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受欺凌?父母做到這4點,孩子長大了也無需擔憂
經常擔心孩子在外面吃虧,受到欺凌?其實只要父母做到下面這4點,孩子將來長大了也不用太擔憂。到底是哪4點呢?
身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家長對於"護犢"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長講究強硬做派,告誡他們在被欺負時勢必要還回去;而有的家長講究溫和做派,在他們看來,惹不起但躲得起,他們時常告誡孩子與"壞孩子"保持距離。
這兩類辦法,到底哪個才是正解?都是,但不全面。若想要孩子不被欺凌,父母應該做到4點。這樣即使孩子長成了大人,他們也不用過多擔憂。
不少孩子應該都經歷過這一件事:有別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家長為了讓臉上有光,會把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拿出來招待其他孩子。這時候孩子不樂意了,上去與之爭搶,但家長會讓孩子大度些,甚至還會當面打罵孩子。
憑什麼自己心愛的東西,一定要與他人分享?這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在他心中充滿了不公平以及對家長的不理解,但家長為了所謂面子,根本沒有注意到。
還有些家長甚至更過分,假如來串門的孩子也特別喜歡自己家的東西,他們甚至還會直接讓其帶走,以顯示自家的闊氣。這類家長認為,反正沒幾個錢,完了再給孩子買。但其實孩子心中,所謂親情正在迅速撕裂與崩塌。
這種緊著他人優先,自己孩子吃虧的教育方式其實每天都在發生,甚至不乏一些名人家庭。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有著很大的問題,會對孩子的三觀帶來巨大影響。在這種教育下乘長大的孩子從來不去拒絕別人,最後也很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呢?
1.讓孩子學會反擊。
有些孩子在外面被欺凌後,通常都是先向父母哭訴。但不少家長的態度都是無所謂,想著孩子之間都是鬧著玩,最後讓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雖說這給家長確實省去了不少麻煩,但孩子今後再被欺凌時,他們也就完全沒有了自己的主見,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2.讓子女與性格乖張的孩子保持距離。
一些小孩天生就是惹事精,總是會給別的孩子帶去不少麻煩。對於這類性格乖張的孩子,家長應該告誡他們要與之保持距離,千萬不要去招惹他,以此來防止自己成為被欺負的對象。因為這類孩子通常極難馴服,想要不被打擾到的話,通常唯一的做法只有遠離。
3.多問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懂得拒絕。
在碰到事情時,務必要多與孩子溝通,聽聽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樣才是對孩子尊重的體現。比如把零食與玩具送給別家孩子的行為,家長在作出這個決定前必須要得到孩子同意,否則千萬不要這樣做。否則,孩子會對家長緊閉心門,時間一久,他們就成了不愛說話的孩子。
4.孩子被欺凌時,不要對孩子加以責備。
對於被欺負後的孩子來講,家長第一時間應該奉上所有安慰,給他們最好的依靠,溫暖心靈。反之,說孩子太慫,質疑孩子,時間久了後他們就會安全感盡失,不再對家長吐露。
在孩子受到欺負時,家長還應該先去弄清事情原委,根據孩子所說事實來判斷責任在誰。其實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矛盾通常都是小事,若是能儘快幫他化解,他的心情也會迅速轉好,不再糾結下去。這對孩子心情的保持也會有諸多幫助。
其實當孩子受到欺凌時,家長所作出的反應也就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若是家長對於孩子極盡鼓勵,讓他們敞開心扉表達,孩子定然能夠在之後學會自我保護,長大後也不會有性格上的缺陷,成為完整的人。
反之,當孩子被欺凌時,家長總是讓孩子一味地去忍讓,或者對孩子的訴求漠不關心,這對孩子其實是二次傷害,他們成為被欺負對象的機率也就越大。因此當孩子受到欺凌,家長務必要注意自己的反應。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及時為他們解決問題,這才是合格的家長所應該去做到的事。
可以這麼說,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不知大家對於自家孩子被欺凌時都是怎麼做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將您的做法寫下來與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