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民間,很多地區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命名的人一般都是家中的親人長輩。
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髮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髮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
如,柳永,字耆卿,魚玄機,字蕙蘭等。現在的姓名大多是指名和字的合稱。
但是有一點不變的是,從古至今,在中國給孩子取名字是至關重要的大事,很多人因為孩子的名字還特地翻閱新華字典絞盡腦汁給孩子取個與眾不同的名字。
不光光是取一個好聽有意義的名字很重要,給孩子取名字的這個人也很重要。
所以在中國,為了顯示莊重,一般都會讓家裡德高望重的長者起名字。當然也會讓有恩於自己家的恩人賜名,以表示感謝。但是不管如何,取名字都是大事,家裡人都會非常重視這件事。
我們給小孩子取名字不僅要有意義、順口、容易記憶,更要考慮小孩子在開始學習的寫字的時候要容易書寫等問題。
名字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往往說出一個名字就會聯想到這一個人,就像一個女人的名字如果非常男性化,如果別人不知道這個人是男還是女的話,就會容易誤以為是男人的,同理男人也是如此。
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因為名字被人取笑的經歷,小時候大家都不懂事,遇到一件好笑的事,也不管會不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只會抓住笑點取笑別人,有的人的名字是人一輩子最痛恨的一點。
所以有的人長大一點,可以自己做主的時候,便會改一個名字。所以可見一個好名字的重要性了。
關於起名字,大多數都是孩子的父親或家中的長輩們,但是也有的人家對於孩子不重視的,就很無所謂了,我覺得這樣是不對的。
丹丹姐生了個女子,讓婆婆想抱大孫子的願望落了空,連帶著丈夫也不是很高興。眼看著孩子就要滿月了,但是丈夫還遲遲沒有給女兒取名字,這可如何是好。
當地有辦滿月酒的習俗,到時候親戚朋友肯定會問的,到時候就比較尷尬了。
那天,她半開玩笑地說: 「老公,再不給孩子起個名字,我就讓她跟我姓了。」
在婆婆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立馬說,「我們老宋家的孩子怎麼可能跟外人姓?女兒,你給你大侄女取一個。」婆婆轉過頭跟正在玩手機的小姑子說。
而小姑子頭也沒抬說,「隨便吧,反正是女孩子。」
當時,丹丹覺得特別難過,原來生了個女兒這麼不受待見,婆婆不待見,丈夫不喜歡,連小姑子也說,反正是女孩子,隨便吧。
原本生了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現在完全感受不到,原來他們家重男輕女的觀念是那麼重。
本來是孩子取名字的事,結果卻變成了一家人人都不高興的源頭,原來生兒生女對於有些家庭是那麼的重要。
我們的孩子生來就應該是寶貝,孩子是爸媽的愛情的結晶,是一個家庭得以延續的香火,也是一家的希望,不應該因為是女兒就有所改變。
孩子是一個家庭心心念念來的,我們應該把全部的愛給這個孩子,取名字這種事,本來就是應該慎重其事的,不應該隨便對待 ,就算是女子又怎麼樣,現在男女平等,女兒也是一樣的。
你想想,如果小孩子長大以後,知道當初家裡是這麼不待見她的出生,得有多難過。
一個人擁有一個名字開始,就像是他在這個世界的代號一樣,我們說起這個人名就會聯想到這個人,想起關於他的一切,這就是名字的重要性。一個的名字也是寄託著一個家庭對這個孩子的愛和期望。
我希望所有的人在當別人問起自己名字的時候都可以自豪地說,因為我爸媽(或者其他親人)想我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是因為某種特殊原因),才給我起這個名字,而不是說他們隨便取的。
名字是伴隨我們一生的印記,所以作為家長的人,要慎重取名字哦,不要讓你的孩子埋怨你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