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老店
都是一個城市的歷史縮影
這些金字招牌歷經滄桑
見證時代變遷
仍屹立不倒
在歲月沉澱過後
反而更加熠熠生輝
西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是名頭最大、字號最為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三百多年前由賈三的先人從南京遷至長安,回民賈三(原名賈志亮)在祖父輩、父輩的經驗基礎之上,始制了「賈三灌湯包子」。
賈三灌湯包子以其玲瓏剔透、鮮香肉嫩、皮薄筋軟、湯醇汁濃、油而不膩,成為了西安古城清真飲食一絕。
西安「輦止坡」老童家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在清代初年,由西安童氏所創製。
相傳1900年慈禧太后逃難至西安時,對老童家臘牛羊肉大加讚賞,並由兵部尚書之師邢庭維手書「輦止坡」三字並製成匾額懸掛門口,從此便聞名遐邇,近百年來長盛不衰。
老童家臘牛羊肉色澤紅潤,肉質酥鬆,膘肉分明,味美香醇,既易消化,又富營養,配上二兩白酒很是過癮。
享譽西北的「中華老字號」德懋恭,創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店名取自「予懋乃德」,注重商業信譽,謙恭待人、希望事業茂盛發達之意,是西安僅有保持傳統工藝製作糕點、國有性質的百年老店。
德懋恭水晶餅選料上乘、工藝考究、其餡晶瑩透明,為秦式糕點之首,在清末被皇家欽點為貢品,被譽為「享譽西北、陝西為最」,也是古城西安的名片式產品。
如今,德懋恭已經成了過年過節送禮佳品,西安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承載了很多人童年的回憶,永遠留存於味蕾記憶。
薛昌利大米皮是其祖父薛守信於宣統二年(公元 1910 年)偶生想法,根據歷史傳說及資料記載用大米麵試蒸涼皮,街坊鄰居都覺美味可口,並大加讚揚。於是薛守信老人每天挑擔沿街叫賣,生意紅火……
薛家米皮色澤白潤,口感筋道細膩,辣油噴香撲鼻,是陝西涼皮的代表之一。米皮蘸上美美一坨辣椒,再配上肥瘦相間、酥脆焦香的肉夾饃,吃個肚圓,滿滿的幸福感。
清代
早些年這只是一間很小的鋪子,那時的老闆還是賈永信,推一個小車沿街叫賣熟食,兜售臘牛羊肉、花生米、油茶,賈家的金字招牌便是由他打造。
賈永信的肉製品,選用秦川黃牛及秦隴大尾綿羊為肉源,工藝考究,做工精細,色、香、味、形俱佳,其色澤紅潤,瘦而不柴,肉質疏鬆,鮮香可口,堪稱「美食一絕」。
賈永信如今已是西安馳名商標,各大超市都有賈家的商品,不光有臘牛羊肉,花生米,油茶,還有各種甜食,乾果製品,幾乎可以包圓了西安土特產~
老徐家柿子餅由徐俊謙創於清朝末年,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作為古城西安的特色小吃,以選料精良、製作獨特、質軟爽口,且不加色素而著稱,深受海內外食客青睞。
黃桂核桃仁、花生黑芝麻、八寶豆沙......口味眾多,應有盡有!現炸現賣,剛出爐熱乎乎有點燙嘴的時候最為好吃,外皮酥脆、內餡軟甜。
西安著名名牌漢族小吃,由樊鳳祥父子創於1925年。臘汁肉是一種用醬鍋滷製的醬汁肉,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
樊記臘汁肉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 與眾不同。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余香久不散。
一家老店
一種情懷
菜品可以被模仿
但感情卻複製不了
這些老招牌
吃的不僅是味道
還是歷史和記憶
它陪你長大,亦可以陪你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