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二個月就會叫大大。」類似的順口溜,大家都不陌生。
尤其是周圍有和自己寶寶同齡的孩子,大人都會不自覺地比較寶寶的動作發育情況,
為啥我家孩子還不會翻身?
他家娃都可以扶著站了。
在育兒的道路上,當媽真心不易啊,尤其看到別家孩子行動靈活,自家寶寶動作發育遲緩,就更加抓狂!
今天,果果媽發一篇一歲內寶寶動作發育文,附帶實操辦法,值得收藏轉發哦!
這個月的寶寶,具有一些簡單的本能反射,
吮吸
握拳頭
驚跳反射
而抬頭這個動作,滿月的寶寶大部分都能短暫地做到。
在2個月的時候,寶寶能抬頭45度,3個月的時候,頭部雖然無法完全抬起來,但已經可以抬頭90°,並左右張望了。
寶寶出生的前兩個月,由於活動有限,以吃睡為主,平時寶寶清醒的時候,可以多練習抬頭。
醫生說:趴和抬頭,這兩個動作是寶寶以後大運動發育的基礎,有利於全身肌肉協調性發展。
滿月的寶寶完全可以多趴,循序漸進,從幾秒鐘到兩三分鐘。
練習小貼士:
1.早產或身體有恙的寶寶不建議練習;
2.剛吃完奶不要練習,會導致吐奶;
3.無論寶寶做什麼動作,身邊都要有監護人,以免發生意外。
還記得剛到3個月的時候,我女兒就會翻身了,特別驚喜。
家裡有人來了,婆婆都驚喜地給客人展示。
大人也太誇張了吧!不不不,沒養過孩子的人無法理解這份歡喜的。
大多數寶寶從3個月的時候,就嘗試翻身,有的要等到6、7個月的時候才能完整翻身。
這段時間,爸爸媽媽要鍛鍊寶寶,
依舊多趴,寶寶有時候會用雙手支撐胸部抬起頭,肢體動作多了,可以刺激大腦發育;
寶寶翻身的時候,總是差那麼一點就成功,媽媽可以用手輕輕撥一撥,孩子感受翻身的過程,久了就能掌握翻身技巧;
利用小玩具,帶聲音的小鈴鐺,放在身側吸引小寶寶的注意力,他會主動練習哦!
練習小貼士:
1.剛喝完奶,最好不要練習;
2.不要勉強寶寶;
3.無論做什麼鍛鍊都要注意護著寶寶而定頸椎,頭部。
5個月:寶寶頭部完全可以抬起來,仰睡的時候,自己扭動身體來回翻動,手更有力,能抓握玩具。
6個月:寶寶能被扶著坐一下,抱在懷裡的時候,寶寶雙腳有力地蹦跳,可以伸手抓感興趣的玩具和物品,並放在嘴裡。
大人不要干擾,用嘴巴探索這個世界,是每個寶寶的本能,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不放心的話,可以定期清洗玩具,以免造成細菌性腹瀉,或者口腔感染。
7個月:寶寶不需要外力,就能獨自坐一丟丟時間,能夠自己吃小餅乾,拿著東西不被搶走。
喜歡做輔食的媽媽,在寶寶這個月零的時候,可以開始手指食物,如溶豆,一方面為寶寶加強營養,加強寶寶,手,腦,眼的靈活性,非常有效。
8個月:寶寶終於真正學會坐了,能靠腹部支撐爬行,有的小寶寶剛開始是向後倒著爬,這個沒關係。
除此之外,寶寶的手指更靈活了,可以撕紙,扔東西等。
練習小貼士:
1.月齡太小的寶寶,不建議經常練習坐,對孩子脊椎不好;
2.有的孩子到6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翻身,家長不必擔心,過重,穿的過厚,都會造成寶寶動作發育遲緩;
3.多練習爬,可以把玩具放在不遠處,吸引寶寶爬過去。
9個月:寶寶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坐的非常安穩,也可以四肢爬行。
10個月:坐著的時候,雙手能同時握住兩個玩具,並相互捶打;
11個月:扶著牆挪步,對世界充滿好奇,哪裡都想去。
12個月:扶著走的速度加快,嘗試用杯子喝水,也可試著使用吸管杯。
說到走路,很多父母都很著急,尤其看到其他寶寶10個月就能走的時候,更加焦急。
其實,並非走路越早越好,
寶寶是否能站立、走路,與其神經系統的發育、全身的協調、腿部力量的發育以及鍛鍊、營養等因素有關。
一般寶寶到生後11個月就可以站穩並扶著東西走路了。
如果不顧寶寶的具體情況,過早讓他學走路,對寶寶的腿部發育是有害的,甚至會導致骨骼發育畸形。
寶寶10個月到一周歲的時候,可以多練習爬,這個動作非常重要,鍛鍊手、腳、眼、腦,將來有助於寶寶的閱讀理解和作文學習。
練習小貼士:
1.任何運動練習,都要適量,小寶寶身體發育,不能操之過急;
2.寶寶學走路的時候,不要用學步車;
學步車減少了寶寶體驗在摔跤中學會走路的自豪感,同時把寶寶束縛在狹小的學步車裡,限制了自由活動空間。
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寶寶學步的危險性。
有些爸媽將寶寶擱置在學步車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寶寶發生意外。
3.一周歲內的寶寶,最重要的就是抬頭、翻身、獨坐、爬、站。
這些基本動作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每掌握一個基本動作,寶寶向寬廣的世界就又邁進一步!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小果寶寶對話框留言,果果媽會第一時間回復。
時間不早了,早點睡哦,給寶寶做個好榜樣,培養規律的作息,晚安,明天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