部續陀羅尼經五十萬遍等諸多經咒及藏傳佛教「身、語、意」的加持物為塔藏。

多昂涌白塔,攝影@一皓

每逢吉祥之日,會有甘達寺、公雅寺的高僧大德開光並加持為眾生祈福。(PS.參拜了多昂涌白塔之後需要沿著原路返回,但必須繞白塔順時針走一圈,不能倒車返回。)

繼續前行,依舊是沿著山路和小河行駛,約14公里後經過白扎古鹽場,那是一片露天、由鐵絲網圏成的鹽田,呈長方形的鹽田暴露在陽光下,據說坑裡都是高鹽分的滷水。

白扎古鹽場,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白扎古鹽場開採土鹽的歷史已有千年之久,歷史上曾遠銷我國西藏、印度和尼泊爾。目前,鹽場仍然保持著原始的人工集體作業方式,定期召集村民把鹽泉引入水坑中,帶水分自然蒸發後,再收集坑中的顆粒鹽。現在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仍然依靠這個鹽場,可惜我們一個人都沒有遇見,只能繼續前行。

(八)天上的尕爾寺

沒多久,前面便是白扎林場,駛入白扎林場約5公里後,可以看見通向尕爾寺的山門。

尕爾寺山門,攝影@一皓

駛入山門後的路變成了蜿蜒的盤山公路,盤山公路路面狹窄,兩輛車剛好能過。上山的路面因為太過陡峭,安裝了鋼齒狀的減速條,越往上走,車輛越發吃力,不得不減速慢行。

就這樣不慌不慢地盤行約10公里後,我們終於在一個拐彎後抵達了尕爾寺所在的山頂大門,靠邊停車後步行進入。

尕爾寺,攝影@一皓

尕爾寺是國內可以和不丹的虎穴寺相媲美的一座懸崖寺院,當爬上尕爾寺觀景台,環顧四周,俯瞰寺院下面的大自然景觀時,相信你會為之震撼。叢林深深,像極了北歐森林裡的模樣,能遠遠眺望到由遠而近的S形柏油馬路,蜿蜒直至寺院所在的山下。

尕爾寺的周圍,群山環繞,森林密布,生態極為原始,非常多的野生動物跟寺院和村莊和諧相處,成群的岩羊常年盤桓在周邊活動,獐子、旱獺、鹿、羚羊等也是這裡的常客。

不過,當你看到岩羊時,一定不要太驚奇,靜靜地觀賞就行,不能手賤去惹怒它們,畢竟它們是很記仇的。(別問我為什麼會知道,問就是我們被追趕了一路...)

離開尕爾寺,走個34公里就能看到囊謙當地噶瑪噶舉傳承的重要寺廟——公雅寺,每年囊謙縣會在這座寺廟主辦「世界和平噶舉祈願大法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拐進去參拜。

(九)瀾滄江水網

接上214國道後,往囊謙方向走,就可以看見瀾滄江網狀水系

這壯美的網狀水系景觀,猶如多名畫家通力協作,揮毫潑墨繪製而出。多條河流在眼前的山峰下蜿蜒交錯,像是一塊巨大的河床,中間有幾塊綠地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點綴其中,形成壯闊的網狀圖,這樣的場景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其他地方,都少能見過。

瀾滄江水網,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站在山坡上,前後左右呈現出360度的生態景觀,江水在山峰、落日餘暉的映襯下壯闊而秀美,流向遠方,令人心中不禁感嘆道:一江清水向東流,原來如此!

