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大家體檢意識的不斷增強,加之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項目的廣泛開展,在每年一度的體檢中,都會出現一大批肺結節患者。
但查出來後,接下來該怎麼辦?
以下兩種對待肺結節的做法很常見,說不定你也是其中之一:
「「不拘小節」型 」
比如小李,她是個30歲的白領,單位體檢查出「肺部結節陰影」,醫生說是良性結節,但病變的可能性比較小。想著自己也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也就完全不把它當成一個「病」。
對醫生建議的「6個月後複查」也置之不理,心想著:病變幾率不高,也輪不到我,就算結節變大出現症狀了,一刀切除就了事了,沒什麼好擔心的!
「「杞人憂天」型 」
有差不多20年煙史的「老煙槍」陳大爺,在去年體檢中發現「右肺磨玻璃灶「,心裡咯噔一下:聽說它是早期肺癌,我還有救嗎?甚至時常覺得胸口有點隱隱作痛,咳嗽也多了,總疑心自己是得了肺癌……
於是到不同的醫院去做CT檢查,還把所有和肺癌相關的檢查項目查了個遍,最後醫生都考慮是良性。但由於過度擔憂,讓他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變差了,血壓也高起來了!
本期做客【醫身學堂】的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同濟心胸外科汪進益教授點評說:
得益於低劑量肺部CT掃描的普及,現在無症狀肺內小結節,特別是磨玻璃樣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變得很常見!
但查出了肺結節後,以上生活中很常見的兩種做法,實際上都不可取!
比如第一種,自己當醫生,對檢查結果不在意,萬一良性結節出現惡變,或是壓迫到其它組織器官,很可能錯過最佳手術時期,原來可控的「小恙」也可能蔓延至不可收拾的「大患」。
而且如果不區分結節的良惡性,武斷地認為一刀切除就了事,這是在過激干預自己的健康!
而第二種,可能是對肺結節知之甚少,直接將肺結節與肺癌之間划上了「=」,不僅加劇了自己的心理恐慌,讓「肺結節」變成了難愈的「心結」,更是讓自己的健康亮起了「紅燈」!
那麼,如何科學看待肺結節與肺癌?又該如何正確對待肺結節?
接下來,我會給大家講解一番。
同時,我也特別推薦被肺結節困擾的朋友們繼續收聽我主講的這堂音頻課---《肺結節通識8講》!
點擊上方專欄卡片即可訂閱課程
在心胸外科工作20餘年的我,是醫學雙碩士+臨床博士,我想,我足夠懂你的肺結,也很希望能幫你解開心結!
肺結節 = 肺癌嗎?
中國作為肺癌的「第一大國」,發病率與死亡率雙率第一,也難怪大家都談之色變!
而肺結節之所以會引起大眾的足夠重視,是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肺結節其實是「癌前病變」,如果不及時處理,真的會發展為「肺癌」!
一份調查報告中也提到:10個肺結節患者中約有1個會變成肺癌!
以至於一些人斷章取義,一旦發現肺里有結節,就覺得自己要得肺癌了!
因此,很有必要在此給大家科普下:
肺結節 ≠ 早期肺癌!
肺結節是指直徑≤3cm的長在肺實質內的結節狀陰影,它可以表現為單獨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其中直徑<1cm的稱之為小結節,直徑<3mm的稱之為微結節,而>3厘米的稱之為腫塊。
肺內很多疾病都會形成結節,且結節有良惡性之分。
藉助CT影像學,通過觀察結節的特徵,並結合病史可幫助判斷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常見的良性結節有肺增生性結節、炎性結節、肺結核、真菌感染等,少部分結節是惡性的,會有一定比例演變為早期肺癌。
但不可忽視的是,部分良性病變長時間之後也可能轉化為惡性。
目前來說,手術切除是惡性肺結節最好的根治手段。
但是否考慮手術治療,依然需要先明確診斷,分清肺結節的良惡性。
我猜,為了排除肺里的這顆「定時炸彈」,你或許早已通過網絡不斷搜尋,但是面對一連串的「磨玻璃結節、孤立結節、實性結節「等專業醫學術語,是不是覺得似懂非懂?甚至還會被中間夾帶的大量「惡性、肺癌」的字眼而弄得提心弔膽?
又或者,你已經帶著胸部CT輾轉多家醫院,反覆進行更詳盡的體檢,也許你排隊兩小時搶到了某位名醫的專家號,給你看病兩分鐘,一句「問題不大,繼續複查」就匆匆結束了問診。
哪怕看過那麼多醫生,但你對結節的位置在哪裡,有沒有變大,數量是否增加,結節密度有無改變,生長速度如何,有什麼危險因素,惡變的幾率有多高,仍然一無所知?
對於是否有必要做進一步檢查,當醫生與你溝通:增強CT、PET-CT、癌胚抗原、腫瘤標誌物、經皮肺穿刺活檢等術式時,還是0認知?
面對醫生說得最多的一個「隨訪」,對於什麼情況下需要定期隨訪,隨訪的時間間隔又分別是多久,以及隨訪期間該如何防止肺結節惡變或復發,總是一頭霧水?
更難以抉擇的是,四處求醫後,對於被高度懷疑有惡變傾向的結節,或暫不能明確良惡性的結節,完全不知道該聽取哪位醫生的診療意見:是抗炎觀察、定期複查、還是儘早切除手術?
如果你也有諸如此類的滿腹疑問,我的這堂課正好可以幫助你。你只需要花不到2個小時,就能懂得專業醫生是怎麼幫你治病的!
整整80分鐘的音頻內容,我會全面系統的講透肺結節的前因後果,解釋肺結節的性質分類和常見處理方式,以及肺癌應對策略,助你坦然面對肺結節,內心從此不糾結!
畢竟,肺結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進了它的「圈套」後,卻不懂得如何「觀察」和「管控」它的動態,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學了這門課後,充分熟悉肺結節及其分類,並懂得肺結節的研究新進展和處理新方法,能與醫生有效溝通和密切配合,以正確策略對待肺結節,不輕慢、不忽視,更不因滿心焦慮而採取過激與過度的治療,讓你更好的防止肺結節繼續惡變和復發,這是你能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