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第一次做媽媽,她發現小寶寶的耳朵經常分泌很多耳屎,為了講衛生便總趁寶寶睡著以後幫她掏乾淨。卻沒想到,寶寶現在幾歲了,經常耳朵癢自己拿手摳。帶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表示,這是因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經常給她掏耳朵,使得外耳道皮膚已經受損,耳朵裡面有了炎症所以才總是癢。小麗萬分後悔,當初不應該在耳朵面前這麼「愛乾淨」。
的確,耳朵是人體較為敏感脆弱的部分之一,稍不留神就會受到傷害。很多人習慣了耳朵癢、或是感覺有耳屎的時候就用手或挖耳勺去掏,還有的人發現自己耳朵出油便懷疑自己生了某種疾病。但實際上,耳朵發癢、出油有多種原因,要分清是生理因素所致還是真的病理因素導致。
這幾種情況會導致耳朵瘙癢出油:
一、耳道損傷
上文所講的案例就是由於掏耳朵時不注意導致的耳道損傷。由於耳道內部的皮膚較為嬌嫩,在掏耳朵時既不能掏得太用力,也不能掏得太深,否則會導致耳道皮膚損傷進而引起發炎感染等,出現瘙癢甚至出油流水等症狀。此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哦。
二、蟎蟲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蟎蟲會進入皮膚里,沒想過蟎蟲也會進入耳朵里。由於耳朵相對不易清洗,又容易堆積垃圾,所以其實是蟎蟲的溫床,極易繁殖和生長。而蟎蟲在耳朵里「咬」皮膚的過程中我們就會感覺到耳朵異常瘙癢。此時應先換洗床被枕頭等,暴曬太陽,然後對耳朵做適當清潔。
三、外耳道皮膚病
天生的比如濕疹,這個在嬰幼兒身上較為常見,發作時會有仿若蟻爬、針刺的瘙癢感;而後天的比如耳黴菌症等,平常洗澡、游泳的時候水進入耳朵後使耳內環境變得潮濕,又因為耳內相對難清洗,就會導致病菌、黴菌的生長繁殖,最終出現耳朵發癢發炎的症狀。這兩種情況都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並治療。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的耳朵發癢、出油以外,其實還有很多原因都會出現耳朵發癢,常見的比如:
一、耳朵一直很油,有時會很癢
每個人的耳朵外耳道里都會分泌一種淡黃色的黏稠物質,混合上脫落的上皮形成耳屎,專業術語叫耵聹。由於基因的不同,大部分人的耳屎都是乾燥的碎屑、薄片狀,俗稱「干耳朵」,但也有些人的耳屎是油油的、粘稠狀,俗稱「油耳朵」,而不管是干還是油,耳屎在形成過程中都會有種耳朵發癢的感覺,所以這是非常正常的,此時只需要用小手指或棉簽在耳道外部輕輕刮出掉落的耳屎就能緩解。
二、以前是干耳朵,後來耳朵變油了還發癢
這種情況的原因略微複雜,要結合其他症狀判斷。
1、如果有出現聽力逐漸下降、耳朵時常有悶脹或閉塞感,甚至出膿流出液體分泌物等症狀,則應首先考慮是中耳炎所致,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並進行相關藥物治療;
2、但若一切正常,沒有不適病症,則可能是由於自身體質變化導致的耳部耵聹發生變化,如體質變得過於濕熱等,此時無需太過擔心,注意從生活飲食上注意調理即可。
註:不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耳朵出油、發癢,記住不要自己過於頻繁、用力地掏耳朵哦,一般用小手指或乾淨的棉簽在耳道外側輕輕剮蹭即可,不要掏得太深。必要的時候可以去醫院進行耳部清潔。
參考文獻:
1、崔魯佳:《耳朵需要經常清潔嗎?》,2018年,《中醫健康養生》。
2、海陵:《掏耳朵也能惹禍》,2017年,《江蘇衛生保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