欣賞過瀾滄江網狀水系的壯麗,天色已黑,我們沿著國道直走就回到囊謙了。

吃喝玩樂in玉樹州

手繪地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路線里程:約560公里

行程節點:玉樹-江嘉多德聖山-江措那湖-小蘇莽-噶丁寺-大蘇曼寺-囊謙-乃迦瑪神山-娘拉峽谷-多倫多古鹽場-吉仁達嘛呢堆-多昂涌白塔-白扎古鹽場-尕爾寺-瀾滄江水網-囊謙

旅程用時:推薦2天

難度指數

風光指數

最佳出行時間:4月-12月

TIPS:

第一天線路:玉樹 102.7km 江嘉多德聖山 14.7km 江措那湖 55.1km 小蘇莽 62.9km 噶丁寺 8.7km 大蘇曼寺 62.4km 囊謙

第二天線路:囊謙 11.5km 乃迦瑪神山 43.9km 娘拉鄉 21.6km 多倫多古鹽場 26.1km 吉仁達嘛呢堆 31.4km 多昂涌白塔 46.1km 尕爾寺 72.4km 囊謙

建議行車節點

小江南囊謙縣,來到這裡自駕游,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天然秀美富饒的草原,這裡有著十八彎的山路,九連環的河水,還有著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巍巍山峰,在這裡能找到江南的秀美以及高原的豪邁,還能感受使人難以忘懷的風土人情。

第一天,離開玉樹前,最好是先在加油站加滿油,路況還算可以,行駛在山間小道中慢點開即可。抵達江嘉多德聖山後,在瞻仰聖山偉岸的身姿時,可不要去追趕聖湖賽沃措邊上的氂牛、土撥鼠等動物喔~江措那湖這個神秘的高原聖湖在群山環抱之中,宛如一面倒映著雲彩的鏡子,建議在湖邊上發一會呆,讓自己放空。中午前往小蘇莽的茶餐廳吃一頓可口量足的午餐,還可以和藏族大姐聊聊天。噶丁寺的最佳拍攝點,就在寺院正對的山坡頂上,可以從高處遙望這座寺廟。在傍晚日落前爬上義阿拉埡口,金色的陽光灑滿峽谷,那場面煞是好看。在夜幕降臨後,抵達囊謙縣。

第二天,今天要去的景點比較多,需要一大早就出發,乃迦瑪神山觀景台是一個小土堆,開車爬上去可以仰望神山。娘拉峽谷是前往多倫多古鹽場的必經之路,路很險,但風景超美,走的時候要注意頭頂上的落石。回到娘拉小飯店吃一頓簡單午餐,去得湊巧的話還能在村裡看見藏家人製作「擦擦」。離開娘拉鄉欣賞完吉仁達嘛呢堆後,借道西藏前往多昂涌白塔,記得要繞塔轉一圈,不能倒車原路返回!來到尕爾寺,登上觀景台,俯瞰整個峽谷,去見識一座建在睡佛耳朵上的懸崖古寺,在這之後,駕車返回囊謙,順路去看瀾滄江水網。

第一天線路圖

TIPS:離開玉樹前, 記得先為您的愛車加滿油,江嘉多德聖山腳下有不少動物,例如氂牛、土撥鼠等,為了您的人身安全,可遠觀而不可近瞻焉。

值得去的地方

文成公主廟

推薦理由: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貞觀十五年(641)與吐蕃松贊干布聯姻。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據傳,玉樹縣的貝納溝是文成公主進藏途中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這裡的藏族首領和群眾曾為她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動,決定多住些日子,並教給當地群眾耕作、紡織技術。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結古寺

推薦理由:結古寺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結古鎮的山上,結古寺的特色是它不同於較多的格魯派寺廟,結古寺是一座薩迦派的寺廟。第一次來到結古鎮的時候就能看到山上這座氣勢宏偉的寺廟,但是只有你上去之後,才能發現更為壯麗的景觀。

開放時間:08:00-17:00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推薦理由: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和生態最敏感的地區。

三江源區河流主要分為外流河和內流河兩大類,有大小河流約180多條,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黃河、瀾滄江(上游稱扎曲)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礱江、當曲、卡日曲、孜曲、結曲等大小河川並列組成。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通天河畔,紀念碑高大挺拔,氣勢雄偉,聳立於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勒巴溝

