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才華,開始發光
也就是最近幾年,我發現當年的同學,都有了天差地別。
我法律系的同學,有位女生,在學校的時候常梳起來一個大辮子,說話可愛,學習認真。
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洋氣的cbd白領。
前一段時間找我幫忙做微博認證,幫完我就忘了。
今天終於有空打開了微博,看到她的頭像忽然想起來這事兒。
我發微信問她,為什麼認證沒成功。
她說,其他手續不全。
而我們的對話,停留在幾個月之前。
點進去她的朋友圈,我才知道這幾個月,她寫了一篇小說,還獲了獎。
影視版權賣給了當前最牛的製作公司之一。
一個白領變成小說家,這不就是《三十而已》的情節麼?
原來現實生活中是有鍾曉芹的。
這個女生,有一陣子特別迷茫,覺得自己快要三十歲了,毫無建樹。
業餘時間就抄起了筆,剛開始隨便寫寫,後來有了一萬多的人收藏。
然後幸運就點亮了她的三十歲,她在焦慮當中,找到了一件最有價值感的事情。
最近熱播的《樂隊的夏天》,我沒有看。
高中同學跟我說,裡面有一個樂隊叫做福祿壽,是她的大學同學。
那種感覺很奇妙,我們在畢業頭幾年,仿佛出了柵欄的豬,慌慌張張,不敢擇路,就想要抓住什麼,抓住工作,抓住生活。
再過幾年,焦慮不安,蠢蠢欲動,覺得不能這樣繼續下去。
有些才華,開始發光了。
往日的積累,噴薄而出了。
未來十年的三件事
我這幾年也折騰的很。
年少的時候想與眾不同,想讓人看到,讓人記住。
這些都實現了個七七八八。
今天周日,沒有直播,我忽然多出了兩個小時的時間。
想起來,還有幾個月就要三十歲了。
我的人生居然,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了。
就像一塊手機電池,只有66%的電量了。
那一刻,有一點點害怕,四十歲,沒想過。
四十歲的時候,應該做什麼,擁有什麼。
我在自己的也許清單上寫了三件事:
第一件,擁有一家有價值的公司。
直播這個行業太急功近利了。
趕上最初一波短視頻紅利的人,集體暴富。
今天還在看行業案例,一對沒有團隊的夫妻,直播月入百萬。
外行們懷疑,這個數字是假的。
但我知道,是真的。
直播是流量變現的最前端、最極端、最徹底的形式。
不管是明星還是路人,大家紛紛變成了銷售員。
選品不差,多多少少都能賣。
直播的競爭力到底在哪兒?流量,選品,供應鏈?
直播只是最後一環的形式,我們必須去考慮可持續的優勢。
短期的利益,放掉,長期的打算,做起來。
創業三年了。
越發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最能透徹實現人價值的,就是創業了。
希望40歲的時候,公司盈利穩定,年營收5個億以上,就做教育、文化、讀書。
員工很幸福,擁有一批認可我們的用戶。
第二件,生孩子。
生孩子這件事,在我的朋友圈裡,特別不酷。
但是我已經想好了,無論如何,戶口本上都添上一個人。
過去牴觸這件事,是資源不夠。
自己剛能妥帖生存,哪裡還能再抗上一個孩子的一生。
現在不同了,我已經有本事照顧孩子,並且不拖累自己了。
這個時候生孩子帶來的快樂,就大過所承受的責任了。
第三件,做電影。
這可能是我四十歲之前,要做的最酷的一件事情。
不專業,沒試過,但是想試試。
幾年前,有人出價40萬,購買我的故事,說要影視化。
我沒有賣,因為不想當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三十歲以後,我想自己做這件事。
希望有一天,能在熒幕上,哪怕是電腦上,看到自己的電影和劇。
盤點完了之後,發現,自己還是有願望的。
有願望,就有勁。
感激這點子貪心,爭取實現這點子貪心。
感謝你們,陪我走過了半個十年。
未來十年,希望仍有奇蹟發生。
晚安。