推薦理由: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溝」。這裡自然風光神奇迷人,溝口是歷史文化古蹟文成公主廟,溝內有十多處岩畫,勒巴溝岩畫主要以佛像、菩薩、香客、瑞獸等為主。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

推薦理由: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由藏傳佛教薩迦派、結古寺第一世嘉那多德桑秋帕旺活佛創建。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石刻嘛呢石堆多達25億塊。以六字真言字數形成的佛塔為分界,連同經堂、轉經筒走廊、經幡等等,構築成規模宏大的經石城格局。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江嘉多德聖山

推薦理由:江嘉多德聖山全稱「江嘉·多德貢嘎切金聖山」。建國前,藏地劃分為:上區阿里三部、中區衛藏四翼、下區多康六崗。而崗日、雜日、多德是藏地三大聖山之一。多德聖山是蓮花生大師所示藏地二十一處修行寶地之一。多德聖山又稱「白瑪喜日聖山」或「江嘉·多德崗嘎白瑪貢貝措嶺」。「多德東嘉瑪」意思是:轉一圈多德聖山的功德相當於念誦了百億遍蓮花生心咒。聖山北面有個山溝叫雜溝又稱熱水溝,那裡有藥師佛加持過的非常有名的溫泉,據說可治關節炎、胃病、神經痛等多種疾病。傳聞史上諸多高僧大德、達官貴人都曾親臨此地浸泡藥浴。尤以春秋換季之時療效最佳。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2-3h

江措那湖

推薦理由:江措那湖跟賽沃措顏色差不多,景色同樣讓人心醉,從空中俯瞰,安靜地像鏡子一樣,映著天空中不斷變化的雲彩,愈發顯得它神秘。可以繞著湖邊走一下,以不同角度欣賞聖湖帶來的震撼。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2-3h

噶丁寺

推薦理由:噶丁寺,亦作「尕旦寺」,藏語稱「孜蘇莽噶丁圖登乃勒楞」,意為「孜蘇莽具喜佛教定勝洲」。始建於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初奉寧瑪派。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達賴羅桑嘉措自北京朝覲返藏,途經該寺,賜名「噶丁佛教定勝洲」,派駐一員「堪布」主持寺務,改奉格魯派傳承。康熙末年,七世達賴格桑嘉措也曾駐足此地。噶丁寺原有三個活佛轉世系統,解放前均享有百長待遇。1998年12月22日,噶丁寺被列入青海省第六批古建築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大蘇曼寺

推薦理由:大蘇曼寺,是原玉樹地區政教合一的三大寺院之一,這座寺院曾經規模宏大,最盛時有僧侶1200人。去的時候湊巧的話,還能遇見寺院裡難得一見的法會。

門票:免費

推薦遊玩時間:1-3h

第二天線路圖

TIPS:欣賞過多倫多古鹽場,向前開是一條山間小道,路況不是很好,路面狹窄,注意車速與路兩旁的氂牛。

值得去的地方

乃迦瑪神山

推薦理由:乃迦瑪神山,位於囊謙縣城南部約15公里處。藏語意為:「百座神山之首領」。相傳乃迦瑪神山本是一個法力高強的蛇妖,蛇妖在此地潛心修行達千年之久,就在蛇妖即將得道升天之際,無知牧民卻百般刁難千番凌辱,終於激怒了蛇妖,蛇妖憤而騰空意欲施法降災於此地,在此千鈞一髮之際,蓮花生大師及時趕到,將蛇妖一刀斬為兩段,用蛇妖腦漿在山岩上下寫下六字真言,在河對岸降下八座佛塔,以此永鎮蛇妖。此後蓮花生大師又渡脫點化嗔恨生戾的蛇妖,消暴戾於祥和,化怨恨於悲憫,最終感化蛇妖冤魂,而蛇妖也修成正果,榮升八部天龍,成為藏地神山的護法山神。每六十年乃迦瑪山神會召集藏地百位山神在此聚會,因此轉乃迦瑪神山一周相當於轉了百座神山。尤其是每月陰曆十五月圓之時來此轉山的信眾絡繹不絕。首尾相接,把乃迦瑪神山圍得水泄不通。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推薦遊玩時間:1-3h

瀾滄江水網

推薦理由:囊謙地處瀾滄江中上游地段,地形複雜多變,瀾滄江江水時而穿插於峽谷之間,時而漫布於平川之上,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時而匯流南下,時而四散涌動。境內巴曲、孜曲、吉曲、熱曲、扎曲五大河流均屬瀾滄江水系,為瀾滄江源源不斷地輸送水源命脈。其中扎曲為瀾滄江上游主幹流,扎曲河以其恢宏的氣勢攜手,其它支流在囊謙這塊聖潔的畫布上,揮毫潑墨,繪製出瀾滄江壯美的網狀水系景觀。

開放時間:全天

推薦遊玩時間:1-3h

多倫多古鹽場

推薦理由:多倫多古鹽場位於囊謙縣東南部河谷地帶,氣候較溫暖,地處瀾滄江水系、孜曲流域地下鹽水帶,滷水鹽儲量豐富,已有千年開採史。迄今為止,多倫多鹽場依然保持著藏族古老的傳統製鹽工藝。每年春季四、五月間,秋季九、十月間是曬鹽的最佳季節。每到這個季節,古鹽場的工人們就將鹽泉中湧出的鹽水引入鹽池,經過自然蒸發後,鹽池裡就留下了一層厚厚的白色鹽粒。遠遠望去,多倫多鹽場的鹽池高低錯落,有序排列,猶如一層層白色的梯田,與周邊景色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推薦遊玩時間:1-3h

多昂涌白塔

推薦理由:多昂涌白塔,又叫多康白塔,相傳為蓮花生大師於八世紀中、下葉建造並開光加持的佛塔,塔中主要以大藏經、甘珠爾、五部續陀羅尼經五十萬遍等諸多經咒及藏傳佛教「身、語、意」的加持物為塔藏。該佛塔建築特色鮮明,歷史上,當地信眾曾幾度維修,但始終保持了原有佛塔的造型及風格,是歷史建築型文物,也是康巴地區較早的保護鎮邪塔。每逢吉祥之日,有甘達寺、公雅寺的高僧大德開光並加持為眾生祈福。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推薦遊玩時間:1-3h

白扎古鹽場

推薦理由:白扎古鹽場是一片露天、由鐵絲網圏成的鹽田,呈長方形的鹽田暴露在陽光下,據說坑裡都是高鹽分的滷水。白扎古鹽場開採土鹽的歷史已有千年之久,歷史上曾遠銷我國西藏、印度和尼泊爾,目前,鹽場仍然保持著原始的人工集體作業方式,定期召集村民把鹽泉引入水坑中,帶水分自然蒸發後,再收集坑中的顆粒鹽,現在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仍然依靠這個鹽場。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推薦遊玩時間:1-3h

尕爾寺

推薦理由:尕爾寺,全稱「噶爾菩提洲」。傳說在公元700年,蓮花生大師曾在此鎮魔修行。公元1200年左右,遵照直貢噶舉創始人覺哇·久丁桑貢的法旨,著名高僧噶爾·當巴秋登在此創建了噶爾寺。1979年元月,在第八世噶爾·秋埃尼旦·布尼瑪活佛的主持下寺院修葺工作啟動。寺內有勝樂佛殿、金剛心佛殿、空行母殿以及一千多尊久丁桑貢小型塑像。而寺院的鎮寺之寶就是重要文物——尕爾經筒,相傳這是唐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到波密地區桃花溝普龍寺,再從該寺院轉移過來的,有1000多年的歷史。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推薦遊玩時間:2-3h

-路況會變化,路書僅供參考-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更多自駕資訊與交流,關注搜狐號「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